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SZ:很多人做生意以為自己懂供應鏈,其實一點都不懂,只知道談價格。
對供應鏈熟悉是什麼,是我一進工廠轉一圈,你不用開口,就知道工廠的產能和出貨量有多少,看他的人數和設備數量,基本上就知道工廠的產能多少。沒人能忽悠的了我,當然,是指我瞭解的相關配套廠家。
因為每一款產品,都有一個大概的IE數據,比如説這款產品裝配的工時,你的設備能力一個小時的產出,瓶頸工位的投入。你説你一個月做十萬台,我一看設備和人員,八九不離十都知道你真正的生產產能。我一般一看設備的台數,就知道你每天的產能,因為對我設備的工時率瞭解,避免了你接了我的訂單交不出貨來的苦惱。
還有看品控,你的品質報表做的再好,都不如在線上或IQC來料以及QC巡視QA出貨報表拿來一看,就知道你的良品率和來料供應商的品質了,也能判定你的價位在市場上處於什麼水平。
除了這些,還要了解整個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正常的PMC計劃,很簡單,比如你現在要下1萬台電子產品給某個工廠,你要自己瞭解,從PCB開始備料的各道工序生產時間,以此來判定出貨真正時間。不瞭解,要麼談判的時候對方説了算,要麼你就強行要別人把生米煮成一半端出來。
比如四月我去台州的時候,他説他能做多少尺寸的設備。我去他一車間一轉,就告訴他你做不了,因為你的主要生產機器的精密長度和打孔的速度決定做不了。老闆馬上説,你是行家,我這個是接了訂單轉到外面工廠做的。如果你去看廠看不出來的話,包括有些風險也就預估不到了。
還有很多細節,這些都是我看過二十多年看過千家工廠得來的經驗。如果你不懂供應鏈,我們這些做工廠的,分分鐘説一句你都不知道怎麼見招拆招。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説供應鏈的重要性了。
前些年,有一個國外的朋友在他的國家開了很多電子產品連鎖店,他在中國採購很多產品。有一次來中國,請我去看一下他要主力下單的某個供應商。做的是當年最火的平衡車。
以前合作過幾次,訂單量不大,這次要加大力度合作,做為朋友,他請我把關。我一進工廠轉了一圈,就告訴朋友不要合作。朋友問什麼?我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給你擺一擺。
首先,這個工廠只有一層樓,如果按照他説的出貨量,光老化產品的空間都沒有,廠家説的老化12小時根本不可能做到,最多是充電放電一次,在廠區跑一下就算檢測了。
車間裝配線上,各種內部和控制品和電池都堆放在一邊,連每個配件都捨不得做治具,或者説完全不懂,整個裝配線上,沒有作業指導書和完成後每一次工序的檢測,老闆不停的介紹塑料外觀,完全不懂介紹核心的電機和控制器,看出來對核心完全不明白。
所有的錢花在最不重要的外觀上了,而不是產品性能上。沒有系統的檢測和原材料的把控,連在焊接的時候都沒有對焊接點做隔緣處理,這些將來都是致命傷。老闆雖然説訂單都是來自淘寶和外貿,但是以我做工業品出身的人明白,這種產品長久不了。
朋友聽了我的後,沒有采購這家的平衡車了。後來大家都知道,平衡車出了很多事故被亞馬遜封殺了,很多做平衡車的因此虧損了很多錢。
後來,他每次找核心供應商,都會請我幫助去看一看,美容儀,手機,數碼產品等等。因為從我的製造業經驗出發,至少我能幫他分辨出產品的品質和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