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校長薛東(中),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速度滑冰項目競賽主任王北星(右)做客新京報訪談間。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2021年,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的全國唯一一所“冰雪小學”。這曾是北京一所並不“知名”的小規模學校,學生只有300餘人。“七年磨一劍”的冰雪運動和冬奧教育,點燃了孩子們的夢想,自信開放、追求卓越的冬奧精神將成為他們銘記一生的印記。在全國普及冰雪運動的大環境下,諸多專業冰雪運動員、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都曾蒞臨電廠路小學,為孩子們帶來更多專業指導,其中就包括中國速度滑冰名將王北星。
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北京將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帶動更多市民羣眾參與冰雪運動。充分挖掘、利用冬奧文化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如何持續性將冰雪運動帶進校園,如何讓更多孩子愛上冰雪運動、從事冰雪運動?在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黨支部副書記、校長薛東,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速度滑冰項目競賽主任王北星一起做客新京報訪談間。
冰雪進校園
運動員進校園推廣
專業教練依舊搶手
新京報:過去兩位在各自領域,是如何進行冰雪運動的校園普及工作的?
薛東:我們學校的冰雪運動、冬奧教育是從2015年開始,先讓孩子們觀看冰球比賽、走進場館。2016年組織了不同年級走進冰場,讓孩子們體驗滑冰。2018年才真正組織了幾支冰雪運動隊,也進行了旱地化實施。到2019年,我們實現了全體學生的上冰體驗;2021年實現全員上雪。我們是從無到有,最後到全員普及。
王北星:作為北京市中小學冰雪運動專家顧問團的一員,從2017年開始我就致力於冰雪運動的宣傳和推廣,真正走進校園。薛校長也曾經邀請過我。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辦以來,很多像我這樣的專業運動員、世界冠軍、奧運會冠軍,陸續走進校園,都是自發的。我們給孩子們講一講關於冰雪、冬奧的故事,以自身經歷讓大家瞭解冬奧文化,在大家心裏種下一顆體育的種子。
新京報:2021年電廠路小學成為國家體育總局授牌的全國唯一一所“冰雪小學”,這樣的成績是怎麼取得的?
薛東:我們學校只有300個學生,能獲得這樣的殊榮非常光榮。第一點可能是我們比較執着,七年磨一劍,形成了我們學校的冰雪特色。第二點,我們更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冰雪運動最開始對我們來説都是陌生的。起初我們讓孩子們參與,也是因為北京要舉辦冬奧會,但孩子們在過程中確實得到了很多鍛鍊。而且學校以育人為主,我們也把冰雪運動作為育人平台,讓孩子們無論在自信心,還是拼搏精神方面都獲得成長。
新京報:有什麼經驗可以和其他中小學分享?
薛東:冰雪運動首先要堅持,還要在過程中讓孩子們多參與,這樣才能得到育人價值的體現。
新京報:在一部分人的觀念中,冰雪運動可能是耗時間、耗財力的運動。如何看待這個評價?
王北星:很多學校為學生提供了體驗類器材,比如讓孩子滑仿真冰。實際上,政府有一定預算給學校補貼或支持,包括部分企業也有器材上的贊助等等。
新京報:冰雪運動進校園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薛東:什麼體育項目都有危險性,家長們對冰雪運動的瞭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在這方面是有壓力的。我們冰球隊去比賽,比賽完體育老師給我打完電話,我心才能踏實。所以我們需要做到提前教育,把各方面安全保障都做好。包括現在我們比賽都會給孩子們上保險,把一切工作做在前面,都是可以克服的。要説稍微有一點困難的,還是從教練的專業程度上。我們還是很需要像王老師這樣更專業的教練,讓孩子們在啓蒙訓練上不走彎路。
新京報:想跟王北星老師請教一下,能不能讓更多專業冰雪運動員走進學校?
王北星:據我所知,國家體育總局、中國滑冰協會也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有計劃開展讓專業教練團隊走進學校、走進社區提供培訓;或者通過線上的方式提前把培訓視頻錄好。近幾年,我也在呼籲更多退役運動員、有經驗的運動員走進學校,走進俱樂部去做培訓。
如何留住熱愛體育的孩子們?王北星認為這個問題比較現實。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青少年人才
從小學到大學延續性培養
讓有天賦的孩子不愁上學
新京報:在冰雪運動進校園的過程中,能否也挖掘一些專業性人才?
王北星:是的。過去幾年,很多家長在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是願意投入精力培養孩子的體育愛好的。不管是冬季項目的還是夏季項目。但到了初中,(體育項目的青少年)就會出現“斷崖式消失”狀態,只留下一小部分。如何能讓熱愛體育的孩子們,持續從事自己喜愛的項目,我們確實面臨這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新京報:現在有解決辦法嗎?
王北星:我一直特別支持冰雪項目走進校園,或者校園開展更多的運動項目。這樣能夠讓孩子們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延續性參與一項或多項體育運動;如果他有天賦,就可以一直堅持,我們也不會流失這部分人才。在北京冬奧會申辦前,我們在北京很難看到冰雪運動專業人才,一些項目也還沒開展起來。現在北京整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我們應該繼續推進冰雪熱潮,一是實現全民身體健康,二是擴大競技人才的培養,使競技人才不再流失,保持上升狀態。
新京報:薛校長有沒有對一些熱愛冰雪運動的學生進行後續追訪?
薛東:接着剛才王老師説的,我覺得還有一個解決辦法:小學、中學的一條龍的持續,確保這些(熱愛冰雪項目的)孩子更有學上。去年有一個孩子在越野滑雪上比較有天賦,在北京市取得了好成績,所以他在升入中學的時候被北大附中特招。用這種途徑,好的孩子能有對接的中學,後續有好的發展,特長還能繼續保持,雙贏。
薛東表示,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要發揮冰雪學校的示範引領作用,讓更多孩子走進冰雪場地。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後冬奧時代
利用好冬奧會遺產
凸顯體育育人價值
新京報: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大力發展冰雪產業,帶動更多市民羣眾參與冰雪運動。後冬奧時代,我們能用什麼樣的方法持續激發大眾的冰雪熱情?
王北星:後奧運時代,我們留下了很多遺產,有物質、文化和人才。實際上,細心的市民可以感受到,走到大街上很多冬奧元素依然存在。我們有奧運博物館、奧運示範校、奧運社區,都是能夠持續保持對奧運熱情,對體育運動向往的一個鏈接。此外,相信等疫情穩定下來,很多冰雪場館、場地就逐漸可以開放了。還有很多陸地仿真體驗模擬,彌補了大雪場或者冰場運營成本、建設成本高的問題。
薛東:我們學校還要繼續把冰雪氛圍營造下去,每年上冰和上雪的普及,一定要堅持下去。包括對孩子們冬奧精神的教育,比如愛國精神、榜樣力量,特別是樹立正確的偶像觀。我覺得這個是運動育人價值的凸顯。現在家長們都知道運動不僅是讓孩子玩,而是在玩中能有收穫,感覺到孩子的變化、成長。這樣的話,家長們也會更加支持孩子參與冰雪運動。
新京報:黨代會報告指出,北京將落實場館賽後利用計劃,積極引入高水平賽事,推動向社會開放。薛校長對於孩子走出學校,走進冬奧場館是不是也非常期待?
薛東:非常期待。前一段孩子們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冰雪之夜”晚會,走進了首都體育館。孩子們太驚訝了,他們之前只去過首鋼場館。真正走進首都體育館後,他們就在想,什麼時候能有機會到這裏來滑冰?場館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談報告感想
北京擁有國際體育文化中心實力
讓更多孩子有機會走進冰雪場地
新京報:在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兩位最關注哪些方面,對未來有怎樣的期待?
王北星:在現場聆聽了工作報告還是很震撼的。回顧過去五年,我們北京取得了這樣大的成就和歷史性新的進展。結合我自身來講,在未來的體育事業發展當中,我認為北京具備了成為國際體育文化中心的平台和實力。北京冬奧會期間,我在國家速滑館做競賽組織工作,像國家速滑館就被國際滑冰聯盟授予了“國際卓越中心”,成為集培訓、賽事各方面於一體的國際交流的體育文化中心。所以對未來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薛東:首先我們比較關注石景山區、首鋼,包括石景山區要打造的“一起向未來”的城市復興新地標。首鋼在石景山的資源很豐富,裏面有四塊冰,也有冰球、冰壺場地,還有大跳台。我們作為冰雪學校,要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讓更多孩子有機會走進冰雪場地,讓冰雪運動能夠更好地開展。最後我想補充一句,這一代的孩子很幸福,因為有這樣的機會。而且他們也能夠影響後幾代人,等他們成為爸爸媽媽的時候,也一定會帶着自己的孩子走進冰雪場地。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