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荊楚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國家的未來發展大計。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重拳出擊,聯合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各部門依法處置158款違法違規直播平台,掛牌督辦38起涉直播重點案件,督促平台清理有害賬號及信息,封禁一批違法違規網絡主播。此舉對於遏制未成年人充當網絡主播譁眾取寵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未成年人綠色上網,起到了關鍵作用。
遇到“投緣”的主播就瘋狂“打賞”,載歌載舞表演才藝卻舉止輕浮,坐在鏡頭前大談特談灰暗的“人生”……曾經在各種直播平台上,這般情景屢見不鮮。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一出出“鬧劇”的主角,居然出現了不少未成年人的身影。網絡有害信息滋生,不法之徒混跡虛擬世界,侵害未成年人權益時有發生……這一切,必須引起社會高度重視,要讓孩子們適度使用網絡,為孩子們構築必要的安全防線。
着力提升直播平台文化品位,促進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未成年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已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俗話説,防風就得先堵洞。保障未成年人不被網絡直播“毀童年”,立法保護刻不容緩。國家出台相應保護條例,嚴禁未成年人註冊充當網絡主播,建立完善的網絡直播申報、審批制度,加大懲處力度,一旦發現問題,追責問責、及時查處,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眼下,國家網信辦等部門正在科學制定推動網絡直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管理規則和政策導向,實施網絡直播分級分類規範,以及網絡直播打賞、網絡直播帶貨管理規則,正是從立法角度對整治行動採取的積極探索。
整治未成年網絡直播亂象,不僅要“堵”,更要“疏”,而疏導則需要網絡技術的支持。加強網絡監管,對直播平台的播出內容進行實時監控與追蹤,嚴格限制網絡直播中的低俗、暴力、色情等負面內容和不文明語言,亦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我們欣喜地看到,此前國家網信辦指導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21家網絡視頻平台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並且在《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中進一步要求建立用户賬號信用管理制度,要求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台根據用户賬號的信用情況提供相應的服務。結合現實情況,我們不難發現,保護未成年人權益,拒絕“少兒不宜”的網絡直播,唯有“嚴”字當頭,方能起到正本清源之功效。
當然,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將合理規範用網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同樣離不開家庭教育、校園教育雙管齊下。相信在法律和自律的共同作用下,網絡直播將逐步邁入健康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