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20日,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科技公司非法利用市場壟斷地位打壓競爭對手。與此同時,圍繞谷歌的核心互聯網搜索業務及其在數字廣告領域的強大實力,各州也對谷歌展開調查。毫無疑問,這是數十年來針對科技巨頭壟斷地位發起的最大挑戰之一,但此次訴訟提交的時機,難免令外界懷疑背後存在政治因素。
△路透社稱,美國司法部的訴訟可能導致谷歌公司被拆分
美國司法部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谷歌恐被強制拆分
美國司法部聯手11個州於10月20日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科技巨頭在互聯網搜索和數字廣告領域非法維持壟斷地位。參與訴狀的各州包括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佐治亞州、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蒙大拿州、南卡羅來納州和得克薩斯州,這些州的總檢察長均為共和黨人。
這項預料之中的訴訟案是美國司法部自1998年起訴微軟壟斷軟件市場以來最大的反壟斷案,訴訟源自對谷歌和另外三家科技巨頭——蘋果、亞馬遜和臉書歷時一年之久的調查。
分析認為,司法部的訴訟可能導致谷歌被分拆。參照以往經驗,雖然在與司法部達成和解後,微軟得以保全,但美國政府1974年針對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反壟斷訴訟,最終導致這家科技巨頭被分拆成一系列公司。
這起訴訟指控谷歌通過非法行動保持其在互聯網搜索和搜索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起訴書稱:“若法院不做出裁決,谷歌將繼續執行其反競爭戰略,削弱競爭過程,減少消費者的選擇,並扼殺創新。”
目前,美國近90%的通用搜索引擎查詢均使用谷歌,而在移動設備上,該比例高達近95%。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表示,調查人員發現,谷歌並不是在搜索結果的質量上競爭,而是通過向手機制造商和其他公司付費來獲得成功,“最終的結果是,沒有人可能挑戰谷歌在搜索和搜索廣告領域的主導地位”。
谷歌首席法律事務官:使用谷歌是民眾的選擇 訴訟存在“嚴重缺陷”
作為回應,谷歌首席法律事務官肯特·沃爾克發表聲明稱,這起訴訟存在“嚴重缺陷”。“人們使用谷歌是因為他們選擇這樣做,而不是因為他們被迫這樣做,或者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其他替代選項。”他表示,“這起訴訟不會對消費者產生任何幫助。相反,這將人為扶持較低質量的替代性搜索選項,提高價格,並加大人們獲取他們所希望使用的搜索服務的難度。”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谷歌通過與手機制造商、無線運營商和網絡瀏覽器等分銷商簽訂排他性合同,將谷歌作為默認搜索引擎,被指非法維持其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
是否從事反競爭行為為本案技術層面分析的關鍵點
從技術層面分析此次反壟斷案,關鍵是要釐清谷歌是否從事所謂的“反競爭行為”?
美國司法部指控稱,谷歌通過與手機制造商、無線運營商和網絡瀏覽器等分銷商簽訂排他性合同,將谷歌作為默認搜索引擎,從而非法維持其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監管機構一樣,美國司法部正在關注谷歌的一些交易,例如該公司向蘋果公司支付上百億美元,以成為iPhone手機上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批評人士認為,這種安排阻止了必應等搜索引擎獲得足夠的搜索查詢數據,妨礙了這些競爭對手提升競爭力。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谷歌的搜索功能偏向於自身業務。例如,對於“下一班飛往波士頓的航班是什麼時候”等問題,谷歌提供的答案是其自己服務的航班時刻,而不是給用户發送跳到另一個網站的鏈接。由於智能手機的興起縮小了顯示搜索結果的可用空間,這些觀點變得更加鮮明。谷歌的一些競爭對手錶示,這種做法將它們的搜索結果推到了“需要翻頁才能看見的位置”。
谷歌對於這些批評的回應是,消費者使用谷歌是因為他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迫或缺乏替代選項,“我們的成功是基於提供最好的搜索結果,如果我們沒有做到,用户就會迅速、輕易地轉向競爭對手”。該公司還稱,其業務涉及許多競爭激烈的行業,在這些行業中,產品是免費的或者價格正在下降,同時產品也在不斷改進。而對於搜索功能偏向於自身業務的批評,谷歌認為這是為了方便用户。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谷歌在廣告領域的主導地位,會否損害消費者利益?谷歌及其支持者表示,谷歌在廣告領域的主導地位降低了廣告價格,使其得以向消費者提供免費服務。不過,反壟斷專家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們表示,許多公司最終不得不向消費者收取更高的商品和服務費用,高於“在線廣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時”應有的水平。他們還稱,消費者被迫向這些產品提供更多關於他們的使用習慣、興趣、位置等數據,提供的數據高於公平交換所需的水平。此外,消費者正在錯過一個競爭更為激烈的市場本應催生的各種創新產品。
△數據資訊平台StatCounter數據顯示,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場的佔有率超過90%
多次被指“壓制保守派” 訴訟或因此而起?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稱,這起針對谷歌的訴訟,對司法部和美國人民來説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案件,“訴訟打擊的是谷歌把持互聯網的核心所在,為的是受制於非法壟斷者的千百萬美國消費者、廣告商、小企業和創業者”。巴爾特別提到,這起在華盛頓聯邦法庭提交的訴訟與保守派擔心在線平台的內容管理和審查沒有關聯。
外界注意到,最近幾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他的共和黨盟友一直指責谷歌和其他在線平台“壓制保守派的聲音”。今年5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把目標對準一項保護社交媒體公司免受責任賠償訴訟的法律,司法部已於9月推出了修改這項法律的議案。
近年來,谷歌一直飽受“歧視保守派”的指責。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此前一名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被谷歌解僱事件,曾在硅谷引發軒然大波。對於他丟掉飯碗的原因,雙方各執一詞——員工堅稱是因為自己“直言不諱的保守派身份”,而谷歌則給他羅列了多項“罪狀”,包括不當下載公司資料、濫用遠程訪問軟件系統等。
“從歷史上看,谷歌這家公司存在很多欺負人的行為。” 當時那名被解僱的員工“爆料”道,“這裏有一個重大的‘政治視角’,他們對待(左右)兩派的態度截然不同。”
不僅如此,谷歌還因其政治捐款的“一面倒”,廣受保守派團體攻擊。根據美國智庫“響應政治中心”的調查數據,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期間,谷歌員工向候選人捐贈的資金中,約有95%流向了民主黨人。
一些曾在谷歌工作過的工程師私下吐槽道,由左派發起的政治正確運動已在谷歌矯枉過正,導致一些具有保守派傾向的人“不敢亂説話”,出於對職業發展的考慮,他們在公開場合根本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使硅谷的政治正確之風更加盛行。
而特朗普本人也曾多次指責谷歌對他存在偏見。他曾發推特稱,在谷歌搜索“特朗普新聞”時,搜索結果只顯示了“假新聞媒體”的報道,尤其是CNN的。特朗普抨擊道,共和黨與保守派的聲音被谷歌埋沒了,當時他就指控谷歌違法,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9月報道稱,巴爾在一些場合回應了特朗普的相關批評,並表示反壟斷法可以用來“改變谷歌公司限制保守派聲音”的狀況。該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美國司法部當時已經掌握了強有力的反壟斷證據。
不過,特朗普政府顯然不希望外界將此次反壟斷訴訟與意識形態掛鈎,巴爾也很快發表聲明稱,10月20日的訴訟與所謂“壓制保守派”的指責沒有關聯。至少在表面上,司法部運用的是標準的反壟斷理由。
但在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之際,特朗普政府的一切行為都將面臨是否存在政治動機的質疑。路透社分析稱,訴訟提交的時機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前夕,這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姿態,表明特朗普正在兑現此前向其支持者做出的承諾,即追究某些公司涉嫌“扼殺保守派聲音”的責任。(央視記者 顧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