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冬奧”來了③丨場館利用 全季可期
本文轉自【冀雲】;
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許豔豔 郭晶璇
一週前,伴隨着奧運之火漸漸熄滅,為期17天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正式落幕。
賽場內,奧運健兒拼搏奮鬥、挑戰極限的精彩瞬間就此定格;賽場外,全民上冰雪的熱情不斷被推高,還想盡快到冬奧會比賽場館近距離感受冰雪魅力。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世界性難題——冬奧會場館賽後利用。
事實上,這一問題早在冬奧會規劃籌辦階段就已起筆作答,以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賽後利用為例,即突出“四季運營”,根據各自特點兼顧賽事運行和麪向大眾,實現可持續發展。
從“冰雪美人”升級為“四季全能選手”,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是如何做到的?
“雪如意”:賽後還能辦婚禮
林海雪原,萬山霜染,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巍然矗立,盡顯東方神韻、中國氣派。
這是中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奧運跳台滑雪場地,也是世界上首個在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懸挑建築物的跳台滑雪場館,有着世界上最長的跳台滑雪賽道。因融入中國元素、與自然人文交相輝映的驚豔設計,它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不管在賽前還是賽時,“雪如意”都是冬奧賽區的“網紅”建築,正因如此,它的賽後利用也更受關注。
航拍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馬寧 攝
跳台滑雪是極具挑戰的運動,普通大眾直接使用奧運場館體驗這項運動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服務專業賽事及運動員是“雪如意”賽後利用的首要方向。冬奧會後,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可繼續舉辦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賽,國家隊及河北等省份的隊伍還可以在此進行訓練。
對於普通人而言,“雪如意”又有哪些新的打開方式呢?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總規劃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給出了更多可能:“訓練、比賽自不必説,‘雪如意’下方的足球場可以承載8000-10000人的規模,冬奧會之後,大型的户外運動、音樂會、新的户外產品發佈儀式、大型文化活動的開幕式都可以在這裏舉辦。”
張利向記者講述雪如意設計理念。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馬寧 攝
“雪如意”頂部的“柄首”——頂峯俱樂部,有着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遊客在此可收穫“一覽眾山小”的獨特體驗。頂峯俱樂部的加持不僅讓“雪如意”在造型設計上更接近如意,同時也有着冬奧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功能性考量。
“這裏有很好的風景。”張利指着“雪如意”模型的頂峯俱樂部説道,“從學術會議到展覽,再到婚禮,所有的利用類型都可以做。而從底下的足球場到頂部的頂峯俱樂部,還可以設計路線滿足遊客體驗。”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的介紹同樣指向專業賽事和全民性質——賽後,“雪如意”在承辦高規格跳台滑雪賽事的同時,將服務全民健身活動,開展滑雪表演、大眾滑雪等羣眾性活動,進一步拓寬滑雪項目受眾面,滿足大眾滑雪需求。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面向“初學者”“青少年”
“賽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可以開展户外項目來增強娛樂性,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陳國徽對該場館的賽後發展充滿期待。
作為北京冬奧會新建雪上運動場館之一,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在初始設計任務書中,就明確提出了基本設計原則:頂級賽事標準,以運動員為中心,突出方案的創新點和吸引力、經濟性和集聚性,重視賽後利用、可持續發展。
既是新建場館,再加上對賽後利用的重視,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發展出以冬季兩項運動為特色的更多賽後利用可能,其中之一自然是滿足專業運動員及專業賽事的需求。
賽時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白亞軍 攝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將通過部分賽道改造,積極創建國家級運動中心,引入冬季兩項、越野滑雪等賽事活動,設立相關國家級運動協會基地。”張家口市興垣集團總經理李盛表示。
除了舉辦專業賽事,場館服務普通人的路徑則更受期待。
古楊樹場館羣設施經理王敬先介紹,在賽道設計中,考慮到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未來在夏季作為訓練基地的需求,將核心圈4公里的賽道設計為瀝青路面,賽後可轉化為輪滑賽道,供比賽與夏季訓練使用。其餘賽道則採用碎石路面,賽後可轉換為山地自行車或徒步路徑。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賽道可實現夏季轉換。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白亞軍 攝
“我們設計了很多穿越白樺林的線路,無論是滑雪也好,還是將來作為山地自行車的賽道,在這裏面穿行,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王敬先説。
此外,面向“初學者”“青少年”羣體成為該場館賽後利用的一大特色。據悉,這裏在冬季滿足國家體育專項訓練和賽事舉辦需要的同時,還將打造適合滑雪初學者的培訓和體驗項目,如適合兒童及青少年娛樂的激光槍靶場等。夏季,這裏將打造成户外活動中心,增設山地自行車越野、飛包公園、長城腳下拓展訓練基地等項目,並可在場地周邊設置房車宿營地、小劇場等,以增加娛樂性。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以天霽藍和冰藍為主色調。長城網·冀雲客户端記者 白亞軍 攝
而將視線拓展到更廣的古楊樹場館羣,古楊樹場館羣山地運行場地經理魏慶華對這裏的賽後利用充滿信心,“奧運會將大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拉到了一個高點上,這種勢頭未來還將繼續發展。我們有國土和人口的縱深資源,這些都將給冰雪產業以巨大的支撐,相信精彩還將在後續呈現。”
雲頂滑雪公園:瞄準“長期運營”
與前兩個場館不同,雲頂滑雪公園在2015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之前已有三年的商業運營經驗,是北京冬奧會7個雪上競賽場館中唯一利用現有雪場改造而成的場館。因此,雲頂滑雪公園的賽後利用與賽前功能具有一脈相承的屬性。
“賽後,雲頂場館將恢復大眾滑雪和旅遊度假功能,同時保留的冬奧賽道將拓展場館功能,使其具備舉辦世界級賽事的能力,提升雲頂場館賽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密苑雲頂樂園高級副總裁金立新介紹。
賽時的雲頂滑雪公園。通訊員 武殿森 攝
坐擁豐富商業運營經驗,雲頂滑雪公園從設計之出就瞄準了“長期運營”。
“我們在場館規劃設計之初的理念,就是通過可持續的場館設計來銜接冬奧賽事和雪場的長期運營。”雲頂滑雪公園設施副經理陳榮欽表示,場館的整個規劃建設和運行測試過程均考慮與雪場運營相銜接,以及對賽後運營的影響。
早在2017-2018賽季,雲頂滑雪場就在冬奧賽道舉辦過國際雪聯的單項世界盃賽事,此後每個雪季都陸續有賽道建成並舉辦相關世界盃比賽。伴隨着冬奧場地的規劃建設和雲頂滑雪場的雪季運營,專業運動員在感受賽道優化的同時,大眾滑雪愛好者也能體驗到冬奧場地的魅力。
賽時的雲頂滑雪公園。通訊員 武殿森 攝
從專業賽事到大眾冰雪,賽道難度面臨“降級”需求,這些都列入了陳榮欽及其團隊的考慮之列,“賽後,這些專業賽道可以繼續舉辦世界級賽事,同時還可以通過雪道的二次塑形降低難度,向公眾開放,增加雲頂滑雪場雪道的豐富程度和吸引力。”
“後冬奧時代是最好的時代,是春天的開始,冰雪產業一定會越來越好。”同樣擁有多年雪場運營經驗的萬龍滑雪場董事長羅力對未來充滿信心。
至於冬奧會期間場館內建設的大量臨時設施,在冬奧會結束後也自有妙用。以打蠟房為例,就有望改造成青年旅社。
在場館賽後利用這一大主題上,張利不禁感慨:“當一座建築真正進入人們生活,要看它怎麼生長,怎麼表現。冬奧會比賽是一次檢驗,賽後5年、10年這一建築能多大程度和人的生活結合在一起,這也是個檢驗。”
後冬奧時代,場館利用這張“答卷”將如何接受檢驗、書寫精彩,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網、河北廣播電視台、張家口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