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通網絡:物聯網風口之下,邊緣計算如何實現開源節流?

國內高新技術領域將投入集中在了5G和AI兩大板塊上,物聯網成為了網絡技術瞄準的重點,也成為各個行業實現效率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新型武器”。從4G到5G,資金的投入則是希望催生新的產業生態和商業模式。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分局ITU-T的研究報告,到2020年,每個人每秒將產生1.7MB的數據,IoT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2.37億。IDC也發佈了相關預測,到2018年,50%的物聯網網絡將面臨網絡帶寬的限制,4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儲存,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50%。海量數據對網絡帶寬的考驗無疑是巨大的,邊緣計算的出現則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息通網絡:物聯網風口之下,邊緣計算如何實現開源節流?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息通網絡,經授權使用

閒餘設備大量增加、企業為帶寬付出高昂的成本、物聯網的發展推動了實時交互需求、5G的到來觸發了邊緣計算市場,這為息通網絡提供了種種機會。專注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底層通信技術以及應用的研發,息通網絡旨在通過對海量邊緣設備的帶寬、存儲、算力合理的分配與調度,為各類應用提供邊緣計算網絡引擎,在提升 交互體驗的同時節省服務的帶寬、存儲、算力成本。目前,息通網絡已自主研發了邊緣實時網絡EC—RTN,通過邊緣設備的帶寬利用,解決雲端帶寬不足、速度慢,延遲高的問題。

據介紹,邊緣實時網絡EC—RTN將C端家用帶寬通過手機APP形式分享給小B端企業,一方面減少了B端客户的帶寬成本,另一方面也將C端用户的閒置帶寬資源有效利用起來。用户僅需將自家帶寬通過APP授權給平台,平台即可將用户帶寬自動匹配相應的B端帶寬使用者。根據使用流量不同,平台可按日對用户分發平台獎勵。息通網絡C端獲客渠道來自地推和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合作,而B端客户來源則是通過百度及直播平台進行推廣。

息通網絡EC—RTN的核心技術在於其自研的三大協議:XFTP息通文件傳輸協議、XRCP息通實施控制協議、XMTP息通消息傳輸協議。與同類技術相比,息通XFTP的速度要比其快7倍,且具有高速、高帶寬、高容錯的特點;而XRCP的優勢則是在於具備了實時性、可靠性與低延遲的特性,經測算息通XRCP的延遲性僅有0.2秒,且在弱網狀態下非常穩定。除三大傳輸協議外,EC—RTN還包括了智能穿越模塊、網絡均衡模塊、擁塞控制模塊與節點發現模塊。據瞭解,通過息通網絡EC—RTN技術,能夠幫助企業節約帶寬50%—80%,從而節約大量帶寬成本。並且在功耗方面,其僅為同類產品的1/10,有效為設備節約了電量。

疫情期間在線會議迎來了新的發展點,據瞭解,2020年3月, 騰訊會議的下載數高達900萬, Zoom的下載量則是Webex的10倍。息通網絡基於邊緣計算技術,也推出了一款IM&在線會議的應用軟件——企聯繫,目前處於測試階段。值得一提的是,企聯繫的延遲性遠低於同類產品,此外企聯繫還具備視頻及全程錄播功能,實時記錄會議演示文件及錄音,且能夠將會議錄音轉化為文字。

息通網絡:物聯網風口之下,邊緣計算如何實現開源節流?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息通網絡,經授權使用

息通網絡創始人江錫卓向創業邦介紹到,息通網絡的商業邏輯將從EC-RTN與企聯繫兩款產品入手,一方面民用商用費用差異中抽取利潤。通常商用帶寬為0.8元/GB,民用帶寬為0.4元/GB,息通網絡將從中獲取差額的50%;一方面通過企聯繫的註冊使用獲利,企聯繫前期處於免費測試使用階段,後期其商業模式則是將按註冊賬號收費,客單價為150元/月。

息通網絡做過軟件系統也幹過外包服務,直到2014年,息通網絡為懷柔公安推出了一款產品“移動警務通”,開啓了警務的3G直播時代。“當時我們採用的開源仍然是國外的技術”,江錫卓説,“運用國外技術面臨的問題是延遲性較長”。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的弊端,息通進而開啓了自研的道路。先後供職於新浪與中國聯通部門經理的江錫卓與新浪負責技術等人員從技術研發入手,不斷打磨與完善產品,產品雛形也慢慢顯露出來。目前,息通網絡將發展的重點完全轉移至“EC—RTN”及“企聯繫”的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上。

在研發之初,息通網絡完成一筆個人天使投資,江錫卓透露,目前息通網絡希望新一輪資金的進入,並預計融資後半年內將產品推向市場。

本文文章頭圖來源於壹圖網,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7 字。

轉載請註明: 息通網絡:物聯網風口之下,邊緣計算如何實現開源節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