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章“春山”中,最大的看點是老秀才借李大爺之言安撫人心,但是其中也有一個看點,大酈皇后餘勉,她的表現,可圈可點,面對陳平安,蘭質蕙心,沒有一國皇后的架勢,也沒有唯唯諾諾,全然一副賢內助的模樣。
餘勉,與君共勉。她不是南簪心中的兒媳婦,所以不受她待見,哪怕餘勉家族顯赫,與一位大酈太后相比,還是不夠看。可是她卻沒有太多的怨念,不會如南簪一般苦媳婦熬出頭,她善解人意,溫婉賢淑,總是在默默地支援她的丈夫。
一個不被太后南簪喜歡的宋氏兒媳婦,肯定是個不錯的大酈皇后娘娘。
南簪,不是一位好皇后,大酈雄主之死,至少有一半歸功於她。
年少時的陳平安護送李槐等讀書種子去大隋讀書,她便派遣殺手追殺,引得阿良出手,一代雄主違反文廟規定之事被知曉,一身修為被廢,空餘幾年時間。
如果那位雄主還在,如今的大酈或許還能更上一層樓。
南簪苦媳婦熬成婆,兩個兒子,一位是皇帝,一位是山上山下關係極好的藩王,她一生已經無憂,卻要在本命瓷片上擺譜。
知道陳平安如今的成就卻依然當他是泥瓶巷中的泥腿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殊不知,一著不慎,心境出現偏差,或者純粹神性出現,將會為大酈帶來改天換地的重創,自己兒子也會因她而被拉下馬。
她這樣害夫害子的女子,真稱不上什麼賢內助或者慈母。
反觀餘勉,一言一行中,總是溫婉賢淑。
“先前皇后餘勉轉頭望向他們這邊,伸手虛按兩下,示意大家都坐下。”
“皇后餘勉善解人意,親自拿來一壺酒和一隻酒杯,交給皇帝宋和。”
“餘勉始終覺得,陳先生是個內修外弘的淑人君子。”
這些細節中,極大緩和了宋和與陳平安之間的關係。
一位大酈皇帝,在陳平安眼中真不如何,若非大酈中蘊含了太多崔瀺、齊靜春的心血,他也不會多在意。相較而言,他更喜歡北俱蘆洲之風氣。
從宋和引用餘勉的話與陳平安對話來看,便能知曉,在太后與陳平安的鬥爭中,她一直是站在陳平安一邊,或者說,她其實是站在自己丈夫一邊,緩和矛盾,不至於與徹底翻臉。
當初仿白玉京異動,一觸即發,火藥味已經十足,宋和沒有真正插手,或許其中也有餘勉發揮的作用。
如果沒有餘勉在其中不著痕跡的周旋,宋和真的為母而強調一國之力對付陳平安,那麼整個大酈才是真正的天變了。
至少,藩王北上,宋和下馬!
欲成大事,還得有一個賢內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