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孔雨童 繪畫 徐進
繼7月北大、清華、復旦、武大等陸續開放後,9月12日,廣州大學也釋出校園開放管理公告,截至目前,多地皆有一批大學已正式“敞開校門”。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但本身也帶有公共屬性、開放基因。敞開懷抱、海納百川的“大學精神”,更在許多知名大學的校訓和辦學理念裡都有所體現。民國時北大就專門制定了相關規則,以迎接社會人士旁聽;疫情防控前,多數高校校門也是敞開的,常有校外人士前去旁聽名師課程,參與論壇講座。
對於大學的“開放”的定位,當代大學生也有認同。今年,某媒體曾對21個省份的高校進行調查,96.3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就讀的大學應該重新開啟校門,其中選擇“無限制對外開放”和“有條件和限制進入”的比例分別為32.47%、63.92%。
當下,對於大學開放,還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人質疑這會“擾亂校園秩序”,有人高呼“校園不是公園”;很多高校也還遲遲沒有開門的動靜。但對此,廣東省教育廳不久前的一次回應頗為一針見血,“如果開放以後出了什麼問題,也不是開放帶來的問題,而是管理不善帶來的問題,管理不便不能凌駕於開放之上”。開門帶來的問題,不是無解,只怕懶政。
我們該更好的理解“大學”。大學並不只有傳統意義上研究學問、培養人才這一個身份,它也從來承載著服務、影響社會的責任。無論狹義還是廣義上的“育人”,都應與社會相連通。而我們當下應開啟的,除了這扇“有形之門”,更有那扇“無形之門”——以主動的姿態,開放更多教育資源,釋放更多人文能量,以更好地發揮高校啟迪民智、文化引領的作用。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