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都非常注重禮義廉恥和人倫綱紀,但唐朝絕對是所有朝代中最特別的一個。首先是唐高宗李治不顧群臣反對,力排眾議從感業寺裡接回了武則天,而武則天是唐高宗父親唐太宗的妃子,算下來她是唐高宗的庶母。而第二個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對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一見鍾情,費盡心力使得自己兒子和兒媳分開,然後娶了自己的兒媳。
公公娶兒媳,即使是在民風開放的現代,都是不被社會認可的一種做法,唐玄宗是怎麼讓當時的人們認同的呢?妻子被父親搶走,壽王李瑁的下半生是怎樣生活的?
首先,唐玄宗並不是馬上就強娶了楊玉環。而是用了一些特殊的方式。在他確定要將楊玉環納入自己的後宮後,他就琢磨怎麼才能合理地迎玉環入宮。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是在壽王李瑁的母親,自己的妃子武惠妃還在世時,但他娶楊玉環卻是在武惠妃去世後。他以讓楊玉環為自己的母親祈福的理由逼楊玉環出家,楊玉環就這樣做了尼姑,而且一做就是五年。五年的時間裡,唐玄宗為兒子李瑁另娶了一位姓韋的王妃,這才把楊玉環迎回宮中。
只是出家五年,回來就換了身份,為什麼大臣們這時不再反對這件事。首先是唐玄宗以“孝”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為太后祈福。古代的孝道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唐玄宗以這個壓著,李瑁和楊玉環都不能拒絕。而出家以後,唐玄宗又為了李瑁另娶了一位王妃,這時的楊玉環其實已經算不上李瑁的妻子了。而且楊玉環是頂著為皇帝的母親祈福的名頭出家,這就在無形中抬高了楊玉環的輩分,算下來她已經是唐玄宗的同輩人了。
而且出家長達五年,壽王李瑁和朝中大臣早就看出了唐玄宗的司馬昭之心,而時間也給他們的態度帶來了變化,從完全不能接受到不得不接受,胳膊擰不過大腿,當他們發現了這個事實以後,也就不再抗拒這件事了。
那麼對於壽王李瑁,妻子變成了庶母,這樣大的屈辱會跟著自己過一輩子,他又是如何接受的呢?
這樣大的屈辱,李瑁一開始完全不能承受。但父親唐玄宗以讓楊玉環盡孝道的名義逼她出家,李瑁也無可奈何。玉環這一走就是五年,也許李瑁也曾經想過等待玉環,但五年的時間著實太長了,最重要的是唐玄宗並沒有明確的表示要讓玉環出家多少年才能還俗,如果五年到了朝中眾人還是不能允許玉環回朝,那唐玄宗可能還會繼續等下去,這樣沒有期限的等待是難熬的。唐玄宗又在這時賜婚李瑁,韋氏溫柔體貼,她慢慢撫平了李瑁心中的傷痛和對玉環的思念,李瑁雖然沒有徹底的放棄,但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其次,玉環的出家對於李瑁來說不僅僅是感情上的缺失,還有唐玄宗在政治層面對李瑁勢力作出的打擊。這跟去世的武惠妃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李瑁當上太子,武惠妃使計暗害了原先的太子李瑛,誣陷太子李瑛、光王李據、鄂王李瑤三人謀逆造反,使得唐玄宗誤殺了太子李瑛。
唐玄宗知不知道自己的三個兒子是遭人誣陷的呢?肯定是知道的,因為太子被殺後不久武惠妃就心懼而死,這其中和唐玄宗有沒有直接關係現在已經無證可考了。但是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對壽王李瑁的態度馬上就有了區別,他先是不顧兒子的哀求,執意送走了兒子的妻子楊玉環。又很快改立了李亨做了太子。
母親突然去世,父親態度大變,妻子被迫出家,李瑁當然明白唐玄宗是在打壓自己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再喜歡楊玉環,李瑁也明白伴君如伴虎,自己得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對楊玉環已經是鞭長莫及,只能望洋興嘆了。而大臣們是最擅長看出朝堂之上的風向的,他們既然看出了唐玄宗有心整治壽王李瑁,為了自己的人仕途,當然是遠離李瑁,連帶著對唐玄宗娶楊玉環一事也置之不理了。
那壽王李瑁的下半生過得如何?即使知道妻子楊玉環已經成了自己的庶母,但是真正在宮裡看到玉環和父親如膠似漆,對於李瑁來說還是會難收錢。何況玉環如今已經不是自己的同輩人,當自己在宮裡遇到玉環時,需要向玉環行禮,這一點才讓李瑁痛不欲生。
但是無論如何,生活總是要繼續下去,何況新娶的王妃韋氏對壽王李瑁深情一片,因此李瑁和韋氏的相處還算和諧。韋氏更是一連為壽王李瑁生下了五個孩子,五個孩子圍繞著李瑁,妻子又溫柔懂事,慢慢的,李瑁被父親和玉環傷害過的心也就被治癒了,他也就不再執著於玉環。因此壽王李瑁的後半生還算是過得安穩。
沒想到過了幾年,安史之亂爆發,為了平息戰士們的怒火,穩定自己的江山,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楊玉環,楊玉環魂斷馬嵬坡。而李瑁卻隨著唐玄宗進入蜀地,平安脫困。此時的李瑁或許又想起了初見楊玉環的那一天,在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禮上,李瑁對參加婚禮的楊玉環一見鍾情,馬上向母親武惠妃提出娶楊玉環為妻子。如果沒有父親唐玄宗的插手,自己和玉環說不定可以安穩地做一輩子和和美美的夫妻。又或許,自己不應該向母親求娶,這樣楊玉環也不會進入宮門似海的皇家,是自己把她拖入了這譚泥沼之中。而對於唐玄宗而言,費盡心思把兒媳變成了自己的貴妃,卻不能永遠的在一起,而且是自己主動放棄了玉環的生命,比起這樣的結局,是不是讓玉環和自己的兒子李瑁在一起才是對玉環最好的選擇,但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定局,再也沒有轉圜的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