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變了,商業的邏輯也徹底變了!
要想在未來的社會離立足,必須首先搞懂未來商業的根本邏輯。
緊握舊地圖發現不了新世界,固守昨天邏輯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那麼未來商業的核心邏輯是什麼呢?
1
首先,傳統商業的核心在於“商品”,未來商業的核心是“人羣”。
自從世界進入近代以來,“商品”就是經濟的重心和基礎,無論是亞當斯密還是馬克思,都是圍繞“商品”展開自己的理論,衍生出了利潤、價格、貨幣、金融、信用等其它要素,並構建了社會的很多上層建築,從而構建了社會的結構體系。
這時人的行為需要圍繞“商品”進行,比如我們需要控制商品的成本(物料),同時還需要提高商品的價格,我們有了管理學、營銷學等等理論,但究其本質都是為了“商品”服務的,比如管理的本質是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營銷的本質賣出去更多的商品。
在產品相對缺少的時候,人對產品的要求就會偏低,就是所謂的“飢不擇食”,人圍繞商品在轉,並且充當商品的渠道。
然而,隨着社會上的商品不斷增多,人的需求就會自然被推高,慢慢就會“挑花了眼”,於是“商品”和“人”的主動權發生了對換:人不再需要圍繞商品轉,商品反而需要主動去尋找需要他的人。
也就是説,商業重心開始從“商品”向“人羣”傾斜。我們已經發現了這樣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商品”開始主動去找人了:比如我們現在只要座在家裏,就可以享受到很多商品和服務,網購/訂餐/打車/買票/搬家,甚至還可以預約上門洗衣服、剪指甲等等。
原來的“商品”都是高冷的,需要“人”去追尋它。所有的人都要圍繞着產品去轉,才有了廣交會、義烏小商品市場等等這樣的集會,四面八方的人都要湧來去找產品;今後人只要坐在家裏等着,商品必須能主動去追尋需要它的“人”,需要自動送上門來。所以商品要會説話(營銷)、要長腿(物流快遞)。
人越來越懶,商品越來越勤快,這是大趨勢。
你的商品長腿了嗎?會自動找人嗎?
2
這個變化必將深刻影響社會的結構,因為傳統社會以商品為核心,那麼社會結構必然按照商品佈局而展開,比如比如對一個城市來説,這裏是購物中心,步行街,美食街,那裏是批發市場,XX一條街,還有汽車城、電玩城等等,也就是説:同一種物品會放在一起,而人的行為需要圍繞這個佈局展開。
比如我們上班要去哪裏,買東西要去哪裏,吃飯要去哪裏,生活被拆分的七零八落,總之是人圍繞這物品在各種活動。
而未來的社會必定是以人羣結構而佈局,比如各種社羣。因為當人不需要再去找商品,就會被節省出來的大量時間,當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大量解放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需要尋找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包括你的另一半、你的知己,你的朋友,因為這也是人性的一種基本需求。
所以未來的城市一定是按照一個個“社區”組成的,而不再是各種性質的物理空間。
用一句話形容這種變化是最恰當不過的,那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前四個字代表過去,後四個字代表未來。
既然未來的社會按人羣而劃分,必然會出現一種新局面:之前我們身邊的朋友往往都是同一個公司/行業的人,因為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被行業束縛住了,而未來我們身邊的朋友都是志同道合中人,也就是有共同理想、價值觀的人。
於是每個羣體都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當然也必然會出現這種情況:兩個人或兩羣人雖然離的很近,但這個(羣)人完全無法理解另一個(羣)人,哪怕近在咫尺,也像遠在天涯。
互相不懂沒關係,只要互相尊重就行。
這就是老子所講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預見了現在社會的狀態,這才是一種真正的和諧,這才是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如果今後我們看到某些“羣體”的行為令我們十分不理解,請千萬不要慌張,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多元化。
當然,今後的社會也很難再存在所謂的大眾商品、大眾偶像。因為人羣被細分和割裂了,很難再有影響所有人羣的力量,只有符合特定人羣的產品或服務,乃至偶像。
3
再回到商業上來,對於企業來説,原來是以“產品”為核心,今後是以“服務”為核心。企業必須從“商品”裏跳出來,直接跟你要服務的“人羣”(客户)進行對話,看看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產品設計的出發點一定是“人羣”(消費者)的需求,然後再往前反推,最後再開始生產,以終為始。
隨着商業的進化,社會上正在誕生一種極其特別的公司,這種公司即沒有固定的產品,也沒有固定的服務,而是專門經營特定的“人羣”。
比如美團,它從團購起家,後來做電影票、外賣、酒店、甚至打車等業務,因為它的人羣有這種需求,所有它就無限滿足自己人羣的需求,這就是我們説的跨界打劫的本質。
跨誰的”界“?跨傳統商業的”界“,這個所謂的”界“往往是行業邊界,但行業有”界“,人的需求卻無”界“,一旦瞄準固定人羣,就根部不存在所謂的邊界。圍繞一羣有共同屬性的用户,不斷挖掘他們的需求,哪怕滲透到各個行業,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之前我們經營的是商品,而現在我們必須學會經營人,人才是真正的財富,才是未來商業的重中之重。
從本質上來講,未來最有價值的其實是“人”,有人就有了一切。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用户大於一切,用户決定一切的時代。
看看現在的新商業模式,各種應用平台,以及網紅,大V,自媒體,直播達人等等,都是在圈人。
”以人為本“這四個字,我們喊了幾千年,現在才能真正實現。
4
”流量紅利”正在消失,但“留量紅利”正在到來。我們之前是不斷的吸引客户(人),花錢買客户(人),而今後我們必須擁有一種經營客户(人)的能力,我們要不斷給他們提供更加多元和深度的服務,還要讓這個羣體不斷擴大,實現自我繁殖。
之前的你,總想花枝招展,只為了讓她在人羣中多看你一眼;現在的你,需要千錘百煉,讓她流連忘返。
關鍵問題來了:靠什麼才能留住人?靠什麼留住一個人的心?
我們必須明白:人與人之間唯一長久的關係,不是“喜歡”和“被喜歡”,不是“依靠”和“被依靠”,不是“饋贈”和“被饋贈”,而是“成全”與“被成全”,留住一個人的最好辦法就是成全他!
你和客户的關係就是”成全“與”被成全“,一定要千方百計的成全他們,你自己才能被成全。
如何用你的商品或者服務成全你的客户?這才是企業思考的終極問題。
出了”成全“之外,一切行為和手段都是耍流氓!靠噱頭(炒作)吸引客户的,一定會曇花一現;靠施捨(補貼)吸引客户的,一定會被背叛!
加油吧!
這是殘酷之冬
卻也是希望之春!
一切投機者都將被埋
唯有價值創造者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