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界稱為“豪宅教父”的黃文仔已沉寂了很長時間。這一次,他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是因為一封實名舉報信。
舉報人自稱是黃文仔曾經的下屬——吳世權,吳世權在信中稱,黃文仔利用職務便利,以虛構財務報表的手段,將鉅額資金轉移到自己控制的相關公司。截至2004年年末,其暗地裡抽走的資金已經高達5.879億元。
10月16日,已經71歲的吳世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多年前就曾透過多個渠道舉報過,但無果,所以這一次選擇了實名舉報的方式。
“因為多多少少都有牽連,我不想給他背這個鍋。他涉嫌犯罪,我不可能跟他一起犯罪。”吳世權稱,他正在整理掌握的證據材料,準備向廣東省紀監委等實名舉報黃文仔的違法犯罪事實。
廣州星河灣
黃文仔打響高階豪宅第一槍
1971年,時年18歲的黃文仔進入廣州市番禺區欖核供銷社,後來一度成為該供銷社的副站長。但在1983年,他“下海”創業,可以說:他的傳奇創業人生是從30歲開始的。
創業早期,黃文仔成立了貿易公司,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他才進入實業領域,一手創辦了廣州市宏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黃文仔,圖據星河集團官網
據星河灣集團的官網顯示,宏宇集團是星河灣集團的前身,1996年,其首個房地產開發專案——宏宇廣場奠基。也就是這一年,吳世權進入宏宇集團工作。
宏宇廣場開啟了黃文仔進軍房地產領域之路,但是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是2001年首次開盤的廣州星河灣。
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這個專案被稱為是地產界的“勞斯萊斯”,更是成為中國高階豪宅的“教科書”,有房產領域的自媒體稱,當時每個打算進入高階豪宅市場的房企都會參觀一番。
黃文仔以完美主義來要求星河灣的品質,據人民網報道,他曾經親自揮錘砸爛近百萬元的景觀玻璃,還曾在開盤前一天要求砸掉沙盤模型、欄杆和走道等。
後來,外界甚至提出了“黃文仔尺度”來衡量高階豪宅。
黃文仔的星河灣專案從廣州出發,越走越遠,從北京到上海,從太原到瀋陽,他的企業也越做越大。
而對於實名舉報人吳世權來說,廣州星河灣是他舉報的開端。
曾經的元老實名舉報
稱做出兩套財務報表,抽走資金高達近6億元
吳世權在舉報信中稱,他從1996年3月到2009年1月在宏宇集團工作,曾是該集團的董事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
舉報信中提及的事情起始於2000年。當時,宏宇集團、番禺房地產聯合開發總公司大石分公司(下稱“大石分公司”),以及深圳南方香江實業公司(下稱“南方香江”)三家股東組成 “廣州宏富房地產有限公司”。
宏富房地產的三大股東,部分股東名字有所變更。圖據天眼查APP
10月16日,吳世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廣州宏富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簡稱“宏富房地產”)的成立,主要是用來負責廣州星河灣專案的。當時他兼任該公司的董事,並負責財務工作。
“廣州星河灣專案的經營狀況和業績十分良好,在廣州地區房地產行業享有較高知名度。但是除了宏宇集團外,大石分公司和南方香江從合作專案公司得到的收益與實際經營狀況十分不匹配。”吳世權在舉報信中稱。
廣州星河灣,圖據星河灣集團官網
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是因為宏富房地產交給了黃文仔獨家經營,另外兩家股東幾乎不插手,這給了黃文仔很大的空間,做出真假兩套報表,向另兩家股東提供虛假財務報表,背地裡將鉅額資金抽走。
吳世權在舉報信中稱,根據他目前掌握的有關證據資料可以證明,截至2004年12月31日,宏宇集團已暗地裡抽走宏富房地產的專案資金高達5.879億元。之後數年,也存在類似情形。
同時,吳世權還在舉報信中羅列出了更多的具體時間和金額。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吳世權在舉報信中羅列出資料後,都稱可見附件證據,但目前網上流傳的舉報信中並未見相關附件證據。
當紅星新聞記者向吳世權問及能否提供附件證據時,他表示附件證據和他的說法是一致的,如果在這一項上“作弊”,他會受到嚴重的懲罰。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向紅星新聞提供相關證據。
星河灣集團回應:
審計報告已完成,合作方股東利益並未被侵佔
在吳世權的實名舉報信(見文末)在網上廣泛傳開後,10月9日,星河灣集團(前身為宏宇集團)曾在官網釋出一份宣告,稱網上流傳的關於宏富房地產的內容嚴重失實。
宣告還稱,星河灣集團主動致函另兩方合作股東,要求由合作方股東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合作期內的資金往來進行專項審計。審計報告已在9月30日完成,結果表示:合作方股東利益並未被侵佔。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份宣告上,僅有星河灣集團的落款和公章,不見宏富房地產的另外兩家股東。
圖據星河灣集團官網
10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星河灣集團和南方香江的官網公佈電話,但始終無人接聽。
同一天,紅星新聞記者致電大石分公司相關辦公室,當問及黃文仔被舉報的事情時,對方稱,“我們對這個事情不作任何回答。”
吳世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今年1月,他曾把相關的舉報資料交給大石分公司,從4月到6月,大石分公司的相關領導曾見過他三次。在交流過程中,他得知大石分公司經過審計獲得的數字與他舉報信中的財務資料吻合。
當紅星新聞記者問及為什麼直到今年才選擇舉報時,吳世權表示,他在4年前就曾透過多個渠道舉報過,但無果,所以這一次選擇了實名舉報的方式。
“因為多多少少都有牽連,我不想給他背這個鍋。他涉嫌犯罪,我不可能跟他一起犯罪。”吳世權說。
同時,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現正在整理自己和其他關聯人員所掌握的證據材料,準備向廣東省紀監委等實名舉報黃文仔的違法犯罪事實。
從輝煌走向沒落:
星河灣的神話為什麼破滅?
在廣州星河灣之後,星河灣集團還進軍了北京、上海、太原和瀋陽等地,打造當地的高階豪宅專案,甚至屢屢創下銷售記錄。
以上海星河灣為例,2009年,該專案以5萬元/平方米的價格開盤,在開盤的當天,僅4個多小時就被搶購一空,創下了銷售264套、成交金額超40億元的中國樓市新紀錄。
同年,據媒體報道,星河灣集團的銷售額已達到130億元,位於內地房銷售排行榜前20名。然而,好景不長,星河灣集團在向三四線城市的擴張中遭遇滑鐵盧。
在2011年前後,星河灣在鄂爾多斯首期推出的1900套房源遇冷,認購套數僅一成左右。隨後,該專案被國土資源部網站通報批評,涉及違法佔地等,其副總經理甚至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與此同時,黃文仔的完美主義似乎在全國擴張的開盤專案中被擊得稀碎,房子的質量開始遭到房主的質疑。其中,太原星河灣因為質量問題,引發業主大規模維權。
近年來,黃文仔和星河灣似乎已淡出了公眾的視線,星河灣也淪落為二線房企。
這一次,黃文仔面對曾經的下屬的實名舉報,他將如何應對?
附吳世權的《實名舉報廣東黃文仔涉嫌嚴重經濟犯罪》:
紅星新聞記者 楊佩雯
編輯 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