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為何越來越貴?滴滴抽成20.9%站得住腳嗎?

打車越來越貴,“跑車”越掙越少?近日滴滴出行就社會對其“高抽成”的質疑進行了回應。按其説法,確實存在抽成超過30%的現象,但佔比不高,2020年的綜合抽成比例為20.9%。但這番回應未能滅火,很多網友追問,“抽成超20%還覺得很驕傲?”

打車為何越來越貴?滴滴抽成20.9%站得住腳嗎?

危機公關,誠意第一。但目前滴滴出行的回應措辭,似乎話裏話外都是“我們沒錯,是你們不懂”的味道。以直觀感受而言,20%的抽成並不低。即便列出“技術研發、服務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線下運營等”諸多支出門類,但歸根結底,出車的是司機、加油的是司機,他們才是支撐這項生意的核心。再者説,30%及以上的極端情況,具體是怎麼發生的,未來將如何解決,尚不得而知。

事實上,滴滴網約車抽成過高招致詬病已有相當時日。司機頗感“吃不消”,乘客吐槽“打車貴”,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引發爭議。但一路罵聲中,該抽成比例卻一路上漲。從滴滴出行自己公佈的數據看,2018年第四季度綜合抽成為19%,2020年就成了20.9%。滴滴出行何以這般“頭鐵”?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在如今的中國出行市場,其獨佔鰲頭,甚至有數據稱“(他們)拿走了90%的訂單”。

“店大必然欺客”還是“壟斷註定漲價”?背後的資本之局相當複雜。但顯然,想讓網約車平台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寄望於企業自律或資本自覺並不現實,紙面網端的口誅筆伐也遠遠不夠,相關監管必須及時出手。今年3月因調價風波,交通運輸部約談滴滴,要求完善利益分配製度,合理調整抽成比例。隨後不久,國家發改委會同27個部門發佈《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再次提出,引導網約車平台優化抽成佣金等費用。總體來看,治理的大方向、大框架已經明確,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將其進一步細化,特別是增加政策法規的可執行性。只有法規條文清清楚楚,只有各方都行動起來,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約束力,敦促資本承擔起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用户體驗,是互聯網買賣的生命線。網約車平台作為架構乘客和司機的橋樑,能否增加二者的用户粘性,也決定着其未來的長遠發展。如果不能實打實解決問題,放飛自我任由眾怒發酵,大家“用腳投票”恐怕也就不遠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評論員 田聞之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98 字。

轉載請註明: 打車為何越來越貴?滴滴抽成20.9%站得住腳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