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冉閔的崛起之路:從石氏養孫到石氏終結者。

冉閔,漢族人,字永曾,小字棘奴。其父冉良原屬“乞活軍”,乞活軍戰敗後趙明帝石勒後,年僅十二歲的冉良被俘獲,後被石勒的侄子石虎收為養子,改名為石瞻。因此,冉閔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年幼時就展現出非常人的一面,他無比果斷、驍勇,深受石虎的寵愛,將其撫養長大。成年後的冉閔更是高大魁梧、驍勇善戰、多謀善斷,勇力過人,多次為後趙軍立功。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公元338年,冉閔以首戰身份參與到昌黎大戰作戰中,圍攻前燕棘城,兩軍連續交戰十幾天,最終潰不成軍的後趙軍棄甲潰逃。燕王兒子慕容恪趁機率兵追擊,不堪重負的後趙軍被斬首三萬餘人,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冉閔率領的三千漢軍因指揮有方未遭創傷,得以保全,冉閔由此名聲大振,獲得石虎的獎賞,被提拔為北中郎將,參與防衛邊界戰事。此次大戰也是冉閔和慕容恪的首次交戰。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公元339年,東晉對邊境領土加強防禦措施,東晉的此番作為使後趙武帝石虎不喜,下令兵分兩路攻打東晉境內的邾城以及揚州和荊州的北部邊境,雙方經過激烈交戰,與同年九月,冉閔在沔南打敗晉軍,並殺死其將軍蔡懷;此後又與姚弋仲…等人擊敗了梁犢大軍。此次戰爭的勝利使冉閔威名四方,史書稱“胡夏宿將莫不憚之”。前期的冉閔一心忠於後趙,為後趙賣命,但隨著石虎的死去、石遵等位以及後面發生的種種事情使其心理逐漸發生了變化。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後趙是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但後趙的建立也不單單歸功於羯族人。石勒在位期間,把收歸摩下的羌族、氐族...等各族勢力分開進行管理,在全國實行胡漢分治的民族分治政策。石虎篡位後,對其仍大致保持現狀,但石虎在位期間,為政殘暴、徵役無時、荒淫無度,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與此同時內部政治鬥爭愈演愈烈,各類正、野史都躍躍欲試、參與其中。此時的石氏以初顯敗相,並且將鬥爭矛頭指向了冉閔。只因當時一度流行一句讖言“滅石者陵”,恰恰冉閔之前被封為蘭陵公,帶有一個“陵”字;高僧佛圖澄在石虎殿上吟誦“棘子成林”的預言,碰巧冉閔小字棘奴,帶有一個“棘”字。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公元349年,後趙武帝石虎在死前,曾下令委派石遵、張豺、石斌三人輔佐太子石世,石遵鎮守關中,張豺任吏部尚書、石斌任丞相。石虎死後,皇后劉氏垂簾聽政並勾結張豺,合謀殺掉了丞相石斌,並在第一時間調離石遵前去鎮守關中。石遵在前往關中的途中偶遇了討伐歸來的冉閔、姚弋仲...等人,在這些人的勸導下,石遵決定殺回邾城,從皇后劉氏手中奪回政權。在冉閔等人的幫助下,集結了九萬多士兵,並由威名遠揚、驍勇善戰的冉閔擔任前鋒,帶領九萬大軍前往攻打邾城。當時石遵為了激勵冉閔為自己買命,對其承諾道:“努力!事成,以爾為太子。”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冉閔聽後精神大振,帶領軍隊衝鋒陷陣、所向無前,劉皇后、張豺等人毫無抵抗之力,很快就束手就擒,戰爭取得了勝利,石遵成功奪位。但石遵並沒有履行承諾,而是任命立下大功的冉閔為都督中外諸軍事、輔國大將軍,讓石衍當了皇太子。在石遵看來這樣的安排十分穩妥、合理。但在冉閔看來,石遵沒有履行之前的承諾,雖然提升了官位,軍權在握,但與太子之位相比,地位相差甚遠,對此產生了隔閡。此後,冉閔便藉著職位之便,大肆替戰士請求封賞,心想:成功,功在於自己;失敗,過在於石遵,一石二鳥。但冉閔的此番舉動使石氏子弟感到了很強的危機感,對其提高了警惕,大家紛紛勸說石遵為了永絕後患,除掉冉閔。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同年11月,石遵打算除掉冉閔,但由於石鑑的告密,該行動還沒開始就已經失敗了,收到訊息的冉閔帶領三千士兵衝進皇宮,斬殺了石遵以及一些大臣勳貴,後扶石鑑上位。然而,石鑑在登位後不久,就想要除掉冉閔這個潛在的敵人,暗暗指使李松、張才等人偷襲冉閔,由於力不及人,此行動以失敗告終。此時的石鑑怕事情暴露,於是私下殺死了替自己辦事的兄弟。其後,石啟、石暉等人密謀殺掉冉閔,反被冉閔除掉;劉銖、孫伏都帶領三千羯族將士伏擊冉閔,也沒有成功;冉閔所領導的漢人隊伍,戰鬥力極強,短短几天,皇宮內一片腥風血雨,大量胡人感到恐慌,紛紛往城外逃竄。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緊接著,冉閔宣佈:開啟城門,城內軍民可自願選擇留下還是離開。聽到此訊息後,擔驚受怕的胡人紛紛往外逃,而方圓百里的漢人紛紛進城來投靠冉閔。由於大量胡人迫切往城外逃竄,促使了冉閔頒佈殺胡令:“趙人斬一胡首送至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 甚至還密令將士在鎮守各地的後趙軍隊中執行殺胡令來防止胡人叛亂。自殺胡令頒佈幾日內,城內就有二十多萬胡人被斬首,屍體遍佈。有史書稱,大量胡人拖家帶口往外逃竄,一路上哭聲不斷,有人餓死,有人自相殘殺,大多丟了性命。第二年春,為了淡化石氏痕跡,,冉閔改石氏為李,改國號為衛。不久,便廢掉了石鑑,誅殺了石虎的三十八個孫子。隨即登位,改國號為大魏,史稱冉魏。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冉閔的敗亡之路:從建立冉魏到戰敗慕容恪。

冉閔在建國過程中的種種行為,在原本歸屬於後趙的各股勢力看來,雖是爭權奪利的常規操作,但作為石氏的養孫,非但不感激石氏對其的養育之恩,反而不留餘地的對石氏進行滅族,行為過於不地道、手段過於狠辣,很難讓人安心的歸附於他、擁戴他;且對胡人進行無差別誅殺的殺胡令的頒佈,更使各方勢力引起了恐慌。於是,在冉閔改國號、建冉魏時,歸附的各族勢力紛紛擁兵自重、與之抗衡。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隨後,蒲洪佔枋頭、姚弋仲據灄頭…同年三月,身處襄國的石袛稱帝,各族勢力紛紛響應號召,各族勢力在增強本國國力的同時,私下聯手合作,共同對抗冉閔。此時被排擠在外的冉閔想要尋找盟友,於是派人邀請東晉:“逆胡亂中原,今以誅之;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但由於石虎之前派軍攻打過東晉,且冉閔殺死了東晉一名大將,東晉朝廷無視了冉閔的邀請,認為其也是亂黨之一,再加上當時的東晉對匡復中原早已無興趣,各股勢力互掐反而於他們有利,樂見其成。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東晉的不搭理導致冉閔只能孤軍奮戰,對抗石氏殘餘力量。四月,石袛派十萬士兵攻打冉魏鄴城,慘被冉閔打敗;隨後,段氏等多股勢力聯合作戰攻打鄴城,也被冉閔三十萬精兵擊敗。十一月,冉閔率兵主動出擊圍攻襄國,激戰三月餘天,不堪重負的石袛派人向前燕慕容榮俊、姚弋仲等人求助,最終在各方十餘萬大軍的聯合夾擊下,冉閔戰敗,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由於本次戰爭耗時之長,導致中原再度陷入大亂,饑荒、瘟疫大爆發,百姓流離失所;加上城內軍民走的走、死的死,冉魏境內緊缺勞動力,糧食供給嚴重不足,這也是導致冉失敗的原因之一。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擁有強大戰鬥力的冉閔在休養生息數日後,便率兵擊敗了石袛的大將劉顯,並脅迫劉顯殺掉了石袛。此外,逃往東晉的其餘石氏殘餘力量也被全部誅殺,後趙石氏徹底被滅族。但這並不能扭轉冉閔此時所處的困境,公元351年8月,他管轄內的豫州、徐州等五個州都向東晉投降,北方一些城池也被前燕奪取。領地的失守使冉閔大傷元氣,而就在此緊急關頭,前燕慕容氏乘機迅速南下攻打冉魏。公元352年4月,前燕名將慕容恪南下冀州攻打冉魏,面對來勢洶洶的前燕大軍,冉閔毫無退縮之心,決定正面迎戰。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雙方最終在魏昌進行交戰,冉閔帶領的部隊主要是步兵,數量約過萬,而慕容恪帶領的部隊則全是騎兵,數量多達十餘萬,冉閔士兵人數只佔慕容恪的十分之一,雙方在士兵數量上就相差甚遠。但威名四方的中原名將冉閔的戰鬥實力也不容小視,雙方在實力不等的情況下連戰十餘場,而擁有十萬大軍的慕容恪絲毫沒有佔據任何優勢。原本忌憚冉閔威名的前燕戰士,在連戰數十場毫無勝利曙光後,士氣低落、膽戰心驚。慕容恪看到戰士如此低落,親自騎馬鼓舞士氣:“雖然冉閔有勇有謀,戰士強悍,但連續作戰十餘場,他們早已又累又餓,大家莫慌,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慕容恪說的話不無道理。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連續作戰,在體力上步兵就不是騎兵的對手,冉魏戰士們早已疲憊不堪,此前完全是靠著強大的戰鬥力才連續挫敗前燕騎兵數十場,若士兵體力還像之前那樣持久消耗下去,將會嚴重體力不支,堅持不了數日。冉閔為了降低自己部隊的弱點,遏制敵方部隊的機動性,決定率領軍隊進入樹林來抵消對方的騎兵優勢。若正如冉閔所想全軍進入樹林作戰,前燕將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在關鍵時刻,冉閔的計謀被前慕容恪看破,他利用冉閔人少糧少,急於求勝的心理來制定作戰計劃,首先,派部分士兵將對方引回空曠地區;其次,挑選五千名精兵在外圍形成一層保護層,用來抵禦對方強悍衝擊力;最後,剩餘兵力分為左中右三隻小分隊在引入敵方後對其進行三方包抄。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想要速戰速決的冉閔果然中了慕容恪的圈套,他左持矛、右執戟,胯著馬,帶頭直衝燕軍,沒一會連殺前燕精兵幾百人,破了敵軍的保護層;隨後,對著敵方的大旗,直衝大本營,決定擒賊先擒王,先抓住慕容恪。就在此時,衝入敵方陣營的冉魏軍隊被前燕軍左中右三方包抄,冉閔明白中了對方的圈套,卻已無力迴天。但深陷重圍的冉閔還是憑藉自己的本領突出重圍,但由於逃跑途中坐騎突然暴斃,在逃出二十多里地後,還是被俘獲,被送至龍城殺害。冉閔死後不久,前燕境內就多災多難,民不聊生,前燕王慕容俊認為此番現象是由於冉閔的英靈作祟,於是派人去祭奠冉閔,並送上諡號“悼武天王”。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從個人的自身實力及作戰實力來說,冉閔在當時那個年代屬於英雄類人物。但在那個時有戰爭的亂世下,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首當其衝的是擁有明辨是非、懂得孰輕孰重、靈活運用的頭腦。慕容氏、段氏…等各股勢力,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都知道在他們羽翼還沒豐滿時,先向東晉俯首稱臣,以佔據道德和輿論制高點和積累自身實力。冉閔在這點上顯然沒有做到,他雖然佔據了先天的優勢,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卻不懂得向其他各股勢力一樣先忍讓積累實力,只顧一味向前衝,不懂得使用策略,最後導致慘敗,實屬可惜。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80 字。

轉載請註明: 冉閔戰敗慕容恪證明:武力雖是好東西,但並不是萬能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