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影壓在秋天的報紙上,中間隔著一片夢幻的海洋,我凝視著一池湖水的天空……’這般優美的詩句,你是否相信是由人工智慧所寫?”近日,在杭州市濱江區政協委員海創工作室,杭州市中華職業教育社秘書長張靈仙的發問,將話題引向了由浙江省中華職教社、杭州市中華職教社共同主辦的職教沙龍“數字經濟時代的職業教育”。
掃碼進店、智慧醫療、遠端辦公……在數字經濟迅猛發展的當下,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智慧化。據信息產業研究機構IDC預測,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值將佔到全球生產總值的62%。數字經濟時代,與經濟發展休慼相關的職業教育如何參與變革?沙龍中,省職教社常務副主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利月,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方展畫,濱江區政協副主席張愛蓮等50餘位嘉賓努力為這一問題尋找參考答案。
今天的教育趕不上明天的發展?
職業教育要注重培養“看不見”的能力
“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等深刻改變了人才需求,傳統行業不斷被顛覆,新興行業層出不窮,我們的學生還在用著過去的教材,用10年前的方案培養10年後的人才,勢必是一場失敗的教育。”沙龍中,方展畫的一席話讓與會嘉賓陷入沉思。
數字經濟時代的浪潮中,那些易於教授和檢驗的技能,正在或者將要被數字化。職業教育必須改,怎麼改?
方展畫認為,職業教育不能僅僅只是做加減法,或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修修補補,必須從“基因”上改。“職業教育是工業化的產物,崗位固定、分工細是工業時代的特徵,技能看得見、摸得著;數字經濟時代,對創造力、創新意識、多學科思維能力等的要求越來越高,技能從‘看得見’變為‘看不見’。”
淘寶大學職業教育高階運營專家鄭婷對此深表認同,工業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是呈金字塔型的,企業需要大量流水線上的生產工人。而到了數字經濟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呈橄欖型,大量機械的、低價值的勞動將由人工智慧替代,中間端的能適應數字經濟需求的創造性勞動成為剛需。這就倒逼人力資源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
“要讓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走得更遠,職業學校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進行‘技’的訓練,更要注重對學生‘能’的培養。”這正是杭州市開元商貿職業學校校長鄭效其在辦學中的思考。受今年疫情影響,開元商貿職校把一年一度的貿易節搬到線上,搭建“青春創業微商城”,讓學生體驗網店架構和運營的整個流程,感受無接觸式銷售,在實踐中提升專業技能。在鄭效其看來,這就是一個綜合學習的過程,面對不斷變化的職業技能要求,可遷移的技能才是職業發展和生涯成功所必須具備的技能。
數字經濟時代教師將面臨失業?
職校教師要進行一場“自我革命”
數字經濟的爆發,改變的不僅僅是生產、生活的方式,教育的形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藉助互動式電子白板,可以把企業工作實景搬進課堂,學生也可以和企業工程師“隔空對話”;學生可以進行個性化的線上學習;教師可以採用先進的人工智慧備課系統備課……於是,很多人驚呼:數字經濟時代,教育將被全面顛覆,很多教師將面臨失業。
對此,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歡認為,人工智慧就是個大記憶體,有“人工”才有“智慧”。教師要把技術作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利用人工智慧、大資料、網際網路等技術優勢,幫助學生個性化學習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案,從思考“教什麼”轉變到“學生學什麼”,從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者。
方展畫深有感觸地說道:“以往教師批改作業、出卷耗費了大量精力,今後這些事情都可以由機器來完成。機器藉助大資料建立科學的評估模型,方便教師瞭解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根據這些資料,及時對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個性化的作業、開放性的任務,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
“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對職校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要做讀懂學生的分析師、重組課程的設計師、跨界合作的策劃師。”沙龍中,與會嘉賓達成了這樣的共識。
未來,職業院校的圍牆將被打破?
衝破界限的開放辦學成為趨勢
沙龍中,鄭婷分享了淘寶大學最近在推進的一項工作:立足阿里經濟體豐富的電商資源,聚合優秀師資力量開發電商課程,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融合。
“過去的工業時代,企業把大量資金投在裝置上。數字經濟時代,關鍵要解決人的問題。很少有企業願意開放自己的運營、銷售流程,我們的優勢在於有豐富的電商資源,可以搭建一個校企深度融合的平臺。”鄭婷如是說。
數字經濟促使職業教育由內而外產生一系列的量變與質變,培養急需的、能適應未來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企業和職校共同的需求。“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的獲取方式、學習的形式都在發生變化,譬如藉助VR,學生實習可以在模擬的場景中進行。”王利月預測,未來的職業教育一定是靈活、開放、個性化的教育,職業學校的圍牆將會被打破。要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要求,職業學校就要跳出原來這張網,和企業建立耦合關係。
但另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當前職業院校培養的人才和產業需求脫節,導致校企合作受阻。鄭婷舉例,企業要做一份財務策劃書,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既懂會計,又懂運營,但職業院校會計專業出來的學生並不懂運營知識。
對此,杭州市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室研究員徐喆認為,職業教育要辦開放的教育,不僅要走出去和企業建立耦合關係,還要在內部打破傳統的專業界限,構建對接產業鏈的專業叢集。
徐喆同時指出,未來,職業教育將不再是固定時空的教與學,它滿足的是人們提升自己技能或終身學習的無限需求,需要一套強大的培訓體系,僅僅依靠職業院校的力量很難實現,可以透過資本市場靈活配置優質資源,如購買企業課程包,及時最佳化職業教育培訓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