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的陵墓,為何屢屢遭受雷擊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深夜,李自成的農民軍山呼海嘯般地衝入京城,立國兩百餘年的大明朝至此走到窮途末路。紫禁城中的崇禎皇帝,眼看祖宗江山社稷斷送在自己手裡,心中的壓抑與悲愴難以言述。但直到最後時刻,這個倔強的年輕皇帝依然沒有屈服,“朕不能守社稷,朕能死社稷”的誓言再度湧上心頭。
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禎在忠心耿耿的心腹宦官王承恩陪伴下,走上煤山壽皇亭,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結束了他的悲壯一生。直到兩天後,他的屍首才被人發現。李自成下令把崇禎的屍首搬到東華門外,讓前明的臣子百姓有機會憑弔。
然而在當時人心惶惶的混亂形勢下,大部分人都不敢出頭冒險,文武百官中“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不僅很少有人來祭拜,接下來還有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崇禎生前忙於軍國大事,竟然沒有時間和精力為自己選擇“萬年吉地”營造陵寢,結果導致如今死後無處葬埋。
李自成下令,讓主管京師軍政的順天府負責安葬崇禎,至於埋在哪裡、什麼規格的墓地、所用銀子從哪裡來,他卻不聞不問。沒錢難辦事,順天府官員不得要領,只得採取了最簡單最省錢的辦法:崇禎皇帝的田貴妃已經死了幾年,順天府下令挖開田貴妃的墓室,把崇禎葬入其中。
緊接著清軍入關。順治皇帝和多爾袞手忙腳亂地入主中原後,急需安撫人心,拉攏前明大臣百姓為清朝效忠。順治元年清廷下旨,在田貴妃墓的基礎上為崇禎重新營建陵寢,並命名為思陵,以示對明朝皇帝的敬意。經過一番折騰,崇禎的思陵建起了小小的享殿、碑亭,雖然無法與十三陵的規模氣派相比,但一個亡國之君能享受到清朝皇帝這番禮遇也算不錯了。
令人不解的是,崇禎的思陵建成後一直到如今,屢屢遭受雷擊。陵墓內外的松樹,很多都被雷擊斷擊折,成了“無頭松”或者“折頭松”,連墓碑都被雷劈掉臉盤大的一塊。或者按照老百姓故老相傳的迷信說法,只有作惡多端。不忠不孝的大惡人才會遭受雷擊“天譴”,這當然是一種迷信說法,不足為憑。但從古到今皇帝的陵墓成百上千,為什麼只有崇禎的思陵屢屢遭受雷擊?其中必有原因。
出於保護文物起見,氣象局專家和文物專家曾經組織起來,專門對思陵進行了一番考察研究。專家們到實地勘察過之後,根據思陵所在位置的地形和當地的氣候特點,終於破解了其中奧妙。
原來,思陵遭受雷擊,並無任何神秘之處,完全是自然氣候和地形因素的巧合。思陵位於一片山地之中,地勢西高東低。西北來的冷空氣和東南來的暖溼氣流在此交匯,使得這一代成為雷雨多發區,容易發生雷擊事件。
而思陵的具體位置又在一片土地中,與周圍的遍佈山石的地面相比,土地的電阻率更低,更容易吸引電流招致雷擊。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思陵周邊是一片空曠原野,而思陵的建築物、樹木,無形中成為這一代的制高點。古人營建思陵時並未採取避雷措施,導致在雷雨季節這裡就成了遭受雷電侵襲的重點地區。思陵遭受雷擊的原因就此被破解。
參考資料:《明季北略》《雷擊思陵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