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入口和電商,誰會是互聯網商業世界的贏家?
流量們的興衰
2014年左右,當時的微信異軍突起,微博依然正在風口;與此同時,一些大電商平台也勢頭正猛,如火如荼。儘管處於不同賽道,但消費互聯網爭奪流量的邏輯依然讓輿論將兩個賽道放到一起對比。
其中有個最致命的邏輯就是,社交平台的用户佔用時長是強於電商平台的。
就這點,我向一位頭部電商平台(TOP3)的高管詢問,這是否是一個電商商業模式的“隱患”?對方堅持認為,電商流量儘管佔用時長較短,但卻可以精準變現,而社交流量顯然不具備這種屬性,並無太大威脅。
但隨後的幾年,基於社交平台的用户社羣在流量優勢上異軍突起,加之對於信息流平台的兼容,成為“流量黑洞”。其實,電商們對於社交流量的恐懼歷來有之。2014年,阿里推出來“來往”,應對微信的威脅。
甚至,一度有傳言稱,阿里內部強制要求安裝“來往”。後續,阿里又接連入股了陌陌、微博,上線了釘釘,其實都是對於社交流量的忌憚或覬覦。
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超級APP們兼容了社交、信息流、電商,甚至遊戲,已經吸入了太多的流量,甚至成為“流量黑洞”。這樣的背景下,巨頭們勝負未分,但小的功能終端開始失勢,其流量數據和估值都開始止步不前。
美圖秀秀
不妨看幾個打開率較高的小功能APP的例子。
第一個是美圖秀秀。美圖公司憑藉這款頗受歡迎的功能終端,俘獲了數億級的活躍用户數,並於2016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3月美圖一度創下了近千億港幣的市值。
表1:美圖秀秀主要財務及流量數據:
穆勝事務所根據騰訊財經數據整理
但在上市後,美圖的月活用户數出現連續下滑,2019年7月的該項數據相比2016年已經下降了42%。隨着這個數據下降的是市值,2019年7月,美圖的市值已跌至104億港幣,相比高峯時的963億港元下跌89%。
下圖為美圖秀秀月活&市值走勢圖,穆勝事務所根據騰訊財經數據整理:
隨後,美圖的戰略調整值得玩味:一方面,2018年8月,美圖公司宣佈了全新的“美和社交”戰略,號稱要將美圖秀秀應用轉型為社交媒體平台;另一方面,同年11月19日,美圖公司將硬件業務(美圖手機)授權小米,將美妝業務劃轉至寺庫投資的美妝電商TryTry進行運營,這兩塊業務都從美圖的集團體系中剝離。
擁抱社交的同時,美圖對於視頻的內容形式也異常重視。美圖公司CEO吳欣鴻甚至表示,“視頻化將會成為公司最重要的一個業務,公司會繼續加強投入。”
墨跡天氣
另一個例子是墨跡天氣。這款APP的日活用户數也達到了幾千萬量級,但盈利性卻一直不佳。墨跡天氣2016年12月首次遞交招股説明書,2018年1月報送更新材料,至今未通過審核。
其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的2016和2017年淨利僅為千萬規模,而2018年更是選擇了不公開利潤……另外,其融資活動也在2016年戛然而止。
表2:墨跡天氣主要財務及流量數據 ,穆勝事務所根據墨跡天氣招股説明書整理:
其實,墨跡天氣營收的95%以上都來自廣告,而廣告收入又很大程度取決於用户佔用時長。而作為一款即用即走的功能終端,他們幾乎已經把佔用用户時長做到了極致,截至2017年9月,其單個用户日均使用時長僅僅停留在2分36秒,這顯然還遠遠不夠。
另一方面,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僅是新浪天氣通、中國天氣通等同類產品,更有互聯網巨頭及硬件廠商在操作系統中預裝或內置的天氣服務,如蘋果 iOS 系統的內置天氣應用、華為天氣、 MIUI 天氣等。
為了突破這種尷尬,墨跡天氣選擇了兩條突破路徑:一是進入硬件領域。2014年,墨跡天氣踏入智能硬件領域,銷售監測空氣質量的智能家居設備“空氣果”,但其硬件銷售的毛利率卻常常為負值,在營收中所佔比例逐年下降。
二是走向社交和信息流,但相對美圖和Keep這樣“荷爾蒙社交(能夠上美女性感圖片)”,“天氣社交”的命題又真能成立嗎?
美柚
與上述兩款APP不同,美柚的轉型之路似乎相對順利,這款女性健康APP同樣頗受歡迎。儘管美柚宣稱從2017年上半年就實現了全面盈利,但其估值並沒有水漲船高。從美柚公司月活數據走勢圖來看,2018年美柚app月活躍用户似乎呈下降趨勢。
下圖為美柚公司月活走勢圖,穆勝企業管理諮詢事務所:
結論與展望
有意思的是,這些小功能終端的融資大多都在2016年前後戛然而止,而在2016年之後的融資事件中,大多數也並未披露融資金額。這類曾經的“流量優等生”,無一不是充滿了商業化的焦慮,這類商業模式似乎也開始受到了資本的質疑。
真正的問題是,上述的流量優等生們都在單一場景或功能的“賽道”內,他們的流量並不具備真正的價值。事實上,他們要轉型垂直領域的信息流或社交平台的道路也不太明朗。盈利性數據並不能説明太多的問題,流量價值的消失才是他們的心腹大患。
未來,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商業模式似乎開始萬劍歸宗。一是要有社交平台或信息流平台的流量支撐,以便提供源源不絕的低成本流量,而不能僅僅是小功能終端;二是要有明確的商業變現路徑,要打造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即自己或第三方能夠利用流量來變現。
表面看來,前者可能更為重要,單純的流量出售的模式就可以自給自足了;但就其本源,如果沒有後者的支持,就坐實了流量販子的定位(俗稱賣端口、賣流量),蓋上了商業空間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