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父母不希望孩子小時候乖,上學後取得優異成績,畢業後能拼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之後再組建一個完滿幸福的家庭。
然而我們見過了太多好孩子,也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卻平淡無奇,甚至沒什麼出息。
這又是何緣故呢?為何孩子越長反而越偏?其實除了家庭變故之外,大部分都是小時候就有徵兆的。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古人之言有智慧
表弟有個朋友,就是這種情況,我們暫且叫他小周吧。
從前和表弟一起上學時,成績常常是班上前三,是老師和其他家長眼裡的優等生。
小周的父母深知窮人家的孩子出頭不易,告訴他每天只要認真讀書就好了,其他事都不用管。
小周很聽話,放假在家都好好做功課,幾乎都不出門玩,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他都不感興趣。表弟回憶說,那時經常聽老師說:“你們看看人家小周,怎麼就不能學學呢?”
最終,小周不負眾望,成功考入一本大學,之後的事他也只是寥寥知道些。上了大學小周好像全身的弦都放鬆了,常在寢室打遊戲,不過性格還是內向,沒談過戀愛。
小周的父母以兒子為傲,一來二去聽的表面附和也就多了,認為兒子將來必成大事。
可現實很骨感,小周畢業後十分迷茫,去了一家普通公司,還因為辦錯了事被辭退。
此後找工作一直不順利,高不成低不就,好工作夠不上,不好的工作又不想去,反反覆覆幾次,就在家裡待業了。
究竟什麼是“好孩子”?
現在父母對“好孩子”的定義普遍比較狹隘,無非就是這樣的回答:乖巧聽話是好孩子,成績優異是好孩子,其他的能力都排到第二位。
但有時太封閉自我也不行,進入社會才會發現,適應職場需要的並不只是學習成績,還有情商和為人處事的態度。
現在學校宣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是想讓大家摒棄以往對好孩子的錯誤理解,真正培養出一個能適應社會的好孩子,可惜很多父母固執己見、看不長遠。
太看重孩子的成績,忽略其他能力的培養,不一定是好事。
針對這類現象,清華校長也曾坦言:現在有三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其實長大後大多沒出息,父母可別沾沾自喜,只顧著高興忽略了孩子身上的不足。
這三類孩子的發展,很可能“後勁不足”
1、遇事只知道找父母
有些孩子生活中只知道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加思考,下意識想找父母解決,自己當一隻避世的“鴕鳥”。
然而有個詞叫“用進廢退”,久而久之,由於缺乏實際經歷,孩子就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離開父母自己闖蕩,遇事只會退縮逃避,再高的智商也是徒勞。
2、自理能力差
這些孩子普遍在家人的寵愛下長大,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上的事從不需要操心,今後生活很困難。
不得不說,現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太多了,有的甚至連生活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這樣的孩子根本無法面對生活的壓力,再聰明也無法適應職場,很難有出息。
3、情商低
這些孩子在學校時成績優秀,備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歡,這讓他們覺得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能走遍天下,前途光明。
但若人際交往能力很差,性格木訥,很容易格格不入。社會畢竟是個集體,單打獨鬥很難出成績,智商再高也彌補不了情商低的缺陷。
寄語:
父母望子成龍,督促孩子努力學習沒有錯,但與此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
另外,童年是孩子性格培養的主要階段,要給予他娛樂玩耍的時間,多與同齡人交流,培養情商與溝通能力,這也是未來的重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