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搜索焦慮

百度的搜索焦慮

撰文/藍科技

百度仍然是國內搜索行業中的老大。

只是,當越來越多的人搜索習慣逐漸向今日頭條、小紅書、知乎甚至抖音靠攏時,百度的搜索焦慮會愈發明顯。

當然,百度還是中國互聯網的標誌性企業,還是一個巨頭。在互聯網江湖中,曾經賴以成名的搜索業務和百度雲、無人駕馭業務等相比,似乎承受的壓力更大。

這股壓力源於三個方面的傳導所致:一是競爭壓力,今日頭條、微信、知乎、小紅書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而這些用户恰恰是百度搜索分流的用户;

二是百度搜索還無法短期摘掉“壞孩子”那頂帽子。幾年前由於百度搜索引發的負面新聞,仍然讓很多人無法釋懷。當然,也趁此給其他對手帶來了機會。

三是電商平台則成為了解商品的專業陣地,遠比百度對用户的影響更大。當然,儘管電商平台也會存在各種問題,但必須承認,電商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消費者原本在百度上搜索、瞭解產品的過程。

説起百度,對於絕大多數網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搜索領域的成功。“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口號更是深入人心。開機連網、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址、搜索框輸入關鍵詞搜索,這一套近二十年的標準搜索流程,影響了無數擁抱互聯網的網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流程,在如今看來竟然有些無法讓人理解。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的時間內,搜索作為用户需求、依賴最多的領域,對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作為國內搜索市場上佔據絕對優勢的百度,卻在發展過程中並未起到老大應有的帶頭作用,這是被很多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可以回想一下,如今我們的日常上網搜索過程中,有多長時間沒有進行過關鍵詞的搜索,又有多久沒有使用百度來搜索我們想要的答案?

伴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人們對於搜索的專業性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對於商品的購買,更多的會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台進行搜索選擇;如果想旅遊休閒也會選擇攜程等平台;針對與本地的吃喝玩樂也會更多地在大眾點評、美團上來進行瀏覽;在日常碎片化的學習過程中,也會選擇抖音、小紅書等平台;而對於更加專業性問題的提問,知乎、今日頭條也成為了互聯網用户較為頭部的選擇方向。而對於百度這樣整合搜索平台也從曾經的剛需逐漸淪為了平庸。

其實早在2009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用户以新聞、資料、購物等信息為目的的搜索服務使用率出現下降,百度和谷歌的用户忠誠度也分別降低了1.2%和2.7%。當時,CNNIC便分析認為,一些購物、商旅等專業網站的使用功能日益完善,信息精準度高,分流了一部分用户。回望過去我們也能發現,搜索業務的衰落大抵便是由此開始的。

從文字搜索到整合搜索、從圖片搜索到音頻搜索,乃至如今的視頻搜索,搜索領域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進化最快的領域之一。

如今智能設備和信息技術的爆發仍然持續影響着搜索方式,搜索工具和載體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反觀曾經在搜索領域獲得巨大成功的百度,卻仍然一直沿用以往關鍵詞來生成網址索引的模式。而這樣的搜索模式,在互聯網內容日益複雜的今天,已經越來越難以難以領會用户搜索的意圖。

當然從市場份額來説,根據CTR2020年1—9月的監測數據顯示,百度以71.2%的市場份額在國內獨佔鰲頭。但是,搜索業務所呈現的多元化和差異化發展趨勢,正逐漸蠶食百度的優勢。

在如今的移動互聯時代,APP成為了各自領域的重要入口,同時也讓每一個APP都成為了是“數據孤島”。傳統的通用搜索引擎很難搜到APP內的優質內容,而這些APP紛紛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開始做起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從而縮短搜索和服務目標之間的距離。

從用户的角度看,過去的百度完成了早期的搜索使命。現在,不是百度做得不好,而是其他平台、載體、工具做得更優秀,更符合用户的行為習慣。

尤其是百度在幾年前由於搜索而發生的諸多負面事件,更讓消費者對百度搜索有陰影。時至今日,一提到百度搜索,似乎信任指數會打折扣。這種意識形態,對百度來説其實是很可怕的。

儘管百度在搜索領域仍是一家獨大,但誰都知道,百度在搜索領域可能面臨着有史以來的難關。

百度正在轉型,包括百度雲、無人駕馭等業務,但百度絕不會放棄搜索。百度需要做的改變是,如何將消費者的搜索使用習慣拉回到百度面前。

百度搜索焦慮,其實是用户對百度的信任在降低。未來的百度搜索,能重回往日的榮光嗎?

(圖片來源:大作)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台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6 字。

轉載請註明: 百度的搜索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