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也能混個教授難怪民國時期留學生都不留海外
不同於現在留學生都削尖腦袋留國外的情形,在民國時期,絕大多數留學生都是放棄了國外較好的環境與條件,毅然決然選擇回國發展的。那時的中國還是一片凋敝,遠不如今天的中國這麼繁榮昌盛,為何卻出現這樣反常的現象。難道那時的留學生都有一顆報效祖國的家國情懷和赤子之心嗎?(當然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形成風潮的根本原因)
我們將目光追朔到綿延38年的民國時期,來看看是什麼原因?
政府向留學生大開仕途之門
當時清政府已將科舉制度廢除,對留學生大開仕途之門。清政府下詔組織留學生回國考試,依考試結果授予他們進士舉人等舊式出身,那時的清政府本意是為了削弱反清的革命力量,但在浸淫了科舉功名多年、從小接受學而優則仕教育的學生眼裡,這無疑是進入政界的捷徑和敲門磚。袁世凱時期,報名考試的250名左右的留學生們,有六成以上的人都被錄取,第一等級進入中央各部,第二等級取得中央各部實習資格,待一兩年之後,推薦任用。第三等,分發到各地方省委任職。國民黨建立初期,也吸納了很多高階留學知識分子加入,並擔任重要職務。
“最不濟也能在大學混個教授”
當時,有個小說《三博士》裡主人公說道,留學回國,就是再倒黴也能去學校當個教授。雖然是小說杜撰的戲言,但當時社會情形,卻果真如此。舉兩個例子,胡適當年在美國讀書時,還未拿到博士畢業證書,北大就向他伸出了橄欖枝。要知道一個二十歲出頭的青年,這樣的器重與待遇是沒有多少人可以抵抗住的。顧維鈞也有相似的經歷,在美國還未拿到博士學位,袁世凱就已邀請他歸國擔任總統秘書。這樣的機遇,給你,你動心不?
與國內學生反差明顯的待遇水準
清末,很多國人對自身文化經濟喪失信心,唯有學習西方強大的科技軍事才能富國強民的觀念漸成百姓共識。誰能擔此重任,最得力的推進者莫過於留學生了。當時,坊間不言而喻地存在著一個鄙視鏈。西洋留學的看不起東洋留學的,東洋留學的看不起本土上學的。甚至在薪酬待遇上,鍍過一層金的留學生可以是本土學生的三倍。英美留學歸國可掙得月薪200塊到250塊。而本土大學生只有60塊到90塊。
大家說,這樣高的社會地位,加上遠超當時平均水準的物質待遇,濃厚衣錦還鄉意味的燦爛前途,留學生爭先恐後回國發展,你還會覺得難解和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