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與數字化、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

“重大疫情之後,人們的生存、生活及生產方式將會發生永久而深刻的變化,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人與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之道’。區塊鏈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發揮的作用如何,我們來看下面的內容:

區塊鏈是最大的數字化

美國作家阿爾文·托夫勒曾經寫過一本書,叫《第三次浪潮》。他認為,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次浪潮為農業階段,從約1萬年前開始;第二階段為工業階段,從17世紀末開始;第三階段為信息化(或者服務業)階段,也就是數字經濟,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

在過去的20年裏,數字和互聯網經濟改變了很多商業上的東西。當互聯網技術剛剛開始進入中國,其最早從電商打開了商業應用的突破口。到了2011年,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2C的應用開始呈現出一種極速擴張發展的態勢,關鍵詞是“共享經濟”。隨着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AI等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將實現從虛擬到現實的價值傳遞。

正如馬雲預測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在未來的10-20年內會衝擊行業各個方面。同時也是我們提升自己的最佳機會。必須思考未來製造業如何走,必須走向智能化,必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結合。未來也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企業的天下。未來90%的銷售在互聯網上,90%的製造業也在互聯網上。製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不存在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來的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未來的製造業全是在互聯網上製造”。

我們正處在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時代。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的下一代顛覆性技術。如果説蒸汽機釋放了社會生產力,電力解決了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遞方式,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則將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方式,這不僅是數字經濟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推動未來數字社會和數字中國構建的重要力量,以“區塊鏈 ”為代表的價值互聯網應用前景廣闊。

社會的信息化,是先到雲再到鏈的,鏈是最終的戰場,未來的大趨勢將是從萬物互聯到萬物在鏈。區塊鏈開創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是計算機、社會學、數學、傳播學博弈論、管理學、經濟學和金融學這些領域前沿技術的集大成者。區塊鏈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數字化遷徙,區塊鏈讓人類進入數字世界。

區塊鏈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

中國信息協會專家辦主任、數字經濟學博士尚進提到,“區塊鏈只有充分賦能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區塊鏈記賬技術在短短的十年裏逐步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進而引發了產業創新與再造。

尚進表示,以傳統金融業為例,依託區塊鏈擁有的高可靠性、交易可追溯、節約成本等特質,在支付、結算、用户身份識別等領域能深入解決行業痛點,提高行業運行效率。除此之外區塊鏈還逐步延伸到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交易等實體領域,對產業的升級、轉型注入了動力。

作為一個全新的技術手段,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是一種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分佈式賬本,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裏,區塊鏈技術憑在金融領域取得了革命性的成果,與此同時在金融以外的更加廣泛的領域中不斷創新發展,並正在從製造業向醫療健康、物流、工業互聯網等經濟社會諸多領域逐漸擴展延伸。

不過,任何一個新的技術從創新到成熟都需要一個過程,要客觀的認識到,區塊鏈當前還只是處於一個初級的發展階段,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都不成熟,從技術角度看,種類有限的共識機制,容量有限的區塊導致網絡擁堵,分佈式系統缺乏有效的調整機制,及專門面向區塊鏈的數據庫系統仍不成熟等問題依然存在。

尚進進一步談到,區塊鏈產業要想進一步突破創新瓶頸,從根本上來講離不開技術、商業和場景這三個方面的深入融合創新。因此,一方面要不斷強化區塊鏈技術與各類應用場景的緊密結合,另一方面要加強區塊鏈應用領域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還要促進產業主體協調合作,探索搭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政策傳導和信息反饋橋樑,深化政府和企業多層面合作機制,並通過行業協會、聯盟、產學研融合機構等平台,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主體聯動與合作,加快產業整體的商業化進程,進而形成有效的商業價值閉環,帶動整個產業生態的良性創新發展。

數字經濟和工業文明時代

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認為:數字經濟是突變,是演化產生的結果,而不是漸變。所以,它與我們熟悉的工業文明和以前的農業文明,都有很大的差別。

在工業文明社會中,我們以生產為中心,整個社會都在把資源集中供給給生產者,這中間採用了“企業”這種組織形式,在這個環境中經濟資源的分配,都以物權和債權為分配基礎,中間建立了“企業”的有限責任制,然後在這個體制中流通的貨幣就是法定貨幣。

而數字經濟時代,則以交易為中心,對應物權,提出一個新概念叫“數權”,組織也不再需要“公司”這種形式,可能是無組織組織化,這其中貨幣不再是單極的,而是基於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層面上流轉的多級數字通證。

而數字通證,可以流通在各個領域和各個生態,如果在一個企業內建立了一種共識,這個企業的通證就是這個企業生態內的主權貨幣,這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如果另外的一個企業也認同這個生態的通證價值,並且進行了持有,相當於間接持有了另外一個企業生態的股權、債券或分紅權。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企業或產業鏈內的數字化生態和企業內部數字資產運營已是大勢所趨,他將廣泛的運用於各個商業領域和各種大小生態。

數字化已成產業發展必然趨勢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產業,而全球產業在數字技術的影響下,也朝着數字化的方向發展。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早前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經濟》報告顯示,到2030年,數字化的三股推動力,即去中介化、分散化、非物質化將轉變並創造10%至45%的行業總收入,滾滾而來的數字化浪潮將席捲中國,拍打着各行各業,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轉型機遇,提升效率、生產力以及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然而,不同產業的特徵、生態、週期與發展邏輯不同,在數字化的過程中,產業鴻溝難以逾越,因而尚未形成具有普適價值的管理與發展模式。但毫無疑問的是,效率的提升與成本的降低是產業數字化的基本目標。

工業“4.0”背景下,產業中不同供應鏈通過技術工具幫助企業流程更加數字化,推動傳統供應鏈向智能、高效的生態系統演變,建立既有彈性又有響應能力的供應鏈體系,也有助於促進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實現產業整體的降本增效以及客户交互。

實踐證明,區塊鏈技術已成為產業數字化過程中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可以有效解決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難題,用技術推動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環境的建立。

區塊鏈賦能工業互聯網

基於區塊鏈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將能構建多方共治、公平可信、智能運作的數字經濟新空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日前在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公益直播中發表了這一觀點。他介紹了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邏輯,提出要以區塊鏈的技術優勢作為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關鍵,儘快落地針對不同工業領域和場景的應用。

工業互聯網發展提速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在科技革命與新工業革命交匯的背景下,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金鍵認為,當前,快速感知、敏捷響應、動態優化、全局智能就是工業及泛工業生產領域必須面對的課題,此次疫情驗證了這些需求和想法。工業互聯網對於工業企業和產業發展,帶來的是生產方式、管理模式的全面變革,帶來一種從點到網的生態體系的改變。

金鍵介紹,工業互聯網近年來快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新模式不斷湧現。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網絡、平台、安全、智能裝備、工業自動化及邊緣計算、工業軟件與App等逐步成為工業互聯網六大核心領域,產業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提速,相關軟硬件體系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龍頭企業加快探索行業應用。截至目前,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已上線運行,實現互聯互通;二級節點部署上線47個,覆蓋20個行業;企業節點累計已接入1059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註冊總量超過25億,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析量達到100萬次。標識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產品追溯、全生命週期管理等場景得到廣泛應用。

區塊鏈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動力之源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使得萬物互聯的世界更加有序、更加高效。金鍵認為,當前,聯盟鏈或基於許可的公鏈應用範圍日益廣泛,資產的數字化能力持續提升,5G驅動的終端連接能力越來越強,都將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快速落地。從長遠看,區塊鏈的理念和技術將進一步與5G、工業互聯網、數字貨幣、數字身份等新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融合,成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共性技術”。

從眼前看,工業互聯網連接規模變大,端到端的連接和交易也將更為頻繁,需要通過區塊鏈將產業鏈上下游間的數據上鍊,有助於實現核心企業生態內共享、工業企業間互信共享、工業互聯網平台間價值共享,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工業“網絡化生產”推進中遇到的生產協同、工業安全、信息共享、資源融合、柔性監管等挑戰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針對區塊鏈未來在疫情引發的社會治理體系中發揮的作用,金鍵進行了説明:利用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可以構建開放的疫情數據報送體系,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多人同時報送、多方全局確認的新模式,確保疫情數據的準確、及時、透明,從而為疫情防控、社會監管提供更好的保障。

“區塊鏈﹢工業互聯網”構建數字經濟新空間

新型基礎設施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對沖疫情影響的關鍵。未來,國家將進一步加大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這將進一步帶動我國新興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為什麼要用區塊鏈建設數字經濟的新型基礎設施?金鍵給出了答案:一方面,區塊鏈是真正能夠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關鍵技術,基於區塊鏈的新型基礎設施將通過數字孿生接入進行數據確權、可信共享交易促使供需平衡、邊際成本降低實現智能運作,通過數據的流動、機器的交換實現價值的鏈接,實現靈活的、彈性的生成與供應模式。另一方面,區塊鏈是具有聚力推動產業經濟價值的共性技術。區塊鏈技術通過分佈式信任管理能力,賦能技術、行業、模式、產業,與互聯網便捷接入的應用服務能力、標識統一互通的身份識別能力、5G廣覆蓋的通信連接能力、“智能+”按需匹配的知識推導能力耦合。最後,區塊鏈也是中國實施自主創新的突破口,因為要重視區塊鏈基礎技術而非區塊鏈應用以實現區塊鏈的領先發展。

金鍵認為,基於區塊鏈的新型基礎設施是發展趨勢,並可以為域名、標識、法幣、電力、5G等其他新型基礎設施賦能,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網絡強國建設。在區塊鏈基礎設施支撐下,未來將建立多方共治、公平可信、智能運作的數字經濟新空間。

來源: 第五智庫

一網通辦

核心支撐系統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於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台”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台。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台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託"產品 數據 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台,企業和羣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並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系統套裝,即時落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46 字。

轉載請註明: 區塊鏈與數字化、數字經濟和工業互聯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