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朱由檢疑心太重錯殺大臣結果悲劇了,落得個煤山自縊身亡
在位十七年,他日理萬機,拋棄作為一個皇帝的奢靡生活。他機智勇敢,也有膽略和計謀。但這種才華在明末各種矛盾的風口浪尖上卻顯得那麼地無力。他的治世之心已無法力挽狂瀾
其兄熹宗朱由校病死,以無子,遺詔傳位由檢。八月即帝位,改明年為崇禎元年。天啟以後,明朝統治階級全面腐朽,社會生產凋敝,滿洲後金政權日益強大,農民起義方興未艾,思宗即位之時,明王朝正面臨兩面作戰、腐朽衰落的嚴峻形勢。為了挽救明朝的滅亡,他力圖振作,先後起用袁崇煥、孫承宗等督守遼東,又以洪承疇、孫傳庭、楊嗣昌等鎮壓農民起義。
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惜其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皇朝。
天啟七年十一月,朱由檢抓準時機剷除了魏忠賢的羽翼,使魏忠賢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然後一紙詔書,貶魏忠賢鳳陽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縊而死後,下令磔屍於河間。此後,將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使氣焰囂張的閹黨受到致命打擊。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增派三餉,增加田賦以籌措軍餉,因而加重了農民負擔,又大大加深了整個社會的危機。朱由檢性格多疑,剛愎自用,馭下苛刻寡恩。在位十七年中,頻繁更迭閣部臣僚,誅殺督撫大吏。崇禎三年以“謀叛罪”殺抗清名將袁崇煥後,日益倚仗宦官,政治更為腐敗。
他遺傳了朱家皇帝皆難免的疑心問題,致使他屢次錯殺大臣,急不可耐想要取得成就,在位後期諸事不順使其更加易憂易怒,最終導致民眾惶惶不可終日,眾叛親離基業傾頹。“非亡國之君,當亡國之運”這句話就是他為人一世最大的無奈。
崇禎最大的也是致命的缺點就是沒有識人的眼光、沒有用人的氣量,沒有納諫的氣度,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用人不專,疑神疑鬼,更調頻繁,懲處隨意,搞得臣下畏首畏尾,離心離德,及至魂歸煤山,陪他而去的只有貼身太監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