累計銷售220萬台3D打印設備,創想三維的to C格局有多大?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3D打印面世至今,已有30餘年。如今,在經過泡沫和風口之後,3D打印正在批量落地。而就總體格局而言,中美兩國已在3D打印發展路徑方面形成了明顯分化,就技術角度而言,光固化和粉塵固化等技術也在多種技術中脱穎而出成為主流應用技術。
從2014年創業至今,創想三維在其7年的時間中累計增長600倍,累計售出3D打印設備220萬台,成為該行業頭部公司之一。與大多數to B公司所不同的是,該公司以to C模式為發展路徑。
在如今,素質教育已在國內大地上如火如荼之時,3D打印機開始從少數極客玩家手中遷移至學校、家庭、公共空間等多種場景之中。創想三維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陳春認為:“3D打印行業沒有發展上限。”在行業從業者的努力下,如今的3D打印較之剛剛問世之時,已可給人們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也許,未來有朝一日,3D打印也將和新能源車等行業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種“水氣煤電”。
to C場景沒有上限在台灣,3D打印在2012-2013年興起,時至今日,該地區的創客教育已然離不開3D打印機。而對比歐美,情況也同樣如此,3D打印充當了“創客教育”的急先鋒的角色。一方面,如今的3D打印機和材料價格親民,另一方面,3D打印可以為用户提供過程體驗和社交體驗。
在陳春看來,如今,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和一些具有前沿思維的公立學校之中,也在大面積推進3D打印文化。“創客實驗室”已在全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形成了對3D打印較為認同的文化。
從長遠來看,C端的受眾面將會持續發酵,這有助於吸引越來越多的玩家和用户,而對於廠家來説,可以極大降低教育市場的成本。從近期來看,3D打印“上雲”和網絡化,有望降低該行業的獲客邊際成本。現在,創想三維已開發“創想雲”,利用雲軟件,創想三維可以將原子化個體連點成線,甚至可以在其內部分享創意和交流經驗。
“當時我們在服務飛利浦時,發現他們會利用3D打印機開發具有個性化的燈具。”陳春和創想三維受到啓發,認為如今的用户已具備自行設計具有實用性的個性化產品了。隨即,“創想雲”便誕生了。
“你可以理解成,‘創想雲’就是一個美圖秀秀,你可以DIY貼圖,可以自行改變字體,然後為燈具設計一個燈罩。”陳春解釋説。
實際上,燈具還只是3D打印使用場景的九牛一毛。在創想三維的構想中,未來,用户在雲軟件的創意會藉助互聯網的規模化優勢形成自發性的良性循環。而當用户思維得到進一步解放時,家居場景、汽車場景、辦公場景以及公共生活場景的需求將被進一步激發,而另一方面,對於產品的設計研發、個性升級甚至售後維修都將藉助3D打印煥然一新。
3D打印同樣具備出海條件從行業格局角度上來説,如今,在國內,眾多3D打印公司同時面臨兩大發展問題:即國內市場的開發和國外市場的開拓。對於諸如創想三維這樣的國內公司而言,依靠成本優勢,已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較國外進口產品來説,已有相當明顯的價格優勢。另外,由於國內公司不需要實行本地化策略,讓其對於國內市場的變化有着敏鋭的嗅覺和較強的執行能力。
在陳春看來,幾年前在國內活躍的國外3D打印公司在面對國內公司的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已有相當公司事實上處於“半退出”狀態。
而對於海外市場而言,國內公司也有巨大的出海機遇。雖然截止目前,在3D打印行業,還欠缺國際通用標準。陳春認為,目前,該行業仍處於“百家爭鳴”的過程之中。與此同時,諸如亞馬遜和歐盟,正在制定關於3D打印的地方性實施標準。對於此,創想三維也在開發可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各類產品。
有趣的是,在國外大多數3D打印公司中,陷入了類似“波士頓第一動力”等公司過於強調“炫酷”的怪圈之中。陳春認為,當國外用户發覺到,他們其實不需要為有限的“炫酷”功能付出高額溢價之時,就會自然尋求性價比,更去關注3D打印所帶來的實用價值。“而這,也是國內公司的機會。”
疫情,讓3D打印行業又一次受到重視。由於國內迅速而果斷地控制了疫情,時至今日,人們的生活基本回歸正常狀態。但在國外,仍有很多國家處於被限足的情況之中。“我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國外人們在居家之時,利用3D打印機的頻率更高了。”陳春分享道。
在企業端,由於開工不足,使得設計和製造場景開始向3D打印遷移。一時間,創想三維內部甚至出現需求大量增長的情況。由於在研發的巨大投入,使得如今的3D打印機可以滿足一些行業的快速打印、批量打印需求,在成本上,由於新一代高分子材料的引進和部署,擴大了3D打印的使用範圍也間接提高了企業主的利潤空間。
目前,由於在海外市場中,用户對於3D打印的市場接受程度更高,使諸如創想三維這樣的國內企業在面對出海中更有市場空間。而就陳春的觀察來看,創想三維的眾多用户中不少擁有2-5台3D打印機。而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在客觀上為這家公司在諸如衞浴、汽車、家居、食品等新興領域更多的想象空間。
新一代的“鏈接一切”在陳春看來,現在的3D打印如同是2000-2005年的PC行業。在一些創想三維的管理人員看來,未來的3D打印行業會和諸如AR、智能製造等新興行業實現結合。
“例如在軍工行業,以前對於炮彈的試射要開模具造樣品,而3D打印節省了前期的固定成本。”陳春解釋説。從另一個角度上説,3D打印降低了創新的成本,也客觀增加了創新的頻率,提高了創新的容錯率。
技術進步激發產業創新。對於3D打印行業而言,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購買打印機,內部嘗試基於新技術的前沿科技開發。而隨着底層用户對3D打印認知的提升,創意和研發本身也在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間。
實際上,在民間,已經針對3D打印在舉辦定期賽事活動。陳春將其比喻為“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樂高。據鈦媒體所瞭解,未來兩三年,創想三維將會將賽事鋪設到全國1000家高校之中,目前已有400家高校申請,200家學校完成授權。
另外,由於3D打印行業正在“脱硬向軟”,而由用户自發生成的設計圖紙正在成為新的知識產權資產。在創想三維的軟件內部,用户已在自發地分享圖紙資源。對於此,陳春的想法是,在未來藉助SaaS軟件和知識產權保護,設計圖紙將會被“二次利用”形成資產流通至市場中。
另外,就行業而言,3D打印行業企業正在努力降低行業的門檻,推出更多“傻瓜式”打印機。在產品方面,3D打印機的標準化程度和產品質量也在提升。智能化方面,3D打印機也在向深度學習靠近。
從行業增長角度而言,如今,3D打印行業正在以每年30%的複合增長率增加,而對於創想三維這樣的頭部公司來説,其銷售額也在以每年100%的速度遞增。
陳春認為,當下還不能將3D打印行業拘泥在某一個行業之中:“因為3D打印和很多行業是橫向連接關係,”目前,創想三維正在垂直賽道中挖掘3D打印發展的空間。例如,由於食品行業的原材料端的進步,創想三維在未來有可能和諸如海底撈或者巧克力公司合作,開展相關業務。
這樣一來,3D打印的市場空間被極大擴充,未來的機會會在各自的垂直賽道中誕生3D打印的頭部企業。“如果類比無人機會發現,無人機的頭部公司已經將其市場空間挖掘殆盡,而3D打印的春天或許才剛剛開始。”陳春這樣説。
陳春覺得,未來的3D打印公司會更像騰訊,挖掘用户痛點、把握社交關係和對產品驅動幾大方面將會成為衡量3D打印公司核心競爭力強大與否的指標。而與騰訊不同的是,3D打印公司不光要在線上環節加大投入,還要同時具備硬件開發和供應鏈能力。
也許,新一代的“鏈接一切”將會在3D打印行業爆發,作為逐年30%增長的新興行業,有理由認為,3D打印的價值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達到社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