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在“華為事件”的刺激下,“卡脖子”之痛很難隱去。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處於如劍在喉的不確定處境。

EDA軟件在全球不過區區100億美元的產值,卻主宰着將4500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市場。一旦EDA受制於人,如同如劍在喉,整個芯片軟件發展都將會擺停。

這便是來自“芯片之母”的魅力,體量不大,容易被人忽視。可一旦到了關鍵時刻,就會變成致命的武器。

整理 |?機器之能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EDA軟件市場規模103億美元。對於4500 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市場而言不值得一提。但如果缺少EDA,全球所有的芯片設計公司都將停擺,由此可見EDA的重要性。

當前,EDA市場份額被國外三大EDA巨頭,Synopsys、Cadence和被西門子收購的Mentor Graphics緊緊掌握着,這三大“龍頭”佔據全球EDA市場的份額超過60%。

再將EDA市場進一步聚焦可見,2018年,中國以華大九天、廣立微、芯禾科技為首的10餘家EDA公司銷售額約3.5億元,只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0.8%。全球視野下的國內份額與巨頭份額形成巨大反差。

更讓人捉摸不透的是,國外三大EDA巨頭在國內的銷售額佔據95%,而留給國內EDA企業的份額僅有不到5%。為何會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又該如何補齊?

一 位居芯片產業寶座

EDA究竟有多重要?一句話概括,EDA是芯片之母,是芯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

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虛,簡而言之,EDA的重要性可以理解為,EDA是集成電路產業鏈裏極其重要的關鍵環節,芯片設計離不開EDA。

為什麼芯片設計必須要EDA軟件?一般而言,軟件、互聯網產品可以先有雛形,再逐步迭代優化,更換成本較低。而芯片產品只要製造出來就不可更改,需要用到EDA軟件進行虛擬的設計、模擬、仿真,就像在米粒上刻畫航空母艦模型。這樣一來,方便在真實產線上流片生產的時候一次性成功,從而減少設計成本和時間成本。

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芯片產業鏈及芯片設計程

然而,EDA並不是單純只指一種軟件或者某種程序,而是指利用輔助設計軟件來完成集成電路設計中的一系列工作,又稱電子設計自動化。如果將EDA按照芯片設計的不同流程劃分,具體用到的EDA工具類型又可分為功能設計、佈局、驗證、仿真模擬等。

芯片設計流程有多個步驟,從寫代碼開始到最終交給代工廠生產的版圖,涉及到Verilog代碼、前仿真、後端設計、驗證、後仿真等步驟。

與工具軟件不同的是,一般用到的工具軟件更新需要新算法、新邏輯的支持,而EDA軟件是基於工藝參數的,只要工藝參數更新,EDA就要更新一次。鑑於這一點,芯片EDA工具軟件最大的特點是,與芯片代工廠高度綁定。

芯片設計過程需要代工廠提供工藝設計工具包,稱之為PDK,裏面包含器件信息、工藝信息和驗證文件等。當芯片代工廠開發新工藝時,EDA軟件廠商就需要獲得代工廠新工藝的PDK工具包,基於PDK工具包開發新版本的軟件。

要做好EDA這門生意,不僅要與芯片代工廠密切聯繫,還需要牽涉諸多精細化且複雜的設計流程。而這門生意被三大美國EDA巨頭(Synopsys、Cadence和西門子旗下的MentorGraphics)牢牢掌握着,中國在這一塊的佈局甚是少,且起步晚。

在當前如此緊張的中美關係下,面對芯片設計如此重要的環節,如果一旦受制於人,相當於扼住了中國的所有牽涉高端芯片產業的咽喉。

現在中國在這一塊的佈局又手握着多大的籌碼呢?

二 巨頭瓜分國內市場,僅剩不到5%

根據 ESD Alliance 數據,2019 年全球 EDA 軟件市場規模為 1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3%。全球大部分 EDA 軟件市場被美國三大EDA巨頭佔據,全球市場份額超過 64%。而這三大EDA巨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更是超過95%。

令人尷尬的是,留給中國的市場份額就僅剩不到5%,部分被Ansys等其它外國公司佔據,留給華大九天、芯願景、芯禾科技等國產EDA公司的就僅剩極少份額。

中國EDA產業的發展可用“起得早卻趕了個晚集”來形容。國內EDA產業發展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1994 年之前,“巴黎統籌委員會”對中國實施禁運管制,國內無法買到國外的 EDA 軟件工具,倒逼國內自主研發 EDA 工具。

國內於1986年開始研發國產首款EDA熊貓系統,1991年熊貓系統原型發佈,打破國內設計軟件空缺的狀態,直到1993 年該系統正式問世。當時熊貓系統與國外的商業EDA軟件相比,差距僅有五年左右。

好景不長,1994年“巴統”解散,國外EDA公司迅速進入中國市場。最先進入國內市場的EDA巨頭是Cadence公司,是EDA行業銷售排名第二的公司,在1988年由SDA與ECAD兩家公司兼併而成。Cadence於1994年在京參加亞洲電子設計自動化及測試研討展覽會,不久便宣佈成立北京辦事處。

緊接着第二年,Synopsys(新思)公司也宣佈在北京成立辦事處。Synopsys僅次於Cadence,於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

當時國內重心在快速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無暇顧及自主化設計軟件。在“造不如買”思維的驅使下,大多國內企業依賴國外EDA企業的技術與工具。據瞭解,在Synopsys北京辦事處成立之前,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華晶半導體公司、電子部54所、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均已採用了Synopsys的產品和技術。

轉眼之間,國內EDA市場發生巨大的變化。受限於市場、技術等方面的因素,留給國產EDA生存環境十分狹小,即使能夠研發出全套的EDA工具,在短期內也難以與三巨頭企業的產品抗衡。這一窘境導致國內公司(華為、聯想等)在使用EDA軟件時不得不依賴國外廠商。

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國內公司所用EDA軟件基本情況,圖片來自東興證券研究所

例如,華為用的是Synopsys的HAPS(專為ASIC/SOC設計者提供的高性能、高容量的基於FPGA的原型驗證板)、以及Cadence的Allegro(先進PCB設計佈線工具)以及Mentor Graphics的DxDesigner(前端管理工具)。

聯想用的是Cadence的Allegro以及Mentor Graphics的PADS(製作PCB板的軟件)。

三巨頭基本都能提供全套的芯片設計EAD解決方案。例如Synopsys的產品線相對全面,其優勢產品包括數字前端、數字後端和PTsignoff。Synopsys有壟斷市場90%的TCAD器件仿真和壟斷50%的DFM工藝仿真。

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芯片設計部分流程使用的三大EDA廠商工具

Cadence產品涵蓋電子設計的整個流程,包括系統級設計、功能驗證、集成電路綜合及佈局佈線、IC物理 驗證、模擬混合信號及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全定製集成電路設計、PCCE設計和硬件仿真建模等。Mentor Graphic在後端佈局佈線、PCB方面比較有優勢。

據方正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Synopsys全球EDA市場佔比達到32.10%;Cadence次之,佔比為22.00%;Mentor Graphic佔比為10%。

對比來看,國內EDA企業與三巨頭差距甚遠。2018年,中國以華大九天、廣立微、芯禾科技為首的10餘家EDA公司銷售額約3.5億元,只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0.8%。2018年,我國EDA軟件市場份額約為5億美元左右,中國EDA企業僅佔5%左右,競爭力較弱。

三 巨大差距如何彌補?

國內EDA產業發展並非一蹶不振。2008年,國家“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正式進入實施階段,EDA領域得到國家的支持,催生出華大九天、芯願景、廣立微、芯禾科技、概倫電子等企業。

本土EDA企業龍頭華大九天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抓住契機,脱穎而出。2009年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與國投高科技共同投資,將華大的EDA部門獨立出來,成為獨立法人公司。

就算如此,國內EDA企業與國外三巨頭仍然拉開一大段距離,包括技術、工藝等方面。國內IC設計廠商都會謹慎選擇國內EDA企業,一旦未能流片成功,或者是良率很低甚至無法工作,給IC設計廠商留下的損失是巨大的。

面對國內廠商這塊難題,顯然國外EDA廠商佔據天然的優勢。三大EDA公司在新工藝開發階段與全球領先的晶圓製造廠進行全方位合作,因此對工藝理解很到位。國內EDA廠商只能在工藝開發完以後拿到部分數據,無法接觸到先進工藝的核心部分,難以針對先進工藝設計、改良EDA軟件,拉開巨大差距。

國信證券認為,國產EDA差距與國外的差距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缺少數字芯片設計的核心工具模塊,無法支撐數字芯片全流程設計。

二是對先進工藝支撐不夠,暫未進入先進代工廠的聯盟。

三是缺乏製造及測試EDA系統,無法支持集成電路封測的應用需求。

以數字電路為例,在SOC設計主流程的EDA工具中,大多來自Synopsys與Cadence公司,尤其是時序和功耗檢查以及定製設計兩步,完全由這兩家壟斷,國產EDA在許多工具上仍有缺失。

以華大九天為例,單獨評估集成電路產業所需的EDA工具,華大九天已有的產品線佔集成電路所需工具的三分之一左右,另有三分之二是空白。

再者,在研發投入上的差距明顯。據半導體行業觀察資料顯示,華大九天,過去十年間所投研發資金也只有幾個億,而Synopsys2018近一年的研發投入約為10.8億美元,Cadence2018年的研發投入約為8.7億美元。

具體在人數上,我國約有1500人的EDA軟件開發工程師,但在本土EDA公司和研究單位工作的工程師只有300人左右,其他大部分都是在三大巨頭工作。

縱觀半導體產業發展幾十年,可以清晰看到歐美政府對EDA產業提供的長期、持久的支持,政策、資金投入以及人才應有盡有。而國內EDA產業如要實現突圍,絕不是僅靠一時半會真金白銀就能夠砸出來的,這需要長期且持久的投入。在這之前,頂層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至於如何做,成為國內EDA企業突圍的關鍵。正視“差距”,放大中國的“後發優勢”。破局的關鍵恰好是中國代工廠。

截至2019年,中國擁有全球頭部的IC設計公司以及全球最多的代工廠,2019年中國大陸光晶圓廠達到86 座。只有EDA軟件、IC設計公司和代工廠一起合力,才能實現國產真正突破。最關鍵的,仍是離不開EDA企業自身的硬核能力,只有不斷提升其軟件的能力才能夠在EDA市場佔領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

1、中美科技戰系列報告之四:電子設計軟件EDA是美國限制華為封喉之劍

2、國信證券-科技行業商業模式專題研究之四:EDA軟件是易守難攻的好生意

3、國海證券-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芯片之母EDA,下個國產化核心領域

4、方正證券-半導體行業專題報告:EDA行業研究框架

5、從青銅到核武:中國EDA的三次浪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10 字。

轉載請註明: 這項主宰全球4500億半導體市場的“命門”,國產率卻不到5%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