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對母女的聊天記錄引發全網熱議。
正處於高三的女兒對自己的媽媽說:
“我不是想聽你說這些屁話。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有病吧。”
面對女兒這般無理,媽媽卻回覆道:
“身體重要,考不好也沒關係,行行出狀元,健康第一知道嗎?”
本以為,這又是一個關於叛逆的家庭教育故事。
可當水木君看了母女倆更多的聊天記錄後,才發現事情的真相,是180度的大反轉。
聊天記錄的截圖開始,是女兒對母親一連串的反駁:
“不要老是說大家都這樣,高三生都這麼辛苦。
這是我最不想聽到的話,這會讓我壓力很大。”
不難推斷,面對女兒的傾訴,母親前面的回答
——不僅沒有安慰到女兒,還引起她的強烈反感。
女兒在回覆裡明確表示,自己想出去玩、去放鬆的意願。
但得到的回答,每次都是:
“高三不應該玩,應該珍惜時間。”
接下來,母親的回答,也同樣讓人失望
——“知道了。”
一大段的傾訴,換來三個字的“敷衍”。
或許,她根本就“不知道”,也讀不懂女兒的話。
後來,母親又強調身體最重要,不要有太大壓力,要多運動。
試圖用老生常談的說教,來解決問題。
女兒明確道
——她想說的不是自己的壓力有多大,而是希望媽媽知道,自己的壓力從何而來。
然而,這位母親又來了一句讓人窒息的回答:
“是的,沒有人逼你。”
可她沒想到的是,女兒的壓力,就是因她而來。
——否定女兒的努力。
——用“所有人都這樣”,來逃避女兒的發洩和情緒。
接著,又是這位母親無力的說教時間。
像極了已經編好的程式,沒有感情的客服機器。
這時,女兒的情緒徹底爆發。
才有了文章開頭,那段難聽、傷人的話。
但她接下來,又用6句以“我想”為開頭。
似乎還對媽媽抱有希望,想要和她好好溝通:
我想跟你我我壓力比別人大多了。
我想去玩。
我想你帶我去放鬆。
我想你不要拿別人和我比。
我想你相信我在努力。
我想你相信我。
接著,這位媽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完女兒後,回了一句:
“想去哪玩?”
看到這裡,水木君還以為這位母親終於讀懂了女兒的想法。
可沒想到,她又補了一句:
“考完試再去,好嗎?”
女兒從傾訴到怒罵,母親從不解到發帖求助。
不得不說,女兒在很努力地和媽媽溝通。
而媽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她。
可母女倆終究沒能在一個頻道上進行有效交流。
有網友給出高贊意見:
“孩子說累想放鬆想要玩,媽媽應該回‘我現在去學校接你,我給你老師請假,我們出去,吃飯看電影郊遊’這類有行動力的。
而不是無力的‘我懂,多運動多休息,放假了就玩’這類敷衍的,籠統的。”
親子之間無法共情,正是代溝的硬傷。
孩子的叛逆、沉默、脆弱、崩潰等,從不會憑空而來。
火山爆發,一定是積攢已久的結果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忽視,他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長期以往,後果將不堪設想。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女心理師》裡。
蔣靜和母親的相處方式,讓水木君深感窒息。
劇裡,蔣靜被媽媽的愛禁錮。
媽媽對她寄予厚望。
蔣靜的童年,除了鋼琴,還有高馬尾和白色連衣裙。
這些都是媽媽的要求,也是她被支配的恐懼。
每次練琴,媽媽就站在她旁邊。
只有她彈對了、彈好了,才能去吃飯。
如果彈錯了,媽媽就會罵她,甚至是打她。
有一回,她一錯再錯,媽媽越罵越難聽。
後來,蔣靜崩潰大哭,情緒失控。
媽媽才停下責怪,一邊給她扎頭髮,一邊說:
“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媽媽的用心了。”
然而,30歲的蔣靜。
雖然能理解媽媽的用心,但她在媽媽日復一日的壓迫下,患上了神經性貪食症。
每天都在暴飲暴食和催吐裡,無限迴圈。
後來,她對媽媽的控制,在隱忍中爆發。
——用燙頭髮、穿吊帶和玩搖滾等媽媽厭惡的行為。
去反抗媽媽、否定她的教育方式。
甚至,還起了輕生的念頭。
蔣靜媽媽以愛之名,卻把女兒逼上絕路。
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把她當成自己的作品。
肆意支配,強行掌控。
這是“母愛”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在蔣靜母女的片段中,有一條彈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怎樣才能不經意地讓爸媽看到這個劇。
蔣靜媽媽的教育方式,也是中國無數家庭的縮影。
電視劇之外,多的是真實寫照。
幾個月前,上海一名14歲女生跳樓。
一封1500字的遺書曝光,刺痛無數父母:
“你們愛的不是我,是衝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級前二十的我,是考到滿分的我。
“我是帶給你們榮譽的人,嚴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中國人愛說小孩瘋掉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可明明是家長把成績看得太重。”
遺書裡,沒有矯情,更多的是對父母絕望的陳述。
她的一生,就這樣被童年毀掉。
——在父母的過高期望裡,南轅北轍。
在父母的暴力行為裡,對人生徹底失望。
她在遺書的結尾寫道:
“你們把我們想得太堅強了,反省這件事就留給歲月好了。”
教育孩子的路上,總有父母把自己陋習視作權威。
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受管教,是特殊的那一類,所以需要用極端一點的方式對待。
殊不知,我們的孩子,遠比我們想象中脆弱。
或許他們比我們更在意分數,只是學習路上有很多力不從心。
在我們眼裡簡單的考題,無心的謾罵,不足掛齒的小事。
在他們的年紀裡,就是難題,就是恐懼,就是天大的事。
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有疑問。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抑鬱?
甚至把孩子的抑鬱原因,理解成是他們太閒、想太多。
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孩子所在的位置。
永遠也無法感同身受。
“我在河這邊看你,
我以為你無憂無慮,
我看見你閃閃發亮,
我不知道你的雙腳陷在泥裡。”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話題:
#為什麼越來越不能和父母溝通#
網友
@柒零零
分享了他的感受,無數人深有同感:
無力和痛苦。
源於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無效溝通。
每個孩子在關門前,都曾經向父母敞開心扉。
然而父母總會忽略這個過程,然後在某一天,突發性疑惑
——孩子怎麼那麼怪,什麼都不和我說了。
其實,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把鎖,父母手裡持有對應的鑰匙。
父母傾聽孩子想法,必要時,改正自身錯誤的教育方式,鎖就開了。
可現實中,總有父母不允許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
要麼,直接把鑰匙給扔了。
要麼,把鑰匙插上鎖後,暴躁狂扭,讓它活生生斷在裡面。
就像網友
@手持
所說的:
“她永遠是對的,她生活不容易。
你反駁她,就是你不懂事。
拿她的年代,她父母對她的付出,對比我的年代,她對我的付出。”
然而,這樣的對比,不僅無法根治孩子的“矯情”,還會讓他對和父母溝通這件事情,產生消極心理。
心理學上,有一個“習得性無助”效應。
這個效應的特徵,經常發生在長期經歷失敗的兒童身上。
當孩子發現無論他怎麼努力、做什麼,都會以失敗告終。
精神支柱就會瓦解,甚至喪失鬥志。
孩子和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失敗,會讓他放棄掙扎和努力,徹底陷入絕望。
很多人對親子關係的刻板印象。
大多是嘔心瀝血的父母,不成器的孩子。
卻忘了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在上面甩墨,又怎麼會得到一個五彩斑斕的孩子呢?
有時,壞孩子與好孩子之間,只相隔一個詞
——接納。
作家鄭淵潔曾分享過一個他小時候的故事。
當時,老師出了一篇作文題《早起的鳥有蟲子吃》。
鄭淵潔靈機一動,把題目寫成《早起的蟲子被鳥吃》。
老師很生氣,懲罰他:對著全班同學說一百遍“鄭淵潔沒出息”。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引爆了藏在身上的鞭炮。
就這樣,他被學校開除了。
當他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家裡,也做好了爸爸大發雷霆的準備時。
沒想到迎接他的,是爸爸聽完原委後,不僅沒有責罵,還說:
不上學也好,我在家教你。
後來,鄭淵潔在作品《父與子》裡寫道:
什麼是男子漢?
我覺得,他首先應該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
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
他還不嫌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麼,他都愛孩子。
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
打孩子算什麼?
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接納孩子,不是沒有原則的放縱。
而是用欣賞和愛,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俯身蹲下,和孩子來一場平視交談。
融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抵禦未來一切風暴的最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