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位上將統兵135萬,大敗美軍,悼詞中卻漏掉了他此時擔任的官職

由 士振文 釋出於 經典

鄧華上將,被稱為“有帥才的將才”。

他一生打過不少的大仗、惡仗,最著名的是解放海南島戰役、抗美援朝戰爭。與他對陣作戰多年的國民黨軍,稱他是“四野三大戰將之一”。


鄧華是一員傑出的戰將,卻出身於湖南一個書香門第。

他的祖父20歲就考上秀才,父親也在20多歲時考上了秀才。

鄧華出生時父親已經40多歲。他本不叫鄧華,而叫鄧多華。1925年,他到省會長沙讀書時,把名字中的“多”字去掉,改叫了“鄧華”。

1927年3月,鄧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鄧華回到家鄉,第二年(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隨後,他加入工農革命軍第7師2團。

他開始幾十年的軍事生涯時,拿著一杆梭鏢,穿著一襲長袍,一沒槍,二沒軍服。

鄧華說,他打仗,能當上將軍,靠的是一本繳獲的破書——《孫子兵法》。

那是1929年農曆正月初一日,紅四軍在大柏地,迎著飛雪,與尾隨而來的國民黨追軍劉士毅部肖致平團大戰,全殲敵軍。鄧華第一個衝進了肖致平團部,什麼也不要,發現這本《孫子兵法》,就拿來了。以後,他經團長同意,把這本書全部抄錄下來,才上交了繳獲的公物。

這時他是紅31團團委組織幹事。

正是靠著這本書,鄧華開始帶兵打仗。

到第五次反“圍剿”,他已經是團政委了。


鄧華打仗,善於用孫子兵法,有謀,但是也有勇。

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1934年12月,在著名的湘江血戰中,紅2團突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團長劉瑞龍在前面開路,政委鄧華帶領第3營負責斷後。結果,他們被敵人包圍了,官兵一把衝過去,指揮作戰的鄧華和一位參謀、一位警衛員卻落下了,被敵人密集的交叉火力卡在一條田坎邊。

“衝過去!”鄧華下了命令。

隨即,他縱身貓腰起跑,飛步跨過三丘田塊,耳邊“嗖嗖”聲不絕,他翻身滾到田坎下,回望身後卻不見參謀和警衛員跟上來。

“衝呀!”鄧華再一次發出了命令,仍然不見他倆起步。

“嗒嗒嗒……”前面山包處響起了密集的機槍聲。

3營在接應!鄧華趕緊一個箭步。飛奔到山包邊。終於脫險了!


參謀和警衛員卻再也沒回來。為什麼?他們一向反應靈敏,動作快捷,就猶豫了一下,沒有跟進,失去了突圍的機會。

差不多二十年之後,在朝鮮戰場,一次鄧華與伍修權閒聊。伍修權說起他幾次遇險,大難不死的事,自稱福將。鄧華說:“我也是多次大難不死,也可以稱為一員福將。”

鄧華的“福”,靠的便是智、勇二字。

在朝鮮輔佐彭德懷時,彭德懷多次說:“鄧華是個好幫手。”

為什麼?就是因為鄧華主義辦法多,又敢於大膽打。

關於在朝鮮鄧華的“智”,有一個說法,鄧華曾準確預測了美軍在仁川登陸。他說此話的時間是1950年8月31日,具體在第13兵團黨委會議上。

在第一戰役獲勝後,鄧華向彭德懷提出了一個戰術:誘敵深入。結果,打贏了第二次戰役。


鄧華的將才還體現在第五次戰役的部署上。

第五次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轉折點。戰前,彭德懷等人寄予了很高的希望。3月14日,彭就指出:“下一戰役是帶決定性的一仗。”4月19日,在釋出的戰役動員令中,總部也強調這一仗是“朝鮮戰爭的時間縮短或拖長的關鍵”。

但是,鄧華提出了反對意見。一次在會議上,他說:“打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大規模猛插,一是各兵團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後再向敵縱深穿插,最好是兩種方式結合起來。”

他還強調:“開口子不要張得太大,不要企圖一起圍上來打,必須實行分割猛插,一塊塊吃。”

——實際上否定了彭的大規模穿插。

戰役結束後,尤其是180師的損失,證明了鄧華的真知灼見,也說服了彭德懷。


後來,彭德懷回國養病,便推薦了鄧華主持志願軍總部,統率在朝全部志願軍。

1953年,鄧華由代司令員改為正式擔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

此時志願軍在朝鮮的總兵力達到135萬人之多。鄧華成為這個時期統帥解放軍一線兵力最多的將領!

鄧華統軍後,美軍統帥克拉克說:“志願軍比以前更強大了。”

鄧華在朝鮮先後指揮過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和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金城反擊戰,多次大敗美軍等聯合國軍。

1954年1月,鄧華回國,在全國軍事系統高階幹部會議上作了《抗美援朝戰爭經驗介紹》的報告。


抗美援朝,鄧華功莫大焉。有趣的是,1980年7月,鄧華去世時,在《鄧華同志悼詞》介紹他生前任職情況時,卻遺漏了他擔任志願軍第二任司令員這一重要職務。這個疏忽影響所及,在以後出版的許多辭書的鄧華條目中,也都沒有提及這一重要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