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亞歐大陸的封閉性,整塊連在一起的平原,有利的自然條件使得我們的祖先能夠在此繁衍生息。土地制度的變遷與歷朝的存亡緊密相關,更是農民的生命線,遍觀歷史,土地制度歷經私有制以及公有制的輪迴轉換,混合所有制始終存在。農民作為土地的主體,其個人的起伏不僅與自身的奮鬥有關,更是與土地制度的變遷有著莫大的關係,以史為鑑,未來中國土地制度將走向何方?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中國地形圖
一、氏族公社時代的土地公有制
夏朝以前的原始社會被稱為公社時代,由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得不合作共同謀生。《韓非子》中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多,人民不勝禽獸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莊子》記載,“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慄,木棲土木,故命之曰巢氏之民”。總而言之,原始社會的農民們為了躲避自然災害以及野獸侵襲,不得不採用土地公有制的土地制度。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原始人類生活場景
這一時期農業的技術落後人類個體不能戰勝禽獸,需要族人互助捕獵。農業耕作採用燒田法開墾田地,不懂得施用肥料,地力消失便丟棄重新開闢。幾乎沒有交通工具,耕地和涉獵距離受到限制。農業生產工具大多是木石所制,農業生產效率低,抵抗自然的力量十分薄弱。人們往往是逐水草而居,對於大自然的認識不夠,自然活得相當辛苦。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刀耕火種
二、井田制的破壞與土地私有制興起
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東周時期禮崩樂壞,其統治不能維護,井田制也遭到破壞,土地私有制開始建立。西周井田制時期,國家將土地分為私田以及公田,農民想要獲得私田的耕種權,必須要耕種國家的公田,這一舉措對於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有著重要的作用。西周末年,鐵的發現以及鐵製生產工具的大規模推廣使得農業生產力得到解放,人們逐漸開墾更多的田地,廢井田,開阡陌,公田逐漸廢棄,私田大規模的興起。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井田制示意圖
春秋時期,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發展生產力,提高自己的實力,開始對舊有的土地制度進行改革,以便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齊國齊桓公採取“相地而衰徵”的政策,將土地分級分配給農民。隨後魯國的“初稅畝”間接地承認了私有土地的合法性,秦國商鞅變法推行“制愛田,開阡陌”,諸侯國基本完成土地公有制到私有制的轉變。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化,激發了社會開墾新地的熱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是為以後的社會矛盾埋下了禍根。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
三、漢朝時期土地國有制的復燃
秦朝時期的土地政策給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漢朝基本承接秦朝土地制度。兩漢的土地制度有兩種,一種是官田或者叫公田,就是國家所有的土地,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賞給功臣良田千頃的土地,就是出自公田。另一種是私田,歸個人所有,包括地主所有以及農民所有。兩漢從法律上認可土地私有制,土地交易的合法化,使得特權階層如皇親國戚、權臣官僚、大商人瘋狂的兼併土地,社會矛盾愈演愈烈。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漢代農民耕種圖
土地兼併的本質是地主階層與國家爭奪社會財富,因此會出現國家衰弱,富人肥的流油的情況。西漢末年,漢帝劉欣推行限田令,因為貴族的阻撓流產。王莽代漢後釋出“王田令”,意圖根治土地兼併的固有頑疾,保證農民的利益,但是由於過於超前,社會阻力過大而流產。漢朝末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土地國有制使得三國開始實行屯田制,魏國的屯田制完備,吸收了大量顛沛流離的農民,提高了國力,在日後平定吳、蜀、兩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屯田制
四、土地國有制的興盛與地主私有制的重新確立
晉朝到南北朝時期三百多年處於動亂狀態,晉朝前後出現了16個國家,南北朝分裂形成大小10個國家,直到公元589年隋朝才統一大部分領土。這一階段的土地制度經歷過多次國有制改革,但私有制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均田制以及租調製,讓農民重新獲得了土地,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業生產率上升。北魏後期,法令逐漸荒廢,貴族官僚大肆兼併土地,農民淪為佃農,社會開始變得一潭死水。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魏晉南北朝時全圖
五、隋唐封建社會頂峰時期的土地政策
隋文帝建立隋朝頒佈“均天下之田”,推行均田制的土地制度。終因隋煬帝統治殘暴、爆發農民起義而滅國。唐朝繼續推行均田制,相比隋朝的制度更加完備。據《唐六典》記載,修訂後的均田制明晰了授田物件,優待官兵,讓不少無地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但放寬土地交易限制卻給土地兼併埋下了禍根。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隋朝人民的生活場景
均田制的實行給社會帶來了生機,鞏固了國家的力量,中國重新出現大一統的盛世王朝。後來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繁榮景象,人民路不拾遺,糧食價格下降,百姓安居樂業。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亂爆發,均田制被破壞,唐德宗年間實行兩稅法,打擊權貴,減輕農民負擔,但終因天災人禍而夭折。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唐朝全盛時期
六、宋元明清土地私有制逐漸佔據主導
宋朝結束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後,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併”的舉措,自由放任經濟發展的土地制度。由於宋朝立國是由於軍閥的擁戴,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了他們的權力,但卻給了他們極大地財富自由,這些特權階層以及後來的大地主瘋狂的兼併土地,大多數過於國有土地透過合法或不合法的形式把公田變為私田,未私有化的國有土地採取租佃制的經營方式。後來宋神宗以及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稅法”,試圖抑制土地兼併,但卻因得不到官僚集團內部的支援而失敗。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杯酒釋兵權
元明清時期繼承宋朝的土地制度並有所發展,土地私有制佔據主導地位,一直存在土地兼併問題。明朝時期商品經濟盛行,白銀不斷地流入中國,在此背景下,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為貨幣稅,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實物稅,簡化稅收手續,減輕農民負擔並緩解社會矛盾。清朝時期的“攤丁入畝”以及永不加賦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明朝登記土地的魚鱗冊
中國古代土地制變遷軌跡沿著土地國家所有制為主的公有制向土地私有為主的私有制變遷。土地的變遷實際上是以國家、地主、自耕農為代表的利益主體博弈的結果。在歷史上,新興政權前期往往會維護農民的利益,分給農民土地,減輕稅負並且抑制土地兼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速度增長,土地不夠耕種,人地矛盾惡化,地主開始大規模兼併土地,農民失去土地便會成為流民,社會矛盾激化,便會產生農民起義,重新建立與新政權的均衡。
中國的土地制度發展到現在,土地的分散已經不能夠滿足集約生產的需要,工業的普及以及生產力的提高使得大部分農民不需要固定在土地上,因此未來的集體化農場生產是未來的農業發展趨勢。雖說現在的城鎮化能夠大量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農民能夠出賣勞動力獲得金錢,但是以後智慧化出現後,生產線不需要廉價勞動力了,未來該怎麼辦。農民現在最好的方式不是出去打工掙取工資,反而應該紮根在自己熟悉了大半輩子的土地上,學習現代的科學化、機械化的操作方式,利用國家政策擴充套件土地經營面積。記住一句話,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只有不賺錢的人,農村的土地將是未來財富的下一個藍海。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機械化作業
本文為大話說史原創,希望喜歡的朋友們點贊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機遇!有想法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33 字。

轉載請註明: 土地是農民的生命線,與歷朝的興亡緊密相關,未來將會走向何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