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漢家英魂冉閔怎麼死的 冉閔是漢人嗎

由 司徒元基 釋出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冉閔怎麼死的

一代戰神冉閔死於公元352年,即冉魏政權建立兩年,他本人登基為帝兩年之後。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冉閔的生命與他千辛萬苦建立的王國一樣,宛若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為漢族復興留下了短暫卻輝煌的瞬間。

冉閔畫像

公元352年的一天,與塞外遊牧民族戰鬥已久的冉閔已人困馬乏,面對長期受戰火荼毒而一貧如洗的百姓,冉閔於心不忍,於是,將城中僅有的軍糧分給百姓,自己獨自帶著麾下的一萬步兵外出徵糧,這一去,便永遠沒有再回來。在外出途中,冉閔所部忽然遭遇鮮卑十四萬鐵騎的包圍,一時間,黃塵滾滾,殺聲震天,鮮卑大軍自四面圍殺過來。

雙方兵力懸殊,冉閔心中明白,這是背水一戰,除了拼死突圍,別無他途。狹路相逢,兩撥人馬一經交戰便殺得昏天黑地。在忠心護衛的部下的掩護下,冉閔勇猛盡顯,揮舞兵刃連殺敵將三百餘人,拼殺出一條血路。朱龍戰馬疲憊陣亡,一萬部眾最終寡不敵眾,冉閔亦傷重被俘。此一戰慘烈異常,冉魏將士戰至最後一人,無一倖免。鮮卑大將慕容恪活捉冉閔後,喜出望外,急忙將他獻與國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閔只有僕下之才,不配枉稱天子。

冉閔不卑不亢,回敬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尤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乎!”慕容俊大怒,施以鞭刑,而後將冉閔送至龍城,處斬於遏陘山。據說冉閔死後,山中草木皆枯,蝗災旱情驟起,持續半年之久。慕容俊大驚失色,遂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鵝毛大雪,漫山遍野白雪皚皚,宛如縞素……

冉閔是漢人嗎

提起中國歷史上屠盡五胡的北魏皇帝冉閔,很多人都稱其為“漢家英魂”,的確,在五胡亂華的百年戰亂下,冉閔堪稱拯救中原百姓於水深火熱的救世主,他無疑是漢人的驕傲。

冉閔劇照

冉閔和父親冉良都是漢族人,同時也是十六國中後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將領。冉良在咸和三年,石虎與前趙劉曜部隊的交戰中被劉曜大軍殺害於新絳,因而嚴格意義上來說,戎馬半生的冉閔,乃是一位烈士的後代。在他少年時期,曾親眼目睹過不少戰亂中北方匈奴及鮮卑侵略者對漢族百姓的凌虐屠殺,因而對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惡深惡痛絕,很早就立志要拯救中原萬民,當然,這也為他後期對胡人軍民展開的大規模報復性屠殺提前埋下了伏筆。

公元350年,冉閔劫持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發動病變,於亂軍之中殺死石鑑,而後建立魏國,定都於鄴城,改年號永興。冉魏政權建立後,冉閔下令屠盡城內胡人,一夜之間,數萬羯人被屠滅,血流成河,男女老幼無人倖免,史稱鄴城大屠殺。此次屠城規模之大,死亡人數之巨,為世所罕有,雖然進一步加深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然而不可否認,至此之後,胡人在中原大地上為非作歹的氣焰也收斂了不少。之前一度險些被滅族的漢人,終有一部分儲存了性命,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這不得不說是武悼天王冉閔的歷史功績。

慕容垂 冉閔

慕容垂與冉閔皆為十六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亂世梟雄,也是中國歷史上擔得起“戰神”美譽的兩名勇武蓋世帝王。

冉閔圖

在漢家歷史上,冉閔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英雄人物。他一生致力於驅除韃虜,拯救華夏百姓於水火的大業,其驍勇善戰的英雄膽略與屠盡五胡的政治方針,令塞外敵寇聞風喪膽。雖然他過於兇狠殘暴的對胡政策在後世飽受爭議,然而在他執政期間,五胡亂華的百年浩劫被有效制止,之前遭胡人大量屠殺的華夏百姓也在他的庇護下得以保住最後的血脈與文化根基,從這層意義上來說,冉閔無愧於漢家英魂的光榮稱號。而慕容垂的出身背景與冉閔截然不同,慕容垂出生於燕國皇室,為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最為顯赫的慕容氏族的成員,亦是如假包換的王孫貴胄。

慕容垂年少成名,十三歲即隨兄出征,討伐宇文部,一度戰功彪炳,所向披靡。他一生南征北戰,為後燕王朝建功立業,數十年間折在他手下的著名將領不計其數,若不是參合坡戰役中,老邁的慕容垂想為兒子慕容寶掃清最後的軍事障礙而帶病出徵,說不定其政治生命還能延續更久。

參合坡戰敗後,慕容垂終日鬱郁,不久即作別了人世。接替王位的慕容寶絲毫不似他雄才偉略的父親,乃是一個無才無德的庸碌之輩,後燕在他的領導下國力日漸衰落,加上內部統治集團間相互爭鬥不休,致使外部強鄰壓境,後燕最終被北魏所滅,國家一度分裂成北燕與南燕,慕容一族後嗣子孫流離失所。與此同時,北魏卻逐漸強盛,直至完成一統北方的霸業。


冉閔殺胡令

“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這就是震驚內外的閔冉殺胡令。關於這件事情的史料記載有很多,眾說紛紜,看法、評價不一。要想真正瞭解整個故事的發生始末,就必須完全還原當時事情發生的背景。但是,歷史是不可複製的,我們只能靠史料記載的細碎字句,來推敲故事發展的細枝末節。

冉閔畫像

或許是應了“贏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關於“殺胡令”事件的記載,無一不在批判冉閔的兇狠殘暴,冷酷無情。誠然,不論男女老幼,斬殺二十餘萬胡人,血洗城池這樣的做法確實心狠手辣了點,但是在這血腥的故事背後是否還有什麼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呢?

生為漢人,卻長於胡人間的冉閔,其實一直在胡和漢之間遊走,心思飄忽不定,左右搖擺。一則石虎曾寵愛於他,待他不薄;再則自己是漢人,身體裡流著的是漢族血統。就在他搖擺不定之際,胡人對他心生猜忌,意欲除之。孫伏都率兵三千於殿中,他感覺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脅,決定先採取行動。原本並未打算全城屠殺,但是,當“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下傳之後,胡人競相逃出城去,他才在衝動之下頒佈“殺胡令”。當然也有人評價說,這不是他的莽撞之舉,而是為了鞏固之後的地位的計謀。

不管怎麼說,這種毫無道德毫無仁心的種族屠殺,都無法逃脫歷史的制裁。

冉閔紀念園

冉閔因為被傳為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使得這個冉魏王成為了爭議的中心。相傳他被鮮卑族斬殺後屍骸被遺棄。因為被胡人痛恨,所以他的屍首被胡人剖開,肢解,導致冉閔屍骨無存。冉閔部將把冉閔的衣冠收集,在冉閔的故鄉河南安陽建了一個衣冠冢。近些年,安陽當地部門又在附近建起一個冉閔紀念園。

冉閔雕像

園林裡有他的雕像,劍林,還有一個具有特別意義的華夏哭牆。在黃縣高提鄉寨外村裡的一處農家院子,曾經挖掘出文物,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紅衛兵毀壞。至今是唯一一個直接證明是魏王冉閔的遺蹟地址。但是因為這裡並沒有屍骸發現,所以被認為是冉閔部將紀念他建立的衣冠冢遺址。一直到今天冉魏家族的後人和海內外華夏子孫一起發起,共同籌款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冉閔的紀念園林。

五胡亂華曾經是歷史上出現的一個極度混亂時期,主要是胡人對漢族人的殘殺暴政令人髮指,直接導致中華民族危難存亡。華人幾乎都被淪為低等人種以及奴隸,甚至出現漢人被當成食物的可怕場景,這個時候,漢族人人自危,冉閔,被收養為趙國後代的漢人,卻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在胡人侵華的北方混亂中建立了一個強悍的冉魏政權,還發布了屠殺胡人的指令,就是因為他的崛起才讓胡人不敢再輕易虐殺漢人,漢族才得以重新光復。因此冉閔紀念園其實非常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