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這篇《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解決了練習太極拳的幾大問題,其重要性還在王宗嶽的《太極拳論》之上,可以説是經典中的經典,學習太極拳必明之理,必學之文。文中説“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關於太極妙道,極少見於其它太極拳文章,其它文章大多是練習太極拳的具體方法,身形指導,關於太極、陰陽理論從整體論述並不多見。如果其它文章是點和線,《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則是面,是立體全方位的。

這篇《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從闡述無極、太極、陰陽之理開始,再論太極拳之要,明確指出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為太極拳的練習者指明瞭方向,方法。從系統上、理論上的形而上的到形而下具體要領,可謂全已。完全吻合張三丰在《大道論》中關於太極、陰陽、動靜、剛柔的論述。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學太極拳是為了悟道,入道,證道,行道,此當是唯一目標,如果不是為此完全可以不學太極拳,但如果想入道則太極拳是最好的拳法,因為太極拳的創立目的可以説就是為了入道而服務,至於技擊,養生,治病,表演,甚至文化都是副產品,到了民間慢慢拳法可能就降為了技擊目標,所以才有欲天下英雄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耳。

(技藝:富於技巧性、難以掌握的武藝、表演藝術或手藝、工藝)

太極拳可以用於表演,技擊,但不能説太極拳只能用於技擊,就是為了技擊而創建,包括養生都不是太極拳的目的,入道才是,養生是為了更好的悟道,有充足的時間悟道。

就好似道德經可以用來指導管理,可以用於軍事,政治,但是我們不能講道德經就是為了用來企業管理的,就是為了軍事政治而寫的。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大家都知道“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很少有人知道功是什麼?

《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則明確指出了“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功法不可廢矣。” 練太極拳需拳功並練,拳架和打坐乃一動一靜,一陰一陽,性命雙修,不可偏一。

現在社會上流傳比較廣的“十大要領”或“九大要領”其實是來自於《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

再看社會上的十大要領是:虛靈頂勁 ,含胸塌腰 ,松腰養氣, 分清虛實, 沉肩墜肘,以意行氣 ,上下相隨 ,內外相合, 招勢相連, 動中求靜。兩相一對比就看出差別了,《斂神聚氣論》從意境上要求上都要更高,社會上流傳的更具體化更適合初學者,更像是在給《斂神聚氣論》的十要做解釋。

你練的拳是否正確?社會上的各路大師是否真的符合太極拳拳理?最主要的一點就看看是不是斂神?能不能聚氣?能不能安心?能不能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一氣,混濁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

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氣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氲化生,始育萬物。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

人之作用,有動必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氣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氲化生,而演為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步、退步、右頋、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尅也。其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功法不可廢矣。

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尅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黏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注:關於經典的學習方法,我認為第一要熟讀,反覆閲讀,甚至背下來,先不求甚解,不必上來就要明白,因為很多經典是要有體悟的才能明白,先入於腦,再融於心,似懂非懂反覆琢磨,等以後有了體悟再回頭印證。練拳推手時招招試試要拿十要去衡量,用文中太極陰陽之理去衡量,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事實求是,不牽強附會,自造拳理。理必有源,拳必有根。

《斂神聚氣論》出現兩次七二之數,一是演為七二之數,二是混七二之數。到底是七和二,還是72,還是14,有幾種解釋,我諮詢很多專家,沒有一種解釋令人滿意,我想七二之數一定在其它數術,道書,丹經上也有出現,希望看到的朋友有什麼見解,能夠指點一下,先行謝過。

《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最早可見於《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是清代劉元焯先生編,後出現在清代李西月先生編纂張三丰先生全集,之後被蕭天石先生主編《道藏精華》第2 集收錄。還見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由徐兆仁主編的《東方修道文庫》叢書中《太極道訣》一冊中《張三丰太極練丹秘決》卷二《太極長生訣》。

從《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出現之時間上看,此論絕不可能是清代人為了近現代之爭論而編撰。不可能是近代人為了證明太極拳是張三丰所創而胡編亂造。對於張三丰創立太極拳的爭論最早可能是1932年1月,唐豪聯同陳家太極拳手陳子明回陳家溝調查太極拳歷史之後。

在此之前大家的疑問只是在張三丰是太極拳集大成者中興者,還是創立者,雖有不同意見但沒有利益之爭,至少大家都是尊重歷史和事實,不會爭吵對立,有的只是對於歷史真相的探索。

希望我們我們這一代有人能擔起責任,把真正的歷史展現在廣大拳友面前,令所有人信服。相信這樣的人一定能像唐豪一樣歷史留名。

“雲鳴解密太極”專輯文章都是雲鳴的體悟原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2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篇拳論如此重要,但是很多練太極的人都沒見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