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大清王爵——世襲罔替才是真正的“王者榮耀”
清朝制下的“王爵”(不包括外蒙、西藏、新疆等外藩),大致可分為“異姓王”、“追封王”和“宗室王”三類,這三類王爵,根據清朝最高統治者在封王時的動機,又可以簡單的總結為三句話:
一、皇帝需要你成為王——異姓王
異姓王是清初出於戰爭或者籠絡人心的需要,賞賜給吳三桂(平西王)、孔有德(定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尚可喜(平南王)、孫可望(義王)等五位漢族大臣的王爵,異姓王只產生於清初戰爭年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殊性
平西王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二、皇帝希望你成為王——追封王
對於生前立有大功的重臣,在其死後以追贈的形式,冊封王爵。揚古利(追封武勳王)、黃芳度(追贈郡王銜)、傅恆(追贈郡王銜)和福康安(追封嘉勇郡王)等人,都屬於“追封王”。這一類王,是死後才被賞賜的榮譽頭銜性質的王爵,主要是表達皇帝對逝者的感念之情,通常不具備王爵的實際功能,也沒有世襲傳承的可能。
富察傅恆三眼花翎朝服像
三、皇帝認可你成為王——宗室王
宗室王,意即皇家宗室王爵。清朝,凡愛新覺羅的直系子孫,理論上來說,都具備封王的資格,請注意,只是理論上具備資格,血緣只是封王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必然結果。
在這一點上,滿清的王爵封賞,與明代制度有所相同,明朝只要是皇帝的兒子,必然封王,但在清朝,哪怕是皇子,封不封王,什麼時候封王,都只能是皇帝認為你應該被封王時,才能算數。
和碩恭親王 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和碩醇親王 奕譞(道光帝第七子)
雖然王爵的來源有三類,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滿清統治者在“王”這一最高爵位的封賞上,還是沿襲和遵從了中原漢族政權的核心標準,那就是“非皇室宗親不封王”,所以除開前文所說的極少數異姓王和追封王以外,正常情況下,清朝的王爵,只賞賜給皇帝的直系子孫或者兄弟,滿清得國289年,封王爵者240多位,絕大多數都是“宗室王”。所以下面我們主要來聊一聊關於宗室王爵的問題。
清朝做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在王爵制度上,也具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
一、封號前加滿語稱謂
宗室王爵按等級排序,有親王與郡王兩級,親王前加“和碩”(滿語“四方四角”之意)二字,郡王前加“多羅”(滿語“禮的、道的”之意)二字,親王與郡王統稱為王爺
二、王爵封號棄用國名,而改用美稱
清之前的朝代,單字王爵(親王),封號都是以春秋時期的國名來修飾,例如我們熟知的李世民,登基之前被封“秦王”,宋太宗繼位前是“晉王”,明成祖朱棣被封“燕王”,一般情況下“晉、秦、齊、楚”這些春秋大國都是比較尊貴的單字封號,而二字王爵(郡王),一般選用地名作為封號,像我們熟知的“延平郡王”鄭成功,“蘭陵王”高長恭,再比如明朝開國第一名將徐達,死後被追封“中山王”,這些都是二字郡王。
延平郡王鄭成功
清朝則有屬於自己的王爵命名規則,除了親王前冠“和碩”,郡王前冠“多羅”外,王爵封號不再用國名或地名,而全部用美稱來代替,順治朝大名鼎鼎的“攝政王”多爾袞,王爵全稱應該是”和碩睿親王”,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載灃,王爵全稱是“和碩醇親王”,還有下面即將要談到的清初兩大鐵帽子郡王——“多羅克勤郡王”、“多羅克勤郡王",這些都是以用意美好的字、詞作為王爵封號。
三、降等承襲和世襲罔替並行
滿清王爵的傳承,是“降等承襲“和“世襲罔替”兩種模式並行,“降等承襲”是絕大多數爵位(包括王爵)所必須遵循的傳承製度,即爵位繼承人在原爵位的基礎上降一級繼承,父親被封親王,嫡長子襲爵就只能是郡王,父親被封郡王,嫡長子襲爵就只能是貝勒,以此類推。而“世襲罔替”則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爵位傳襲制度,爵位的等級不隨世襲而更替(不降等),因此,世襲罔替的王爵,也被形象的稱為“鐵帽子王”。
清初攝政王 和碩睿親王 愛新覺羅多爾袞
一、功封世襲罔替
在大清的開國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爺,他們不僅是皇帝的嫡系子孫,而且都曾對清朝開基創業或統一全國立有大功,因此這八個王爺的爵位,被特別恩賜為“世襲罔替”,分別是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豫親王多鐸,和碩肅親王豪格,和碩莊親王(承澤親王)碩塞,還有兩位多羅郡王,分別為多羅克勤郡王嶽託和多羅克勤郡王勒克德渾,總共六個親王,兩個郡王,這八個人也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鐵帽子王”
十二大鐵帽子王之一 和碩禮親王代善
二、恩封世襲罔替
除上述八位因戰功而被賜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另有四位王爺,分別是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和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曾孫),這四位王爺,並不像之前的八位鐵帽子王因戰功而獲得世襲罔替的資格,因此被稱為“恩封”世襲罔替
和碩怡親王胤祥
大清得國289年,一共只產生了上述12位世襲罔替的王爵,可以說鐵帽子王是真正的王者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