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拖著拖著成了大姑娘,只好將就過下去。這種情況就是小寶想說的,被沉沒成本拌住了腳,做出了一個性價比並不太高的選擇…扯遠了哈,說回小寶的老本行,其實在「是否要更換舊保險」這個問題上,沉沒成本也經常給我們使絆子。比如2年前買了一個保險,1800元/年,交了2年,現在有個一模一樣但價格為1200元/年的新品,要不要更換呢?有的人就糾結呀糾結,心動但又捨不得前兩年交的保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正好問的人也不少,小寶順手給大家掰扯掰扯,看看到底什麼情況下,可以快刀斬亂麻,用新品代替舊品?兩個前提條件乍看好像是個很複雜,其實刪繁就簡,只要搞清楚兩個問題就可以了——1、能不能過新產品的健康告知?買過保險的朋友都知道,購買壽險、重疾險和醫療險,一般都有健康要求,投保之前需要如實填寫一個健康問卷:
(好醫保健告截圖)符合要求的才能投,不符合就不能投,不然買了也不一定能理賠。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新品,流著哈喇子想更換的時候,不要著急,先看看健康告知再說。如果以當下的身體狀況,能夠順利透過健康告知,那再往下一步考慮。否則,還是踏踏實實地跟“原配”過吧。2、未來要交的錢,是否會更少?注意,這是“退保更換”最核心的問題。大多數人的情況是,今年配置了一個產品,過了一兩年後,又看到一個更好的產品。但由於年齡又增大了兩歲,保費相比原來也漲了一些。那麼在更換之前,就要好好計算一下,還有沒有必要了。別一聽到“計算”倆字就害怕哈,其實演算法很簡單——舊保險的待交總保費 ≥ 新保險的待交總保費?有點抽象,舉個栗子:小明在2018年的時候,以30歲的年齡,給自己配置了一份擎天柱1號定期壽險。保額為100萬,交30年保30年,保費是2090元/年。2年後,小明32歲了,看到擎天柱2020挺不錯的,保障內容幾乎一樣。同樣投保100萬保額,交30年保30年,保費只要1340元/年。那怎麼算待交總保費呢?舊保險,已交兩年保費,剩餘28年的待交保費是:2090元/年 * 28年=58520元新保險,待交總保費是:1340元/年 * 30年=40200元58520元 > 40200元,雖然更換保險要重新交30年保費,但由於新產品價格便宜,未來總共要交的錢,比原來還少了小兩萬塊。因此,退保更換,價效比更高。反之,如果算下來,舊保險的待交總保費,要比新保險的少,那就要掂量掂量還有沒有必要了。以上,就是退保換新的兩個硬核前提條件。還要注意什麼?更換保險還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是,等待期,也需要我們重點注意。等待期又叫觀察期,是保險公司為了防止帶病投保而設定的。比如投保重疾險,等待期是90天,也就是今天投保後,往後數90天,這個保險才能發揮全部的作用。反之要是在90天之內不幸罹患了重疾,保險公司則不賠錢。另外,還需要了解一個知識,就是寬限期。簡單來說就是,保險到期了,保險公司會給我們60天的寬限期籌集保費。到期後的60天之內,即便沒有繳納保費,保險公司也依舊提供保障。所以要更換保險的話,可以結合這兩個知識點,榨乾舊保單的最後一滴價值——先投保新產品,等新產品的等待期過完了,或者舊產品的寬限期過完了,再退掉舊保險。避免退了舊的保險,在新保險發揮保障功能之前,發生了風險而沒有保險保障。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量避免或者縮短保障空窗期。好啦,大體的邏輯就是這樣。小寶並不是要鼓勵大家退保,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的標準。當你看到更好的產品時,可以透過以上三個維度,判斷現有方案是否還有最佳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