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孟子經典語錄盤點 孟子提出了什麼思想

由 司馬盼香 釋出於 經典

孟子語錄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的核心。其後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孟子認為,君王和國家都是可以被更替的,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民。所以,對於封建統治階級來說,老百姓的地位,比國家和君主更為重要。他認為,國君當政,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否則國家就不會強盛。

孟子畫像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對於義利觀的核心思想。他對於“義”和“利”假設了一個鮮明的衝突和矛盾,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應該把義放在首位。但是在這裡,孟子並沒有完全否定利的價值。只是把義的價值置於在利的上面。

仁者無敵。此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同樣是孟子對於“王道”和“仁政”的核心辯論思想。孟子認為的“仁”,分成為三個方面,第一,是減輕刑罰。第二,是減輕賦稅。第三,是鼓勵人民種田,發展農業。只有做到了這三點,人民才會甘心情願來歸附。而人民歸附了,國家的實力才會強大,才能做到真正的“無敵”。在孟子認為,想要在戰亂不聽的戰國時期稱雄,唯一的辦法,就是施行仁政。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這也是孟子對於“仁政”思想的一種闡述,是孟子“法先王”的一種理論。他認為,在推行仁政的時候,一定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讓人民根據著法律法規行事,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孟子的名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名言警句,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許就是這些名言警句讓你跨過困難,跨過苦難,激勵著你前行。人活得就是一個心氣,一個目標,一個夢想,從很多的名言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那麼,孟子作為中國千年文化中的一個聖人,有哪些名言在激勵著我們呢?

孟子畫像

萬事兩難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闡述的是一個哲理,同時也是孟子的重要的名言,這是孟子對於生命與仁義的一個探討,講述了生命固然可貴,但是為了人們心中的仁義,在關鍵的時候是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的,其實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孟子對仁這個字的一些見解。

孟子的詩篇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這一歷史名言,也是我們從語文教材課本中學到的著名詩篇,這句話不知道警醒了多少的人,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不管處於什麼樣的環境裡面都要心存憂患意識,不能每天都沉浸在享樂當中,尤其是身上有重大擔子的那些人,更加不能放鬆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激烈複雜的社會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位。

如果我們形容一個人被當前的假象或者說是區域性的現象所迷惑,以至於認不清一件事情最根本的一面,我們這個時候會不會想到“一葉蔽目,不見泰山”這樣的歷史名言呢,其實這個名言也是成語故事,也是出自孟子的筆下。

孟子的思想主張

相信朋友們對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從教學課本上,還是從文言故事裡。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張。嚴格的說,孟子是孔子的後世弟子,當然作為孔子的弟子他傳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

孟子畫像

作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無論是政治思想還是社會地位在戰國時都是深有影響的,孟子對當時最主要的影響就是關於仁政的思想主張,戰國時期孟子曾遊歷於各個國家,遊說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張,這對於當時戰亂頻繁的時代具有深遠的意義。

孟子在人性,社會觀點,仁政,禮儀,民本,價值觀等多個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張。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張是仁善,與人為善,主張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們多注意檢討自身;在社會和政治觀點上,同樣是仁政治理天下,讓王者一定要仁義治國,重視人民的自身意願;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張得民心者得天下;價值觀方面更是強調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張禮儀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鄉是現在的山東,他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同時也是世界人學習的榜樣,他的思想影響了後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國家,他將儒家的思想傳播久遠,對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世人都稱他為“亞聖”,並建“亞聖廟”供後世人敬仰。


孟子三樂

孟子三樂說的是在《孟子》一書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種快樂的一段話。原文如下: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孟子三樂

第一樂,指的是親情。父母健在,兄弟沒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團圓,對於孟子來說是一種快樂。他教育子女應懂得感恩父母,珍惜親情。

第二樂,指的是孟子的為人處事的態度,他告訴人們做人應該正直坦蕩,對得起天地和身邊的人。

第三樂,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態度,得到優秀的人才並教育他們。如果能遇上這樣的人才,孟子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他們,也是一種快樂。

初見孟子三樂,實在不算要求太高。但是細細品味,卻實在難得。這些平常的要求,看似樸素,可你一旦失去,生活便如履薄冰。試想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你孑然一人活在這個世上,沒有兄弟親人,孤苦無依,那何來快樂可言?如果平日裡做了許多虧心事,每天怕被人上門尋仇,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又何來快樂可言?如果你滿腹才華,卻得不到好的傳人,只能把自己的才華隨著生命的失去,埋進土裡。又何來快樂?

往往純樸的都是真摯的,而真摯的卻是最珍貴的。孟子三樂表現了孟子為人的一種態度,也閃爍著其博學智慧的光芒。

孟子的老師

孟子的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嚴格來說,孔伋並非是孟子的直接授業恩師,而是孔伋的門人再傳孟子。孔子生兒子孔鯉,然而孔鯉死得早,而且還死在孔子之前,所以孔子的衣缽傳人成了孔伋。

孔伋圖片

孔伋和孔子一樣,也是魯國人,字子思,生於公元前483年,卒於公元前402年,去世時八十二歲。他和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共稱為“五聖”,由於他和孟子、顏子、曾子又一起配祀於孔廟,所以又被成為“四配”。現在對於孔伋的記載很少,他的生平事蹟已經很難考證。據說他曾師事曾子,孟子是他的再傳弟子。根據《孟子》中記載,孔伋曾魯繆公、費惠公等人尊為賢者,將他視為老師,但終其一生,也未被取用。

在韓非子的《顯學》中認為,自從孔子死後,儒家學派分成了八個派別,而孔伋正是這個八個派別的其中一個。

在《史記》中說,四書五經的《中庸》正是孔伋所作。《漢書·藝文志》中說,孔伋作二十三篇,只是這些文章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失傳了。而司馬遷認為孔伋作《中庸》,恐怕也不是他一個人寫的。因為其中的文法和口氣,都很類似於秦漢而非戰國。

孔伋在宋代被宋徽宗封為“沂水侯”。明代,被明嘉靖皇帝封為“述聖公”。因此,後人皆稱其為“述聖”。與“復聖”顏回、“宗聖”曾參、“亞聖”孟軻等人並稱“四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