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 11月27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辦第二屆通識教育論壇,聚集“新時代財經類高校通識教育的變革之道”。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的十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通識教育的新變革與新趨勢”“新時代通識教育中教學理念的變化與革新”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交流。全國各地多所高校的100多位教師參加了會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夏文斌表示,近年來,為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高度重視通識教育,不斷完善通識教育體系,為財經類高校加強通識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經驗啟迪和改革範例。他表示,對外經貿大學堅持以新文科理念為引領,持續推進通識教育體系的完善與創新。201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明確提出加強通識教育,在公共基礎課程基礎上,建設通識通修課程。從2017年開始,全面啟動通識教育改革工程,並將此項改革作為學校推進的重大教學改革工程。2017到2021年,共建設核心通識課程34門,選修通識課程79門,引入第三方慕課平臺,遴選符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通識課程體系的33門網路通識課程。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處處長劉霄致辭指出,推動通識教育發展是將高校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的重要路徑,本屆通識教育論壇是對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落實,將對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援。
會議第一單元的研討主題是“新時代通識教育的新變革與新趨勢”,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教務處處長莊芮主持。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沈文欽基於對北京大學教學改革與全球趨勢的觀察與思考,認為通識教育改革的未來走向體現在國際化、雙語教學、文理兼攻等幾方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教務處副處長熊光清認為,當前,中國進入小康社會,解決了溫飽問題,這不僅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且帶來了一系列重大影響,特別是,人的價值追求由此將發生重大轉變,追求成為更全面的人,成為更有修養、更有理想、更有信念、更有情懷的人,不僅具備了更充分的社會條件,而且成為社會對人的更高要求。同時,現代社會複雜性不斷增強,職業導向的技能性人才已經不是高等教育培養的目標。專業或學科邊界的固化與封閉很容易導致專業或學科發展的“孤立主義”,以及專業或學科壁壘的強化與對立,不利於受教育者全面準確地認識和理解世界,提升解決社會複雜問題的能力。隨著網路資訊時代的到來,各種新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得知識量激增,獲取知識的工具和手段極大增強,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模式沒有太高價值,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才是教育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加強通識教育成為高校教育領域的重要變革。
會議第二單元的研討主題是“新時代通識教育中教學理念的變化與革新”,由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教務處處長李桂君主持。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主任梅賜琪介紹了清華大學“寫作與溝通”課程“主題式、小班制、全過程深度浸潤”的教學模式。清華大學從2018年開設“寫作與溝通”通識必修課。2020-2021學年,全校共開設233個2學分寫作與溝通小班課堂,選課人數達到3400人,高質量地完成了大一新生全覆蓋目標。清華大學開設這門必修課,首要的目標是要在價值塑造層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無專業門檻、有學理深度”的新通識理念、管理者對於加強通識教育的普遍共識、學校對於通識教育“真金白銀”的投入是該課程建設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
在會議總結環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夏文斌校長對與會嘉賓表示誠摯謝意。他指出,作為一場高水平的思想交流與觀點碰撞,本屆論壇是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發起的第二次以通識教育為主題的教學研討會。財經類高校通識教育應凸顯“深”“實”“廣”“新”四大導向。其一,通識教育應凸顯深度,在立德樹人、夯實學生價值基礎上要深,在推進知識點的整合度上要深;其二,通識教育應走得更實,根據學生知識結構最佳化、思考與實踐能力強化的需要不斷改進通識教育,提升學生在通識教育中的獲得感;其三,通識教育發展的視野要廣,注重學科交叉,跨學科的相容幷蓄、融會貫通;其四,通識教育的內容與方法要不斷更新,適應社會需求的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