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剛上小學的孩子們對於誰是權威,應該聽誰的這件事似乎特別敏感,這是天性使然嗎?
答:
兒童對於權威的服從涉及到兒童的道德發展,既然是發展的,就不是天生就具備的,而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慢慢發展的。比較有名的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剛上小學的兒童一般處於前習俗水平,其對權威的服從主要是由於害怕懲罰。例如,一個孩子他打了別的孩子,他的父母教育了他以後,他下次沒有表現出攻擊別的孩子的行為。這並不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打人的行為會對別的小朋友造成傷害,而是因為他害怕再次攻擊後會受到懲罰。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道德認知水平會逐漸發展,最終達到成人的水平。
2、在兒童中出現的等級是天然的嗎?如何解釋在兒童中出現的潛在的等級感?
答:
首先強調一下等級和權威是不同的。一個等級結構中,上級對下級可能意味著權威(父母對兒童、老師對學生),也可能並不存在權威(班長對普通同學),一般來說,級別間差距越大,越可能存在權威與服從關係。你談到的兒童中出現的等級一般不會產生權威與服從,可能用同伴關係(peer relationship)這一學術概念來解釋比較恰當。同伴關係包含同伴接納和同伴拒絕兩個方面,一般來說,被同伴接納的兒童在同伴中的“等級”(受歡迎程度)比較高,而被同伴拒絕的兒童“等級”一般比較低。
你提到的“兒童的等級是天然的嗎?”,我理解為“兒童的等級是固定的嗎?”。對於這一問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例如,一群互不相識的孩子因為一次夏令營聚在一起,在接觸的頭幾天並不會形成穩定的同伴“等級”,但是隨著接觸的增多,你會發現某幾個兒童成為了小領導,而某幾個兒童成為了大家排斥的物件。因此同伴關係不是既定的、固定的,而是透過兒童之間的互動逐漸形成的。
那麼,兒童的“等級感”如何解釋?或者受什麼因素影響呢?現有的研究發現,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同伴、以及個體特徵等多個方面。舉幾個例子,一般來說,家庭教育比較好(採用權威型而非專制型教養,通俗講就是家教好)、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比較好(父母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較高,通俗講就是家裡條件好)的兒童更易受同伴接納,更少受同伴拒絕;所接觸的同伴中親社會水平較高而攻擊水平較低的兒童更易受同伴接納,同伴的攻擊行為比較多的兒童更受同伴拒絕(通俗講就是和好孩子做朋友比較受待見,和壞孩子做朋友會被排斥);身體外貌較好、運動能力較強、外向型氣質的孩子更受接納(通俗講就是長得好看、能唱會跳、性格好的孩子更受歡迎)。
3、欺凌處於弱勢的的孩子,對欺凌者而言有什麼價值?
答:
兒童對另一個兒童表現出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種,總的來講,根據攻擊行為的目的性可以將攻擊行為區分為工具性攻擊和反應性攻擊。工具性攻擊是帶有明確目的的主動攻擊,例如為了搶別人的玩具而打別的小朋友,而反應性攻擊是對他人攻擊行為的反抗,例如別人搶我玩具打我我打回去搶回來。在欺負 - 受欺負的關係結構中,欺負者在一開始一般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些目的而對受欺負者進行攻擊的,兒童期常見的就是搶玩具、搶食物、搶老師的關注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欺負者與受欺負者持續多次扮演各自的角色後,往往會形成穩定的欺負 - 受欺負關係,類似於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時,欺負者可能會不具任何目的的對受欺負者實施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