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會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我們從格局來打破
現在的這個環境,寒門難出貴子嗎?
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在一次採訪中,談起了對“寒門難出貴子”的感受。
他這樣說:
“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
這是一個實誠的孩子,他的看法,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在現在的環境之下,想著“寒門出貴子”,不是不可能,而是難度越來越大。
比如,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開始推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甚至開始考慮將體育成績也計入中考與高考的分數中,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
而對於藝術類的科目,同樣也開始在“探索納入中考試點”,還明確提到“到2022年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以上是關於教育方面的變化。你從中讀出了什麼樣的味道了呢?
是的,我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這麼多年德智體美勞不斷的呼籲,然後開始不斷的在細化,當這一切都為考試所接納並計入時,就會成為家長們的又一目標。
當然,這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是有益的,但這也意味著,
父母們投入教育的時間、精力和成本,是不是又要有新的投入項呢?
原來可上可不上的藝術類、體育類,也成了得分點,那麼,熊軒昂的那番話,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
一、孩子的出身,決定了未來的人生
英國BBC的這部紀錄片《人生七年》,深深地震撼到了很多人。
原來,一個人出生時的環境,往往對孩子的一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14個來自英國不同家庭環境的孩子,7歲開始拍,一直拍到了63歲,這54年,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
看著這些孩子,不斷的成長,在人生的各個關頭做出不同選擇,再走出不同的人生。令人感概的是,在時間的尺度下,一切的正確與錯誤,都會不斷的累積和放大。
拍了54年後,一個人的一生也基本定型了,重新回顧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會發現,
那些上層階段的孩子,基本都毫無意外地讀了好學校,找了好工作,人生過得充實而又滿足。
而出生窮苦人家的孩子,也不出意外的,仍舊過著與父輩們差不多的生活。
導演既為自己在孩子們7歲開始拍攝時下的結論:
“孩子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感到開心,同時又疑惑於,是什麼讓這一切發生的,是性別,智商,還是能力?
最終,他發現,來自於精英家庭的孩子,從小有具體的規劃,有夢想,父母也為此會投入大量的資源,讓這些孩子沿著設定好的道路去成長。
而窮苦人家的孩子,卻是自由的成長,對未來沒有夢想,更沒有規劃,因為他們知道,即使有夢想,那也只是夢想,難以成為現實,他們的父母們,忙於生計,沒有多餘的資源給他們。
這就是父母的格局與眼界。
幾代人的努力,為什麼就不可以輸給十年寒窗苦讀?
讓我們回到前面所提的問題來,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下來的是什麼呢?
什麼是父母的格局和眼界?
這些都很抽象,但如果具體下來,我們會發現,這些父母知道,
金錢與財富,只是外在的一些數字,如果要讓這種精英家庭能夠獲得傳承,就需要將某種東西,內化成為精神與氣質上的部分,所以,怎麼樣讓這些精神與格局獲得提升與傳承呢?
那就是教育。
二、現在的努力,是讓我們成為家族的“富一代”
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資,這句話並非空話。
對於精英家庭來說,孩子的培養的確是以投資的做法來進行的,比如,大量的投各類興趣班,尋找與挖掘孩子的優勢,這個過程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的,而且還有可能一無所獲。
但精英家庭負擔得起,“血厚”,可以給孩子更多成長的機會。
為了培養易烊千璽,他的媽媽全力陪伴,帶著他從深圳北上北京,5歲開始學各種班,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麼拼的母子,加上天賦,造就了今天的易烊千璽,他8歲的弟弟也開始踏上童星之路,卻走的是不同的方向。
但不論哪一個方向,一個脫產的媽媽,帶著孩子上各種收費不菲的興趣班培訓班,如果他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是否有這麼多的資源與機會呢?
易烊千璽的爸爸或許是他成名背後的重要經濟支撐,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發,
寒門想出貴子,或許需要父母先成富一代,有了足夠的資源,才能讓自己的下一代,打破這種孩子出生決定未來的僵局。
換句話說,先成暴發戶,再加強教育。(這裡沒有貶低千璽父母的意思)
仔細觀察很多身邊的人,你一定也會注意到這一點,
父母發達後,就想讓孩子多讀書多學藝,給家庭的傳承,增加格局與眼界。
三、打破這一切的,關乎讀書與格局眼界
所以,“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要看這幾代人是往哪個方向在努力。
努力的培養孩子的格局與眼界,捨得往教育上投資下血本,或許就是那句話: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終點線上。
那還怎麼比?
十年寒窗苦讀有用嗎?
有用,非常有用,無數的例子說明,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最好的辦法仍舊是讀書。
也許有的人會說,讀了很多書,結果最後還是一事無成,讀傻了。
這種情況也存在,最關鍵的還是,
讀書的過程中,是不是提升了格局,改變了眼界,讓自己的整個思想,發生了關鍵的改變。
以707的高分考上北大的王心儀,家裡非常窮,姥姥因為沒錢醫治而離世,這給了王心儀很大的震憾。
這個窮人家的孩子,幸好有一個睿智的母親,她告訴王心儀,
要打破這一切,唯有好好讀書,因為,知識改變命運。
這個小姑娘就在媽媽的影響下,認識到了知識的力量。
她後來考上了北大,寫下了轟動全國的《感謝貧窮》的感悟。
她說:
儘管貧窮刺傷了我的自尊,但仍想說:謝謝你!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
誰願意感謝貧窮呢?這分明是苦難,是疲憊,是折磨。
但是,眼界和格局改變了,這卻成為了成功路上的墊腳石,讓孩子能夠成長得更好。
所以,
投入到教育中去,從家庭教育中就培養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告訴孩子,所有的苦與累,都是為了明天的快與樂。
雖然難,但這條路還是要走的,只要孩子培養好,逆襲與改變整個家庭的未來,為什麼不可以呢?
說了這麼多,最後就是一句話,十年寒窗苦讀,還是窮人家庭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雖然越來越難。但相信還是有機會的,對嗎?
我是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