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文化也該從虛幻的精神勝利與無止境的經濟投入裏跳出來,走向健康與正常,以符合社會認知的方式,被主流價值所接納。
據媒體報道,近期,中央網信辦深入清理涉粉絲羣體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目前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餘個,關閉問題羣組1300餘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此外,中央網信辦督促網站平台通過取消誘導粉絲應援打榜的產品功能等方式,強化榜單、羣圈等重點環節管理。
消息一出,引發巨大關注。曾經被視為飯圈主要特徵之一的打榜、刷量,應該會就此得到極大規制。在一些平台開設的投票裏,支持取消誘導打榜幾乎得到了壓倒性的票數。
有意思的是,在網上翻翻評論,能看到甚至連一些追星族都在支持這樣的舉措。在飯圈,應援打榜很多時候已經變味,變成粉絲羣體的“內卷”,粉絲也累了。無關作品,也不需專業肯定,但他們的偶像在榜單上不能輸,必須保持某個地位。粉絲也只能像推石頭的西西弗斯,一遍遍地推着自己的偶像滾上榜單,不容有失、不敢懈怠。
這種打榜行為,是超出藝術評價的範疇之外的,不過是粉絲羣體自我奉獻型的集體行為。近些年也早有媒體發現,打榜靠前的藝人,往往並無產生社會影響的作品,也談不上演技、歌喉。他們只是一個符號化的偶像,接受粉絲崇拜,通過互聯網平台的運作模式,成為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所謂“頂流”。
應援打榜這種追星方式,也很容易導致粉絲羣體的封閉式思維和極端化行為。應援打榜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開放評價的體系,也無所謂社會觀感如何,不過是粉絲羣體的自我標榜。由此產生的後果,可能就是粉絲羣體與社會秩序之間的對撞、衝突,對正常規則的“不屑一顧”,對不同聲音的“殺伐果斷”。
比如近期吳亦凡因涉嫌強姦罪被刑拘,有粉絲甚至揚言“劫法場”。這種毫無理性的言論,與非理性的應援打榜,細細琢磨,其邏輯本身也有同構性。
更重要的是,這種應援打榜是與金錢緊密捆綁的。其並非純粹出於粉絲羣體“極端的愛”,相反,是在商業誘導下“粉絲經濟”的一種。所謂打榜,並非免費,往往意味着大量的經濟付出。虛擬物品的購買,專輯的訂購,刷號刷量的地下產業,無一不需要花錢。
也早有媒體報道,粉絲羣體的集資數額可謂駭人聽聞,動輒百萬起步。可見,打榜並不全是粉絲的自發行為,而是一個完整的利益鏈條——在打榜的過程裏,粉絲收穫自我感動,偶像和相關平台獲得大量收益。在利益驅使下,榜單層出不窮,誘導打榜的方式也花樣翻新,而粉絲只會被變着法子“收割”。
考慮到粉絲羣體中有大量未成年人,這種消費模式的合理性本身就值得懷疑。對未成年人來説,非理性打榜這種方式的存在,也會早早地讓他們相信“金錢的力量”,拜金主義悄然紮根,未成年人的成長路徑也可能步步走偏。
從社會的層面看,非理性打榜也在擾亂正常的文藝評價,顛覆基礎的社會共識。比如“藝人須有藝德”,“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之類的價值認知,在打榜面前可能會變得無關緊要。畢竟只要發動粉絲、具備“鈔能力”,那麼作品、演技什麼的都可以靠邊,雄踞榜單上游就能具備所謂的“話語權”。
因此,“誘導粉絲應援打榜”該收場了。粉絲文化也該從虛幻的精神勝利與無止境的經濟投入裏跳出來,走向健康與正常,以符合社會認知的方式,被主流價值所接納。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夏研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