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除了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以外,黃巾軍還有哪些重要人物?

由 谷太枝 釋出於 經典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時期的一次可以說是最大規模,也是最大影響力的起義。雖然它沒有導致東漢王朝秩序的徹底崩塌,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撼動了東漢的統治基礎,加上各個地區出現的黃巾餘黨。東漢朝廷將軍政權力下移到地方,促成了地方上軍閥的形成,與\"黃巾起義\"的肆虐也有一定的關係。提到黃巾軍當中的重要人物,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那麼除此之外,黃巾軍還有哪些比較重要的人物呢?


聊到\"黃巾起義\",張角、張寶、張梁三個兄弟當然是必須要介紹的。張角利用\"太平道\"的影響力,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發展力量,將勢力範圍擴張到青州、豫州、徐州、幽州、兗州、冀州、揚州、荊州八州之地,而且從後面黃巾餘黨的分佈勢力範圍來看,幷州、益州或許也受到了\"黃巾起義\"的影響。


東漢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由於信徒唐周的告發,黃巾軍倉促起兵,主要的地區是豫州潁川郡、汝南郡、陳國;荊州南陽郡;兗州東郡;以及冀州鉅鹿郡。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是黃巾軍的首領人物,自稱為\"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全部都在河北冀州。這個地方應該是黃巾軍主要的根據地。


東漢朝廷對\"黃巾起義\"的反應也是非常激烈,先是盧植、董卓等人進攻鉅鹿黃巾軍;在消滅掉潁川等地的黃巾軍之後,皇甫嵩也轉移到河北與黃巾軍交戰,最終擊敗了黃巾軍。張角在之前已經病死;張梁、張寶都被皇甫嵩斬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張角、張寶、張梁率領的黃巾軍主力以外,波才率領的潁川黃巾也給東漢官軍帶來不小的壓力,一度擊敗並圍困過皇甫嵩,但是最終還是敗於皇甫嵩的火攻之下。至於南陽黃巾,就跟套娃一樣,基本沒有給朱儁帶來太大威脅。


張牛角、褚燕等人是\"黑山軍\"的主要首領。\"黑山軍\"介於黃巾軍與黃巾餘黨之間。中平元年黃巾軍主力全部被東漢官軍鎮壓,\"黑山軍\"一些首領參與了\"黃巾起義\",但是他們真正開始活躍的時期是在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


張牛角是\"黑山軍\"第一代首領,不過這個首領對所有\"黑山軍\"並不能起到百分之百的控制,因為\"黑山軍\"本身就是由各種小股黃巾軍勢力組成,首領也是靠推舉的形式而非暴力地兼併。張牛角在進攻鉅鹿郡癭陶的時候被射死,臨終前將首領的位置給了褚燕。褚燕為了能夠順利地控制\"黑山軍\",就改姓為張燕,稍微利用一下張牛角的影響力。因為張燕身形矯健,所以又有\"飛燕\"這個綽號。


\"黑山軍\"活躍於幷州與冀州之間的太行山脈,也參與了東漢末年河北地區的軍閥混戰,在袁紹和公孫瓚的戰爭中站在公孫瓚一方,也因此受到了袁紹的猛烈的軍事打擊。\"黑山軍\"活躍的時間比較長,從中平二年到建安十年(公元185年到205年)。\"黑山軍\"的首領也不止張牛角與張燕,比較著名的人物還包括與曹操交戰過的白繞、於毒等人。不過相對而言,張牛角和張燕這兩代首領人物無疑是最重要的。


眭固也是\"黑山軍\"出身,在初平二年到三年(即公元191年到192年)也和曹操交過手,但是他與其他\"黑山軍\"的首領不同。因為眭固後來脫離了\"黑山軍\",加入到另外的陣營當中,而且給漢末三國時期的歷史造成了一絲波瀾。

東漢末年在司隸河內郡有一支較為弱勢的軍閥,就是河內太守張楊。張楊也算是經歷過大風波的人物,他參與過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幫助漢獻帝劉協東歸洛陽。本來張楊也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但是因為部下反對,或許也是考慮到實力有限,就放棄洛陽回到河內野王。


張楊在情感上與呂布的關係很好,他們都是幷州軍閥出身。在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劉備聯軍進攻盤踞在徐州的呂布,張楊站在呂布的一方。於是乎張楊的一個傾向於曹操的部將楊醜殺死張楊依附曹操;而此時眭固已經成為張楊的部下,他殺死楊醜打算依附曹操的競爭對手袁紹。

曹操消滅掉呂布之後,打算趁袁紹和公孫瓚相爭的時候背刺袁紹,那麼河內的眭固就是一個不得不提前處理掉的麻煩。在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樂進、徐晃等人渡過黃河消滅眭固,算是袁紹與曹操全面戰爭——\"官渡之戰\"的前哨戰。


郭太、楊奉、韓暹同為黃巾餘黨\"白波軍\"的人物,\"白波軍\"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於河東臨汾縣白波谷起兵,郭太是第一任首領。\"白波軍\"與\"黑山軍\"一樣,也是對漢末三國時期歷史發展影響較大的黃巾餘黨,應該還要超過\"黑山軍\"。\"白波軍\"有兩個重要的影響,一是在客觀上與關東聯軍對董卓控制的洛陽形成夾擊之勢,迫使董卓向西遷都於長安;一是在漢獻帝東歸事件上有巨大的功勞。


郭太、楊奉、韓暹活躍時期並不相同,楊奉真正活躍時期是在興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相爭的時候。他與眭固一樣,也脫離了\"白波軍\"成為李傕的部下,但是身上畢竟還有\"白波軍\"的烙印。李傕挾持了漢獻帝劉協,郭汜挾持公卿大臣,相較之下李傕的\"罪過\"或者說風險和對名望的打擊更大,導致楊奉反叛李傕。


李傕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有郭汜、張濟、楊奉的軍事威脅,李傕不得不暫時放棄漢獻帝,允許漢獻帝東歸洛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李傕、郭汜又反悔,打算重新劫持漢獻帝。在這樣一個契機之下,楊奉等人招安\"白波軍\"作為護送漢獻帝的軍事力量,其中包括韓暹。在漢獻帝成功回到洛陽後,楊奉和韓暹也得到非常豐厚的政治上的回報:楊奉為車騎將軍,駐兵在梁縣作為漢室屏障;韓暹為大將軍,另外還有權重較高的司隸校尉。


此時朝堂上出現兩股勢力,一個是外戚加董卓餘黨的董承和駐軍於河內的張楊;一個是楊奉和韓暹。雙方處於一種均勢,於是他們都想拉攏曹操站在自己一方,成為壓倒對手的籌碼。沒想到曹操同樣對漢室垂涎三尺,最終從楊奉、韓暹中奪走漢獻帝,又擊敗楊奉、韓暹。楊奉、韓暹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被驅逐到淮南,先後與袁術、呂布聯合,最後被呂布的對手劉備所殺。\"白波軍\"徹底失敗後,黃巾軍或者黃巾餘黨就再也沒有介入東漢政治中樞的機會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讀史方輿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