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Tim Cook:人們正在被 Google ‘出賣’隱私”?
問題補充說明:
幾乎每推出一個新功能,蘋果就要更新相應隱私條款,以展現蘋果公司對於使用者隱私的重視。近日, Tim Cook 在接受採訪時再次強調:
「蘋果不是那種利用使用者資訊獲利的公司。」
Tim Cook 的這句話,劍指 Google I/O 2015 上推出的 Google Photos。Google Photos 提供了免費的無限量照片儲存空間,給需要付費、小氣得很的 iCloud 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在 Tim Cook 看來,Google Photos 的無限免費政策將會給使用者的隱私帶來負面影響,他說:「(使用 Google Photos 意味著)拍過的照片,去過的地方,買過的東西,截圖的檔案、地圖等資訊同時也都“上繳”給了 Google。」
然而,諷刺的是,在蘋果官網下方的隱私政策裡,清晰地寫到:
「我們還會將個人資訊用於以下目的:幫助我們建立、開發、運作、提供和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內容和廣告宣傳,以及防丟失和防欺詐目的。」
就這句話而言沒有問題。
注意這裡的隱私強調的是使用者資料被拿去用於與使用該產品而言非必要的用途;而不是因為駭客攻擊,系統漏洞洩露資料。就後面一件事來說,這兩個公司都做得很好,比方說,除了 Google,還有誰可以用 U 盾?第一個提供賬戶兩步驗證的又是誰?
如果你看過 Google I/O 2015 keynote 的話,你會注意到 Google Photos 主動使用了搜尋技術幫助使用者找到使用者想找的照片。
它的前提是什麼呢,當然是讓 Google Photos 能充分地訪問,研究,學習使用者上傳的照片。
這一點和 Google Now 是一致的。
我為什麼使用 Google Now 與 Photos
因為我覺得付出的和它回饋的內容是對等的
1. 收入
Ad 是 Google 的主業,卻不是 Apple 的主業,Apple 的營收主要來自高價高利潤的硬體裝置出售。
Google 直接透過 Android,Google Play 獲得的收入非常有限。
為什麼有訊息說,Google 想補貼預裝 Play Store,因為今天的 Google 完全無法從內地的 Android 裝置上獲得任何東西,無論是直接收入,還是廣告收入,還是使用者資訊收集(Google Analytics 似乎現在還能用),這使得 Apple 可以更多考慮如何限制使用使用者資訊(特別是不和第三方分享),而 Google 要考慮如何在現有管制下儘可能多使用使用者資訊。
2. 實際行動
iOS 從一開始就在使用全盤加密,除此以外它使用了多種技術來保護使用者的隱私:
1,最嚴格的應用程式審查,有效地阻止了遠端可執行程式碼(Android 的外掛化搞得多少興旺)
2,在 iOS 中應用程式之間互相訪問是很麻煩的
3,不算黑莓的話,它第一個允許使用者不讓應用程式訪問敏感資訊(照片,聯絡人,位置)
4,它不讓應用程式獲得裝置上可用於持久唯一識別的串號(IMEI/MAC/MEID/UUID 等)
5,它甚至阻止裝置搜尋 WiFi 熱點時,使用真實可被追蹤的 MAC 地址
6,啟用鎖讓小偷 ---- 黑產鏈頭疼到現在,除了社工,拆了賣零件,鎖定的 iPhone 沒有價值
對照 Android
Android M 開始,才有原生的許可權控制
Android 裝置一直允許訪問各種串號,僅有 Google Play 政策要求應用程式“只能使用 AdId 追蹤 / 投放廣告,且不能和裝置串號關聯”,但是這樣的協議顯然缺乏有效的強制力。(蘋果直接不讓訪問,雖然現在還是有透過 keychain 半持久儲存 UDID 的技巧)
全盤加密最終也沒有成為 Android 的必選專案
啟用鎖也是在 Android Lollipop 才推出
因此,
然而,諷刺的是,在蘋果官網下方的隱私政策裡,清晰地寫到:
「我們還會將個人資訊用於以下目的:幫助我們建立、開發、運作、提供和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內容和廣告宣傳,以及防丟失和防欺詐目的。」
並不諷刺。
因為一個我們不將個人資訊用於“建立、開發、運作、提供和改進我們的產品、服務、內容和廣告宣傳,以及防丟失和防欺詐目的”的產品,多數情況下,是不存在的:
可以相信,過去的 Whatsapp 倒是不會把個人資訊用於廣告宣傳,(被 FB 收購了)明天它還能不能堅持這樣,不好說。
還有那些沒有要求聯網許可權的程式,因為它們不收集資料。
在用於改進產品的一面,收集資料和蜂窩網路基站一樣,既要沒有基站,又要訊號滿格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