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衡的評價 張衡製做渾天儀有什麼用?

對張衡的評價

張衡是一個多才多藝,舉世罕見的天才,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巨匠、文學家、發明家,史學家,畫家。在天文學、地震學、地理學、氣象學、機械學、數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皆造詣頗豐。

張衡塑像

張衡一生髮現了兩千五百餘顆恆星,他的身份頗多:渾天儀,地動儀的發明者、指南車的製造者……他深受後人喜愛,郭沫若稱讚他“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中把張衡稱作“反讖緯的思想家”, ”高似孫在《緯略》中評價“張衡、馬忠號‘木聖’”。除此之外,張衡還被外國人稱為“東方的亞里士多德”,足以證明人們對於張衡的欣賞與崇拜。

《後漢書》專門為張衡立傳,說張衡“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稱讚了張衡的品德高尚。張衡的朋友崔瑗曾稱讚張衡 “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瑰辭麗說,奇技偉藝,磊落炳煥,與神合契”,范曄寫張衡學識淵博,“少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

張衡雖有官才,卻無官欲,品行高尚,對貪官汙吏絕不心慈手軟。他的政治眼光敏銳,政治頭腦清醒,政治手腕高明,懂得如何獨善其身。腳踏實地,不為名利,洞察社會百態,其為人處世,皆有自己的一套作風。

如此品行端正、潔身自好之人,後人想不喜愛都難吧。

張衡製做渾天儀

眾所周知,張衡製作的渾天儀,是一個演示星球執行軌跡的表演儀具。外形如同球形,因張衡主張渾天之說,所以稱為渾天儀。從古時的記載中可得知,張衡做的渾天儀跟現在的天球儀一樣。渾天儀赤道黃道皆印上二十四節氣。渾天儀包含渾儀和渾象,渾象是由鑲赤道,黃道,星宿,恆穩圈,恆顯圈的大圓球組成的。渾天儀裡面有望管可以測旦,定昏,天體赤道和夜半中星。

渾天儀復原圖

渾天儀的北極南極有根可以轉的極軸。球形外圍中間有一條水平環代表地平。有夾著北極軸南極軸並水平的雙環,而雙環中間就是子午線,可觀測地面。轉動星球的時候,高於地平環的星體即是星出,剛好到子午線的就是星中,而未達到地平環下的就是星沒。天球中一些星星是在地平環上轉動不會落下,這部分以一個北極做為圓心,小圓的半徑為緯度,古時候稱為內規。同時又以南極做為中心,把小圓半徑的緯度做為外規。在外規內的天區永不會高升到地平以上。

渾天儀上共有太陽,月亮,五星七個天體,和球體同時升起降落終日運轉。要複製這麼多複雜的運動當然不是古代的水平技術能達到的,所以一般就是依附在球體上並且可以用手移動的附加物。這些移動可以讓太陽,月亮,五個星星和真正天空中的執行一樣。

寫到這裡,我不禁在想,渾天儀構思如此巧妙精密,不知道耗費了張衡當年多少心血。

張衡傳

張衡,東漢人士,字平子,祖籍南陽。年輕時便擅長寫文章。後曾到太學學習,通曉五經,貫通六藝。且是東漢最偉大的天文學家之一。他不喜與俗人交往,卻也不驕傲自大。

張衡雕像

永元年間,他被推薦為孝廉,但他不受官府徵召。張衡善於器械方面的巧思。在漢安帝時期,他被封為郎中,隨後升為太尺令,由此,他開始研究天文學。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製造了候風地動儀。之後對黑暗的政治社會對皇帝訴告。後來被升為侍中被皇帝召進宮,伴皇帝左右,為國家政事提意見。皇帝問張衡天下人最痛恨的是誰,於是宦官給他使眼色讓他不要說出。張衡雖沒說出但宦官怕他成為禍患,便一起抵毀他。張衡對這事有所感思,便寫了《思玄賦》表達自己對人心的看不清。

張衡之妻名為魏蘭,其子早夭,之後便再無一子。在古代以子多為福,但他可謂淒涼。

在永和初年,張衡用強硬手段,將河間王等一眾驕橫奢侈的豪族大戶一網打盡。從此人們都對他恭敬畏敬,讚歎他的政治清明。他任河間王相上三年,之後便上書辭職,請求回鄉。皇帝任命他為尚書。張衡於永和四年去世,那時已六十二歲。

張衡的父母並無詳細記載,但其祖父張堪小時候也乃一聖童。而張衡的一生也可謂對社會貢獻巨大,尤其在天文學上更是少人能比。


張衡渾天儀

渾天儀是由中國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張衡所創制改進而成的,是古代用來演示天體執行的儀表。我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在明朝製造完成,現陳放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臺。

渾天儀雕塑

渾天儀是依據我國古代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渾天說”而製造,它是反映“渾天說”的一種儀器。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其實早在公元前4世紀,周朝就有人制造出了渾天儀,南北朝時期,太史令錢樂之也鑄造過一座渾天銅儀,宋朝以後的梁代基於種種原因也製造過渾天儀。那時的渾天儀相當於形象化的星圖,但是其功能與作用顯然都是強於星圖,而且從製作上來講也比星圖困難。但是當時的技術使得渾天儀的不夠準確。

張衡發展和完善了古代的天文學說:渾天說,並且更加勤奮的專研於天文。最終,元初四年,他在前人的基礎上製造並改進出了前無古人的銅鑄渾天儀,最外層周長長達一丈四尺六寸,並增加了二十四節氣等等天象。

張衡製造的渾天儀的偉大之處在於,渾天儀上有兩個漏壺,滴水可以推動圓圈按著刻度慢慢轉動,可以比較精確地呈現出各種天文現象,所以當人們從室內觀測渾天儀呈現的現象是,驚人地發現竟然與外面觀測到的一致。這是世界上第一臺能夠比較準確地觀測天體的渾天儀。

國際天文學界已經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以便紀念張衡的傑出貢獻。 渾天儀的發明讓中國科技史又劃下了光輝的一筆。張衡的偉大貢獻讓人敬佩。

張衡是不是傻蛋

范曄在《後漢書》中用大幅辭藻來讚美張衡,稱張衡幼時即擅長作文,後遠赴洛陽,深造於太學,習五經,熟六藝。雖然是不世出的曠世奇才,但是毫不驕橫,而是從容恬靜,淡泊名利。尤其“不好交接俗人”。

張衡雕像

因他“不好交接俗人”,所以不喜與達官貴人來往,被推薦當官也不願去做,連大將軍鄧騭以他才能為奇召喚他,他也是“累召不應”。

有人不禁要問,這是不是傻,有官不做,自甘清苦。其實還真的不是,人各有志,張衡為人處世從容又淡泊名利,豈會將高官厚祿放置心中?張衡只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罷了。張衡是全面複合型人才,機關算數文學藝術樣樣精通,做一件事,就把一件事情做好。也因此寫出了詩、賦、銘、七言、《靈憲》、《應閒》、《七辯》、《巡誥》、《懸圖》總共三十二篇驚世之作,製作了候風地動儀、渾天儀等讓人歎為觀止的發明。

曾經學過張衡數星星的故事,小張衡望著天上的星星看入了迷,是因為他對未知的天空充滿著好奇與幻想。他不是傻蛋,只是太過痴迷。也正是應該感謝他的痴迷,才有了後來他在天文學中的巨大成就。無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張衡其認真負責專注的態度,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綜上所述,張衡不是傻蛋,那些覺得張衡是“傻蛋”的人們,才是真真正正的“傻蛋”。

張衡是哪個朝代的人

提起張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張衡殫精竭慮,耗時數年所發明的地動儀,渾天儀構思之巧妙,設計之超前,讓人瞠目結舌。尤其是地動儀,曾經無數次的出現在各種科普讀物和科技館中。不過若是要問起張衡是哪個朝代的人,相信很多人會一頭霧水。

張衡雕像

據史料《後漢書,張衡列傳》記載,張衡生於公元78年。公元78年是戊寅虎年。此時正是東漢年間。東漢乃公元25年由劉秀建國。

王莽末年,災荒四起,物價飛漲,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神州大地處處民不聊生。於是各地紛紛爆發了農民起義。此時劉秀也順勢揭竿起義,起兵舂陵,稱舂陵軍。剛開始裝備不足,劉秀就騎牛作戰,這也成為了一段佳話。劉秀建國後定都洛陽,十一年後終於蕩平天下,自此國家統一,史稱東漢。

張衡出生的公元78年正是東漢漢章帝的建初三年。張衡一生涉獵眾多,在文學,數學,機械,繪畫,史學等方面都頗有建樹,其中在天文學方面成就最高。張衡在任太史令之餘,悉心研究天文現象以及曆法,並且在渾天說上很有見解,最終發明了震驚世人的渾天儀。渾天儀模仿天象運轉,上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八星宿等標刻,獨具匠心,巧奪天工。張衡還著有天文學鉅作《靈憲》,這為後世在天文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好的開端。

張衡於公元139年去世,此時是東漢永和四年。所以綜上所述,張衡是東漢時代的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91 字。

轉載請註明: 對張衡的評價 張衡製做渾天儀有什麼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