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曾經是精密光學制品加工車間的籃球館內,楊浦區市京體育產業園正式揭牌,啓動了市京工業園8棟廠房全面改造為體育場館的轉型之旅。簡短的揭牌儀式後,嘉賓們剛一離場,幾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就輕車熟路地走進籃球館,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友誼賽。在他們身後,牆上的巨幅廣告“球場不用太大,裝得下夢想就好”引人注目。的確,自從這裏的老廠房被改建為籃球館和羽毛球館,他們就在這裏圓了“灌籃高手”的夢想。聽説昨天揭牌儀式後,市京工業園其餘6棟廠房也將在今明兩年內改建為健身、游泳、擊劍、平衡車、乒乓球、桌球等多功能的訓練館,園區周圍還將有一條1000米的健身步道,他們對未來的健身計劃充滿期待,特別是聽説這裏每週有56小時公益時段,更加高興,“‘健身自由’要提前實現了!”
圖説:改建後的籃球館讓周邊的“灌籃高手”們圓夢。孫雲 攝
從工業園區向體育綜合體的華麗轉身,並不在投資方五角場集團和轄區長海路街道最初的計劃裏。據五角場集團黨委書記王新國介紹,1998年,根據調整產業結構、整合土地資源、提升地塊能級改造的需求,五角場集團投資2450萬元興建了這個位於民京路781號的都市工業園,吸引分散型企業入園集聚,經營地有聲有色。
然而,近10年間,工業園附近陸續興建了12個居住社區,周邊居民達到40萬人,企業生產的噪音、污染等問題越來越成為影響地區發展的因素。為了減少對社區的影響,園區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向科技型園區過渡。不過,即使是高科技企業,生產中也難免對周邊生活環境帶來污染。就拿最早改建為籃球館的廠房來説,原本是用於精密光學制品製造,科技含量很高,但加工中卻無法避免產生粉塵,所以,要想杜絕對周邊的影響,唯有下定決心,徹底改變廠房用途。
圖説:市京體育產業園改建前是市京工業園老廠房。楊浦區體育局供圖
2016年,正在尋找轉型之路的五角場集團與退役摔跤運動員孟祥恆創辦的祥鳴體育發展有限公司一拍即合,探索老廠房轉型為體育館的可行之路。市京工業園8棟廠房單體面積均超1000㎡,層高超過7m,具備改造為體育館的硬件條件,同時,周邊居民十分渴望享有優質體育資源。考慮到這些因素,儘管經營體育場館是一個薄利行業,從經濟效益上看遠不及工業生產,五角場集團還是優先考量社會效益,決定先拿出2棟廠房試試看。
圖説:市京體育產業園改建前是市京工業園老廠房。楊浦區體育局供圖
2017年,籃球館和羽毛球館一亮相就受到了歡迎。每月平均有逾1萬人次來此健身,早上6時至9時的免費公益時段更是讓中老年人得到實惠,甚至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的休閒生活更有質量、更加健康。
圖説:市京工業園老廠房改建成的籃球館。楊浦區體育局供圖
館內牆壁上的廣告語“讓運動更便捷”真的在這裏落地實現了,不過,已經習慣了經常來這裏打球的健身客並不知道,從市京工業園轉變為市京體育產業園雖然只是幾個字的改變,要實現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涉及到改變工業用地性質等很多具體問題。
記者瞭解到,市京工業園8棟單體獨棟廠房昨天宣佈全部實施改造,這一大手筆的轉型得益於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開展全民健身後,2019年底,上海市體育局、楊浦區體育局、長海路街道等協調區市場監管局、消防、五角場集團等單位,不斷優化方案,盤活存量資源,明確將市京工業園整體轉型,打造一個體育綜合體,讓周邊40萬人口擁有“15分鐘體育生活圈”。
市京工業園的全面轉型是楊浦區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探索盤活城市疏解騰退空間、老舊廠房等“金角銀邊”,讓市民在家門口實現“全民健身”的一個縮影。
去年底,已有90年高齡的內江路200號上海玻璃機械廠廠房改建為籃球館。上個月,位於軍工路188號的原上海第二印染廠廠房被改建為上海首家商業運作的街道市民健身中心,為社區居民提供公益服務。其中,健身區每次收費僅6元,羽毛球、壁球公益時段的價格僅為25元/小時,還有一個8000㎡的屋頂足球場。市京工業園有望成為楊浦區第二家商業運作的街道市民健身中心,未來,這一模式還將向更多區域推廣,讓更多市民擁有家門口的公益健身房。
新民晚報記者 孫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