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紫金山科技
自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後,北斗+5G的無限前景激發了眾多產業的興奮,媒體紛紛給出上述帶着驚歎號的熱詞,來形容天上的北斗+地上的5G這兩大科技聯手起來所發出的巨大能量。
如果不是北斗引發大範圍關注,很多人都不知道,過去的10年來我國衞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都在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更有望超過4000億元。
那麼,北斗+5G,在應用和商業上又分別意味着什麼?
何謂“天生一對”?此前,北斗、GPS等定位系統,在手機、汽車上的導航能達到的普通定位精度都為10米左右,在城市峽谷等惡劣環境下,可能定位誤差會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尤其在厚重遮擋情況下,導航信號弱、無信號也時常發生。
按照專家的解釋,只有通過載波相位差分定位,才能達到釐米級的定位精度。
但載波相位差分定位,就需要基準站的支持了,而且基準站越近定位效果越好。
此前有媒體統計過,當前這樣的全國基準站網並不是很密,很多地區的基準站離用户的距離超過了10km,差分定位需要進行電離層估算,導致在城市等遮擋嚴重的地方定位性能下降,無法有效維持足夠的定位精度。
在這種情況下,覆蓋逐漸遍佈中國主要城市幹道的5G派上了大用場。
從技術上説,如果大部分5G基站上安裝了北斗、GPS等接收機作為簡易基站,可以提升載波相位差分定位的可用性,可以推動高精度定位的普及。
據悉,此前國內相關單位已在2013年聯合成立了“移動通信領域北斗國際標準聯合推進工作組”,制定支持北斗衞星定位技術的國際標準。
隨着2019年6月5G在中國進入商用,網絡建設全面鋪開,運營商也開始聯合衞星推出新服務。
今年1月中國電信開始推出天通衞星通信服務,啓用了1740號段,已為水利、消防、林業、地質、武警、電力、海洋漁業等多個行業客户提供通信服務。
對北斗+5G來説,另一大利好消息是7月3日移動通信國際標準組織3GPP宣佈5G R16標準正式凍結,當時,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大唐、華為、中興、和三家運營商等共同推進的北斗三號移動通信國際標準化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首批北斗三號國際標準即將正式發佈。
連央媒都這樣評價:看似天地相隔的兩個大國重器,註定產生交集。
一方面,基於5G的大帶寬,一個視頻基於一個手機的粗略定位通過5G傳輸到雲端,輔助人工智能,可通過圖像匹配完成室內的高精度定位。此前,Google等公司已在研發推進這樣的應用。
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認為,北斗+5G,還將充分發揮北斗系統融網絡、融技術、融服務、融終端、融應用的天然特性,實現北斗系統在信息領域深度應用。
在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發佈會上,楊長風説,“北斗+5G”有機融合成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時空體系,可實現物聯網的可感知、可測量、可計算、可控制,支撐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互相融合,提供基於“高精度定位、高精準時間、高清晰圖像”的能力,將可為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農業和智慧家庭等領域提供新的服務。
北斗衞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也説,隨着5G的到來,對時間和位置會提出更高要求。在可以認知的未來,只有衞星導航系統能夠提供更高精度的位置和時間信息。所以,5G和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具有天然融合性。
兩大利器融合的前景和錢景從2017年11月以來,北斗近兩年連續18次組網發射,將28顆北斗三號組網衞星,2顆北斗二號的備份衞星,順利送入軌道。
如果北斗三號引發大範圍關注,很多人都不知道,過去的10年來我國衞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都在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2020年更有望超過4000億元。
北斗+5G引發的巨大前景和錢景,也被兩大產業鏈所看好。
8月3日,北斗衞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發佈會上解讀北斗最新進展時稱,北斗22納米國產芯片將實現量產,產業鏈內包含的板卡、天線會同步進行。
他同時透露,北斗還即將要建成一個天際的低軌增強系統。建成之後,有望在2025年之前就建成高精度這張網,全世界都會享受到北斗釐米級的定位服務。
此前,廣西的邊坡監測就用到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應用,使得邊坡監測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
我國遠洋捕撈的漁船上也搭載着2萬多台套北斗導航系統終端,每年服務3億人次以上。
東北和新疆廣袤的農場裏有2000多套無人耕種機械,都接收着來自北斗衞星的定位信號,在大田裏循着既定路線自助耕作,作業效率至少提高30%。
在智能公交系統中,得益於北斗導航的部署,公交車輛的精確到站預報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升,平均到站時間預報誤差小於1分鐘。
以前我國95%的民用導航市場被美國主導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所壟斷,而當下,大部分市場份額已被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導航系統所取代。
對於北斗未來的發展,冉承其非常看好“北斗+5G”的融合發展。他強調,5G和北斗催生出新興產業、行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在無人駕駛、自動駕駛、無人機等方面產生革命性變化。無人化、智能化必將是“北斗+5G”帶來的新變化。
例如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車載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等融合感知設備會一定程度上失效,車車、車路之間的傳遞信息會大受影響,而北斗高精定位技術卻不受天氣環境等外界因素影響,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保證汽車的精準定位,降低事故發生率。
據統計,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户提供服務,基於北斗的國土測繪、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投入應用。
從5G宏基站到小基站,甚至陶瓷元器件、授時模塊等元器件,“北斗+5G融合創新應用”也引得眾多企業開始加大在北斗、衞星互聯網、智能化無人系統、5G等業務領域的佈局。
據冉承其透露,2035年前我國還將建成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而5G與北斗的融合也有望催生出新興產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5G+北斗,前景和錢景,恐怕會顛覆我們現有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