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新媒體行業呈現“冰與火”兩極態勢,一方面是熱火朝天的直播、短視頻,另一方面是無人問津、停更轉型的公號自媒體。一場古典自媒體與新興自媒體的新舊交替,註定有輸有贏,那些顯眼的註腳徒增了些許悲壯與傳奇。
媒體行業正在經歷兩大方向性變革,一個是內容創作者羣體,一個是內容分發形式。內容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內容分發的形式越來越豐富,這些都是基於技術迭代和商業需求逐漸衍生出的,而新媒體的從業者、內容表達、經營策略、盈利模式、發展趨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新媒體人的初心邏輯:從文人到商人
相信有一部分媒體人步入新媒體行業是抱着一顆純潔初心的,他們恥於談錢,渴望用文字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人生理想。但經過疫情衝擊和商業洗禮,慢慢發現錢很重要,於是開始嘗試尋找理想和商業的平衡點。有的媒體公司會將媒體採編板塊和其他營利業務進行嚴格區分,保證新聞事實的獨立和公正,有的媒體在創立之初就設定好了拿內容做商品交易的初心。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商業化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在流量焦慮中變得“急功近利”。粉絲數起來後,吳曉波做了激進的商業化,接廣告、搞知識付費、做電商,每條路都不錯過,賺得盆滿缽滿。他的好友許知遠曾經説過現在的自己是一個“四不像“,寫專欄、出書、創業、做節目,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互聯網的衝擊,他已經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洪流,沒有了象牙塔的保護。
新媒體內容的表現邏輯:從圖文到直播
內容的表現形式已經從圖文、音頻,發展到視頻和直播,且形成了以BAT、網易、搜狐、新浪、頭條為核心的內容分發陣營。內容也成為各平台爭搶的流量利器,現如今互聯網巨頭的流量競爭本質上是爭奪用户時間,從增量市場轉向深耕存量市場。伴隨着5G 技術的普及、用户閲讀習慣的轉變、內容創作者的多元化,將會帶來一次重大的流量遷徙,誰能做出好的產品去滿足各方訴求,就有可能成為行業獨角獸。
圖文和音頻類型的內容創作具有一定門檻,要求創作者具備專業技能(寫作、演講),主要靠廣告營收,整個市場規模不足2000億。而短視頻和直播是可以和電商深入融合的,今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所以圖文和直播的市場價值不是同一量級,我們也可以從背後企業估值略知一二。除此之外,隨着新媒體形式的豐富,對新媒體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複合型的新媒體人才更受歡迎,既要追得了熱點,也要寫得了軟文,還要玩得轉運營,還得會拍短視頻。生產優質內容的新媒體人才仍然短缺,擁有一項核心技能,兼顧一些其他無需精通的技能,會讓你更值錢。
新媒體公司的經營邏輯:從自營到平台
新京報近期開通了入駐功能,開放了內容創作的權限,由官方記者擴大至所有自媒體人,這意味着新京報正在從一家媒體公司向平台公司轉變。新媒體公司的1.0玩法是附庸在各大分發平台,相當於在別人家的土地上給別人種菜;2.0玩法是自己創建平台、自己創作內容,相當於在自己家的土地上給自己種菜;3.0玩法是自己創建平台讓別人來創作,相當於讓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種菜。每一種玩法代表着不同的經營邏輯,越往後意味着安全邊界和盈利空間越大。羅振宇就遵循着這樣的方向,從公號羅輯思維到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再到得到APP。
新媒體行業的賺錢邏輯:從單一到多元
大家喜歡把不做短視頻和直播的自媒體稱為古典自媒體,常規古典自媒體的變現路徑是通過文章吸引粉絲關注,圍繞粉絲做廣告或自營一些商品,憑藉私域流量推送給訂閲用户。現階段藉助直播和短視頻可增強互動提高購買轉化率,從公域流量獲取海量潛在客户,既可以直播帶貨,也可以當主播賺坑位費。古典和新興應該是相互補充的關係,而非割裂的兩種勢力,用不同的語言方式可以觸達到不同的受眾,積極參與到互聯網巨頭創造的產品紅利中,以更加開放的流量思維拓寬商業變現的通道。
盤點新媒體行業的賺錢套路無外乎知識付費(課程、會員、培訓、諮詢)、電商帶貨、流量補貼、廣告投放、自營服務五大類。另外,最近看到一些財經媒體成立了MCN機構,專注於垂直領域,流量 品牌賦能、孵化有潛力的財經自媒體人,加入了新媒體產業鏈的上游,創新了商業模式。
個人認為,疫情之後的新媒體行業會發生幾個大的變化:
1.更加註重商業化,深耕私域流量變現,持續探索盈利性業務的邊界
2.兼職創作者會越來越多,全職記者跨行轉型變身斜槓青年
3.品牌方在新媒體上的市場推廣預算大幅削減,傾向品效合一的直播帶貨,具有IP人格魅力的KOL會更有競爭力
4.內容創作呈現娛樂化、大眾化的趨勢,參差不齊的創作者使得新媒體行業監管越來越嚴格,各分發平台會加大原創版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