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實上,正如我們以前抵制日貨一樣,日本車、日本料理並沒有大量的減少,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一個龐大人口的需求面前,當找不到替代品時,抵制本身是無法滿足需求的。根據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CAIT)公佈的抵制名單顯示,中國至少有500餘種不需要先進技術就可製造的普通產品行銷印度,其中有快消品、耐用消費品、玩具、傢俱面料、紡織品、建築五金、鞋類、服裝和廚房用品。在智能手機領域,小米、OV佔據了印度手機市場的65.5%。印度人其實更為偏愛中國手機。
2019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前5強然而,在印度,隨着中國品牌一同出海的還有中國資本。騰訊、阿里等國內資本在印度都投資了若干家獨角獸企業,騰訊投資的企業包括:在線K12教育領域的獨角獸BYJU's、即時通訊領域獨角獸Hike Messenger、電商獨角獸Flipkart;阿里投資的企業包括:雜貨零售領域的獨角獸BigBasket、物流領域獨角獸Delhivery。
除此之外,滴滴、美團、攜程等也都默默的投資了自己在印度的同類或跨界企業:Oyo(酒店連鎖)、Swiggy(外賣網站)、MakeMyTrip(旅遊網站)。當然,最近的疫情,以及印度國內的嚴峻形勢讓這些公司都很難過。中國產品還可以抵制一番,但中國資本早就提前佈局、嵌入其中,這又要如何抵制呢?中國也曾經是一個災難深重的國家,也被外國的產品所充斥壟斷,但隨着民族工業的逐步起飛,各行各業已經逐漸看不到國外產品的身影,許多產品從來沒有被抵制過就退出了中國市場,而那些曾經抵制過的日本汽車,在中國一直賣的很好,所以抵制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自強才能。印度有海量的人口,但文化水平低,其間的種姓制度、分邦制、語言不通、缺電、頻發的自然災害等等,都決定了印度沒有足夠的產能製造出足夠的工業消費品,不得不從外界購買。印度的民族工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出來打架碰了一鼻子血,只好回去砸自家東西撒氣?你們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