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懶惰、沉迷遊戲、精神頹廢,都是“低能量”惹的禍
這裡是北辰教育【辰讀時刻】,在這裡您將聽到家庭教育類的美文音訊。
如果您喜歡這個欄目,請讓我們聽到;如果您有好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用文末留言的方式告訴我們。
△點選上方音訊,聽主播/水杉為你朗讀
在我們的認識裡,孩子大都是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樣子。
可是,生活就有一些孩子,他們就像快沒電了似的,雙眼茫然無神,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這類孩子還總是容易沉迷於某種娛樂之中,比如打遊戲,追漫畫;偶爾下定決心改變,但行動上卻仍然做著與之相悖之事。
比如,說好的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可是鬧鐘響了幾遍,孩子依舊是呼呼大睡;說好的戒掉遊戲,但是刪除的軟體,總一次次地重新下載回來……
他們總是沉迷於簡單的快樂之中,面對學習等有意義的事情,總是隻想不做;甚至連生活態度也很消極,比如自己房間亂糟糟的也視若無睹。
許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的自制力太差的原因。於是,家長便化身“家庭主管”,沒收孩子的手機,杜絕其玩遊戲,每天跟在後面催促不已。
沒有了手機,沒有了遊戲,孩子就老老實實去學習了嗎?事與願違,沒了這些,孩子往往也會沉迷別的,好像什麼都比學習有意思。
其實,這類孩子之所以喜歡在“無聊”的事情上消磨時光,並不是因為自制力差,而是因為此時的他“能量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而且會不斷變化,就像手機一樣,我們可以把人體自身的能量理解為電量。
當一個人充滿電的時候,他會更願意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比如努力讀書、積極鍛鍊、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挑戰自己的極限,追求屬於自己的成績、榮譽……
而當一個人電量不足,又沒辦法充電時,那他就只能做一些耗電少的事,來支撐自己度過這一天或這一段時間。
所以,當一個人處於能量低谷的時候,他只會去做不用動腦的事情,做輕鬆就能完成的事情,比如打遊戲、追劇、睡覺……
這並非是靠自制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很多人應該都有體會,當你在心情鬱悶時,你的房間往往會變得凌亂而不自知。
因為低能量狀態下,你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內心,此時,身邊環境是否整潔已經完全不重要,你也沒有多餘的心思放在打掃和整理房間上。
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你房間的凌亂程度,就代表了你內心的混亂程度。同理,當你開始收拾房間時,說明能量已開始恢復。
所以,當一個人處於很低谷的狀態,根本沒力量談自制力。
孩子也是一樣,沒有孩子天生消極頹廢,喜歡討罵、闖禍、頂撞父母,甚至抗拒上學……
這些行為都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原因是他自身的能量太低了。
可是,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很多家長採取的卻是懲罰措施:打、罰、控制。
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能量更低,無法從本質上解決問題。
1、給孩子一個張弛有度的環境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因為他們不僅要面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升學考,還要面對畢業後的就業問題,這些困難像一座座大山矗立在他們面前。
再加上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的學業過度緊張,對孩子實施高壓政策,使得他們疲於攀爬。孩子的心態就像彈簧一樣,在長期過分緊繃的狀態下,就會失去彈性。
而且,越是高壓緊張的狀態下,孩子的消耗越大。漸漸的,孩子越來越消極低沉,內心已沒有了動力。
所以,想要讓孩子恢復活力,保持一個積極的狀態,就要控制好孩子成長環境的壓強,讓孩子在不輕視文化課的情況下,也能擁有給自己“充電”的放鬆空間。
2、保護孩子的興趣
生活中,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打籃球,有的孩子愛收集……
但有的家長覺得,如果孩子成績不好,就別花過多的時間放在興趣愛好上,否則只會被別的孩子越落越遠。
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些被家長“阻止乾的事”,正是孩子的能量來源。
如果孩子喜歡畫畫,那就鼓勵他們在這個領域中獲得樂趣;如果孩子喜歡打籃球,讓他們在揮灑汗水中釋放壓力。
一個好的興趣,能帶給孩子源源不斷的能量。
3、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有的父母喜歡什麼事情都給孩子安排好,這使得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沒有任何意義。即使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孩子也不會獲得價值感。
而當孩子對自己的價值認知和判斷低下時,他就會失去自信,面對挫折、困難時,認為自己沒有辦法解決,並且也不想解決。對一切的成功或者失敗失去反應,覺得人生越來越沒有意義。
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要善於讓孩子體會到自身努力的價值所在,透過外在的行為來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當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他會迸發出無限熱情,迎接挑戰。
4、提升自己的能量
作為父母,其實我們自身也未必是高能量的人,也無法保證時刻都處在高能量狀態中。
像來自工作上的壓力,他人的不認可,生活方面的不順心,都有可能消耗掉我們的能量。
而父母的能量狀態,又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能量狀態。
比如說,一個家庭中經常充斥著要求、指責、埋怨,那麼生活在這個家庭的孩子,也不可能處在一個喜悅、平和、幸福的高能量狀態。
所以,父母也要提高自己的能量。如何提高自己的能量?
簡單來說,就是多做一些能夠讓自己開心的事,感受生活樂趣。特別是處在工作壓力中的“爸爸”,以及整天圍著孩子團團轉的“媽媽”,更需要多一些時間聽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心情自然會愉悅,能量也自然會提高。此時,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也會發生截然不同的改變。
最後要說,無論是我們父母還是孩子,都是不完美的,都不可能永遠都處於高能量狀態。
所以,我們要允許孩子處於低能量狀態。
當孩子的狀態不好時,我們要先放下心中的焦慮和指責,耐心地陪伴孩子。因為此時,孩子正需要我們的關愛,讓他鼓起勇氣去應對挫折,扭轉逆境。
這樣,當我們陷入能量低谷時,也一定能被孩子理解、包容。
家人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影響、共同成長,這不正是家庭的意義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