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我知道我不該再買東西了可是真的管不住自己的手
購物在消費社會被視為一種自我認同的手段,可以用來獲得社會地位。衝動消費、非理性消費、病態消費、強迫消費這幾個詞的概念的不同心理學派定義不盡相同,“正常”的界定也充滿爭議,最常討論的莫過於強迫性消費,畢竟 DSM-III 還曾經列在上面過,不過 DSM-IV 之後就取消了,ICD-10 可以歸類為 other 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有些人認為在現在的社會中並沒有理性或是不理性、衝不衝動的消費。這些都是正常的,畢竟廣告和營銷想方設法使用各種方法勾起人買的慾望,也就是網上某些人喜歡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都是廣告商誘惑我,我衝動只是憑著本能而已”。ICD-10 的定義則為“沒有合理的動機下反覆出現的自己不能控制的傷害別人和自己的行為。”其它有賭博、偷窺、性癮。Black 研究在 DSM-III 診斷為強迫性消費的人中 64% 情緒障礙,42% 焦慮障礙, 21% 物質濫用障礙,15% 進食障礙。在人格障礙方面 60% 合併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表演型人格,強迫型人格、邊緣型人格常見。
Elliott R: Addictive consumption: func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 postmodernity.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994; 7: 159-79.
心理動力學:消費是為了彌補自尊
Valence 病態消費分了四類:
1. emotional reactive consumer:以情緒驅使為主,注重產品的象徵意義。
2. impulsive consumer:本我與超我衝突缺乏理智沒目標的消費,認知控制力較弱。
3. fanatical consumer:享樂主義消費或收集某些東西為主,控制力較佳。
4. uncontrolled consumer:為了消除壓力而買,自己無興趣也不想要的消費,不會花很多時間逛或比較,購買僅僅是為了紓解當下情緒。
●自我消耗後,個人自我調控能力下降,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Muraven)
●自我的客體需求未能得到回應,需要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的 narcissistic equilibrium 將被破壞,表現出 fragmented self,以購買來填補自我。(Kohut)
●symbolic self-completion,象徵性的自我完成有所缺陷,則需要有彌補行為,例如藉由購買商品來讓自己期待的自我定義逐漸完整,才能降低該行為。當自尊心降低的人會想以具有象徵性的購買產品來彌補自己不完整的自我形象。(Dittmar)
不過在精神分析治療的效果來看,對沖動消費基本沒有任何卵用。
神經影像學:消費快感最為相關的就是伏隔核的啟用。
涉及四個重要的區域,下面放從百度百科借來的示意圖。在神經影像中,
●鼻子後面的紋狀體伏隔核 NAcc中的神經元活動與在出錢之前自我評價的陽性覺醒和產品偏好相關,煙癮和網癮的研究中 NAcc 也有較高的活性。
●預期的疼痛或懲罰啟用你頭中間的島葉,島葉上啟用相關的自我負面評價的啟用。島葉的啟用在損失預測中發揮關鍵作用以及決定購買或不購買產品的過程。
島葉可是在阿法波之後中二民科的希望……
●腹內側額葉前額葉皮層 vmPFC活動也更低。(見島葉那張圖的額葉位置) vmPFC 通常在規劃和執行行動中起重要作用,vmPFC 損害的人往往表現出較差的判斷力和高衝動性,並且傾向於阻止他們的決定的消極後果。這些缺陷代表了缺乏控制決策所需的關鍵機制。
●較高的前扣帶回皮質 ACC活動最後的決策中有著較明顯的區別,ACC 在評價與獲勝和失敗相關的決策中的衝突程度方面尤其活躍。而抑鬱症最具特徵的影像學特點也正是活躍的 ACC。
Raab 等做了一個功能磁共振實驗,比較強迫消費者與普通人的神經影像區別。
第一階段,看到產品時,強迫購買者 NAcc 啟用明顯:
第二階段,瞭解產品功能時,在病患與健康受試者中,最後未選擇購買的人都有較強的島葉和 ACC 皮層啟用。
第三階段,價格階段,vmPFC 和背外側前額葉皮層有著重要的效應,但是與正常人比起來 vmPFC 沒有明顯區別,區別主要在 ACC 更高的活動。強迫購買者會用更高的價格、買更多。
第四階段決策階段,強迫購買者 ACC 活躍更明顯,其實和抑鬱症挺像的。在事後的問卷調查中強迫購買者具有顯著較低的自尊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還表現出比非強迫性購買者顯著更高的抑鬱值。前扣帶回皮質 ACC 在最後的決策中有著較明顯的區別,ACC 在評價與獲勝和失敗相關的決策中的衝突程度方面尤其活躍,抑鬱症患者中檢測到較高的前扣帶皮層活動,而強迫購買者相當高比例與抑鬱共病。
Raab G, Elger C E, Neuner M, et al. A neurological study of compulsive buying behaviour[J].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2011, 34(4): 401-413.
Valence G, D'Astous A, & Fortier L: Compulsive buying: concept and measure- ment. J Consumer Policy 1988; 11: 419-33.
Muraven M, Tice DM, Baumeister RF: Selfcontrol as a limited resource: Regulatory depletion pattern. J Pers Soc Psychol 1998; 74: 1252-65.
Kohut H: The Restoration of Self.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7.
Dittmar H, Beattie J, Friese S: Objects,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and self-image in men's and women's impulse purchases. Acta Psychol 1996; 93: 18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