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收不回燕雲十六州也就算了,為什麼宋朝連定難五州都會搞丟?

由 費玉榮 釋出於 經典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共出現過大大小小近百個政權,但其中能稱得上大一統王朝的政權只有九個,而在這九個政權中,宋朝(北宋)又是爭議最大的。許多人認為宋朝根本不配被稱為大一統王朝,這種觀點也並非沒有道理。首先是宋朝的國土面積比秦朝還小;其次是與宋朝同時間存在的還有北方的遼朝;最後也是最主要的是,宋朝沒能完全收復中原故土。

在宋朝與遼朝的北方邊界地帶有一處戰略要地被稱為“燕雲十六州”,此地原本一直是中原故土,但在五代十國期間被後晉政權的“兒皇帝”石敬瑭拱手奉送給了契丹(遼國)。宋朝建立後曾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將“燕雲十六州”收回。對於宋朝歷史有所瞭解的讀者想必對這一段歷史情節比較清楚。不過,宋朝沒能收回的中原故土卻並不僅僅只有“燕雲十六州”,還有戰略意義同等重要的另一處地方,那便是位於宋朝西北方向的“定難五州”。

“定難五州”顧名思義由五個州組成,它們是:夏州(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綏州(今陝西綏德)、靜州(今陝西橫山縣東黨岔鎮)、宥州(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東敖勒召其古城)、銀州(今陝西榆林)。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唐朝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率部協助朝廷打敗了農民起義軍,拓跋思恭因戰功被賜李姓(李思恭),封夏國公,負責管理夏、綏、靜、宥、銀五州地區。李思恭所率的軍隊被賜名為“定難軍”,因此他所管轄的區域也被稱為“定難五州”。

唐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李思恭的後人世襲定難軍節度使一職,並相繼依附於五代各政權。也就是說,拓跋李氏在此時仍受佔據中原地區的“五代”王朝節制,與南方十國割據政權有本質上的區別。

宋朝建立後,逐步兼併了南方各個割據政權。“定難軍”因在名義上歸屬於宋朝,所以不在收編之列,仍由拓跋李氏家族擔任難軍節度使之職。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到開封府朝覲,並向宋太宗表示願放棄世襲領地“定難五州”。此前“定難五州”雖名義上歸屬宋朝,但實際上還是拓跋李氏的獨立王國。如今李繼捧主動放棄,讓大宋朝白撿了這個便宜,這種好事擱在誰手裡都是大喜過望。不過,後來的歷史證明,這個便宜其實也沒那麼好佔。

李繼捧之所以主動放棄“定難五州”,其根本原因在於自從他世襲了定難軍節度使之後,發現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許多黨項族中的元老人物都對這個不到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感到不滿。在各種壓力之下,李繼捧最終選擇放棄祖宗基業,去抱宋朝的大腿,求一條榮華富貴的道路。然而,李繼捧雖然名義上是定難軍節度使,但他的權威卻根本不足以壓服族人。不久,他的族弟李繼遷就聯合黨項貴族走上了反抗宋朝統治的道路。

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把宋朝比喻成是一頭大象的話,那麼李繼遷的隊伍頂多只能算一隻老鼠。然而大象的體量雖然很大,可想要踩死一隻老鼠卻並沒有那麼容易。自此以後,宋朝和李繼遷所率的游擊隊就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期間宋朝的軍隊多次將李繼遷打得丟盔棄甲,但李繼遷依靠強大的群眾基礎,每次在全軍覆沒後又很快重新帶出一支隊伍來。而宋朝這邊因為是大軍出動,所以每次發動戰爭都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結果完全得不償失。此外,李繼遷還找來了遼朝當靠山,讓宋朝這邊感到投鼠忌器,患得患失。

經過十幾年的持久戰,宋朝仍無法將李繼遷的隊伍徹底消滅。這其中既有宋朝方面指揮失誤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則是遼朝不斷軍事幹預讓宋朝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997年,宋太宗帶著滿腔遺憾離開人世,皇太子趙恆繼承皇位,是為宋真宗。

宋真宗即位後不久就宣佈結束對李繼遷的軍事行動,而李繼遷也很識相地宣佈願重回大宋的懷抱。於是,宋真宗正式任命李繼遷為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轄夏、綏、靜、宥、銀五州地區。從表面來看,李繼遷的臣服似乎表明宋朝取得了最終勝利,可實際上卻是宋朝被迫承認李繼遷對“定難五州”的控制權,從此這片區域就與宋朝八竿子打不著關係了。1038年,李繼遷之孫李元昊稱帝建國,定國號為“大夏”,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西夏政權。

那麼,剛一上臺就主動割讓領土的宋真宗是個蠢貨嗎?其實還真不是。自從宋朝和李繼遷的戰爭爆發以來,宋朝在這邊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可結果卻是顆粒無收。宋真宗很清楚以當時的情況,想要徹底消滅李繼遷已經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而且“定難五州”對宋朝來說是外快,對李繼遷來說就是根本。因此,李繼遷必然會玩命地將這場消耗戰持續到底。與其把大宋有限的資源都投入到這個“無底洞”中,不如承認李繼遷的合法地位,換取西北邊界的相對安寧。因為宋朝此時即將要面對一個比李繼遷強悍百倍的敵人,那就是北方蠢蠢欲動的遼朝。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在明知無法完成的情況下主動選擇放棄其實也不失是一明智之舉。所以就事論事,宋真宗在這件事情上的選擇並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畢竟身為一個帝王,全國才是一盤大棋,如果永遠只盯著邊邊角角糾纏不休,那麼結果很可能反受其害。“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