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心聲社區刊出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華為再次重申,不造整車,只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文件內容言辭激烈,第三條甚至稱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那麼,華為為何要重申不造車,背後到底有什麼考量?與此同時,還有人説,華為這是在為以後造車“炒作”。同樣一個文件,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解讀,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仔細研讀這個文件,可以發現,前兩條是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管理架構調整,屬於華為企業內部正常的組織架構調整,規定了後期的管理架構和關係,任命了相關業務負責人。那麼,此次調整對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有何影響呢?
筆者查閲了華為的組織架構圖,除了職能平台外,華為的業務分為ICT業務組織和消費者BG兩大塊。
先了解下BG和BU的區別,BG是指Business Group,是指業務集團,一般一個BG下面會有若干個BU,即Business Unit——業務單元。
ICT業務組織全稱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和通訊技術),華為的這個板塊旗下包括了運營商BG、企業BG、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Cloud&AI; BG,還有一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看到其中的亮點了嗎?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是唯一一個直接隸屬於這一大業務板塊的BU,可見這個BU的戰略意義有多高。
在ICT業務之外,就是消費者BG了。這幾年,華為人盡皆知,基本上是依靠消費者BG,華為手機廣為人知。2019年,消費者BG的營業收入佔了華為集團的54.4%,手機業務給華為撐起了一片天。調整之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將和消費者BG,成為華為後期重要的營收來源。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請注意下面的一行小字: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也就是説,三年內華為肯定絕不造車。假如,三年內華為將智能網聯技術打好了基礎,到時候要不要造車?
所以,誰建言造車將被調離崗位,調去哪裏?是調去造車嗎?華為不造車,可能是現階段堅決不造。三年後造不造?另當別論吧!
從文件第三條猜測,華為內部建議造車的人不在少數,而且職位不低,極有可能是能夠影響到經營管理決策的那種崗位。否則,文件裏不會直言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
綜合來看,華為“三令五申”不造車,更像是説給當下已經合作和還未合作的車企聽的。華為公開表示至少三年內不造車,起碼可以給車企吃一顆定心丸,有利於現階段達成深入的合作。
對於華為而言,手機業務雖然還是全球銷量第一,但相比過往銷量存在危機。為了長期的業務增長考慮,華為必須要再開闢新的領域——智能汽車領域。早在2018年,業內就傳聞華為2012實驗室在做智能汽車相關研究了。
從出售榮耀、調整智能汽車部件業務、幫助諸多車企造車來看,華為將智能汽車BU放在了一個使命級的地位。任命餘承東為智能終端和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就是為了打通手機、車機智能互聯,做強做大智能汽車業務。
如果説上個十年,是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十年!下個十年,則是車機智能互聯蓬勃發展的十年。
目前,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已經積累了不少的優勢:基於華為昇騰系列AI芯片的MDC智能駕駛計算平台;激光雷達、電驅系統、車聯網雲功能、高精地圖的合作推進、自動駕駛的實際路測等。
可見,華為在汽車領域的佈局已經足夠大,完整的汽車解決方案,包括硬件、軟件。華為的目標是打造整個面向汽車的生態系統。但是,現階段華為還需要推廣自己的智能汽車部件,突破技術瓶頸,與主流車企達成深度合作,擴大朋友圈,所以多次重申不造車。
當下,中國完全不缺一個新的整車企業,無論是“四大四小”還是蔚來小鵬理想,華為要造車就會將這些“合作伙伴”變成“競爭對手”。目前先做自己擅長的事,身居供應鏈,做前端、做增量,是明智的。
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來説,當前集中在傳統零部件,投入高但利潤率低。華為的智能汽車部件業務,極有可能成長為像博世、大陸一樣的零部件供應商,其利潤率、話語權不亞於整車汽車。
再者,汽車行業產業鏈長、投入巨大,花200億也不一定能激起一個水花。對華為而言,剛剛出售了榮耀手機,當下也不會貿然進入重資產、長週期的汽車行業。
三年內,華為專心突破智能汽車的技術瓶頸,打造汽車朋友圈,是要堅決執行的戰略。不過,在可預見的未來,汽車製造同質化、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華為造車還會那麼難嗎?
華為不僅不會搶先樹敵,還可能會給到供應商足夠的利潤,先把朋友圈建起來。三年之後,或者更久,當智能汽車生態鏈上全都是朋友的時候,再談造車就容易多了。到時候,華為跨界造車,利用累積起來的技術優勢和影響力,殺入智能汽車領域,應該比現在殺入更有利。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類似的情況,請參考華為此前在手機、智慧屏立下的flag。筆者甚至很期待華為三年後以一種“不講武德”的方式,殺入智能汽車領域,然後與特斯拉,硬碰硬地幹一場!一決雌雄!
不做手機,卻曾經成為全球第一;
不做電視,卻獨家發佈了智慧屏;
不做芯片,卻無奈開啓芯片工廠;
總説不造車,時機未到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