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威廉二世的逃亡,也就意味著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覆滅,而“德國的榮耀“也隨之消失——
納粹德國,又稱第三帝國。那這個第三帝國的稱號,是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在西方世界中,“第三帝國”這個詞彙大有來頭。
“第三帝國”一詞,最早來源於聖經。義大利神學家、佛羅倫薩教派的創始人阿興姆·菲奧雷斯等中古世紀的神學家在研究聖經的時候,為了解釋聖經的內容,提出“第三帝國”的概念——“第三帝國”指代的是聖靈之國,即聖父之國、聖子之國之後的國度。在聖經中的具體解釋就是,在上帝拯救世界之後,由聖父、聖子、聖靈永久統治世界的、以耶穌為國王的神權國家,便是“第三帝國”。
從這裡,我們看出“第三帝國”一詞的光輝所在。在信奉聖經的西方,“第三帝國”,正是人們心目中的美好世界。
到了1923年,一個叫阿圖·莫勒·凡登布魯克的人,寫了一本書《第三帝國》。在書中,他提出一種主張: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會取代現在的魏瑪共和國,並且與我們德國過去的光輝歷史一脈傳承,即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的衣缽。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失敗已經讓保守派勢力極其憤怒了,如今魏瑪共和國又接受了苛刻的戰敗條約,這實在讓“榮耀的德國“無法接受!德國的保皇派、民族主義者和一些軍隊將領紛紛指責魏瑪共和國的無能——猶太人、魏瑪共和國的領袖們,這些德國十一月革命的既得利益者們,他們是叛國者!
這種觀點,順應民心,迅速佔據了德國民眾的內心。因而,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保守派作家亞瑟的“第三帝國”觀念廣為流傳。自然,第三帝國的概念也深深進入了希特勒的腦海中。
1933年1月30號,希特勒終於登上德國總理的寶座,“第三帝國”的夢想可以實現了!
1933年9月1號,在紐倫堡召開的納粹黨代表大會上,希特勒第一次稱納粹黨統治下、國祚千年的德國為“第三帝國”。
至此,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就有了“第三帝國”的稱號。
那麼除了第三帝國,第一帝國、第二帝國又具體指代什麼?
其實,前文已經有所提及,這裡就大致闡述一下。
第一帝國,又叫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者叫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962年,在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奧托一世加冕。奧托一世成為羅馬皇帝、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此德意志王國的政務就與義大利、羅馬教廷的事務聯絡到了一起。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開始了。
經歷奧托王朝、法蘭尼克亞王朝之後,到了1157年,腓特烈一世將國名更改為神聖羅馬帝國。於此同時,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也達到巔峰時期,成為歐洲最強國家。但帝國的內部危機也隨之悄然發生,諸侯割據的局面已經形成。
康拉德四世去世,大空位時期來臨,神聖羅馬帝國開始衰落。1273年,魯道夫一世繼位,成為帝國皇帝,開啟神聖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哈布斯堡王朝。
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始於1871年。
這年的1月18號,在法國凡爾賽宮殿,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加冕成為德意志國王,俾斯麥擔任宰相。神聖羅馬帝國的鬆散聯邦被徹底擊垮,一個嶄新的德意志帝國崛起了。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刺殺。薩拉熱窩事件,點燃了德意志帝國與歐洲列國之間的戰火
經過4年多的戰爭,德意志帝國取得了尚有希望的戰爭局勢,東線戰場與俄國簽訂列斯特和約,西線戰場雖未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前途依然可期。
然而,1918年年底,德意志帝國內部發生多起起義事件,帝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最終迫於各方壓力,威廉二世流亡海外,霍亨索倫王朝崩潰。
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迫於無奈,接受了《凡爾賽條約》,割讓土地給法國、比利時、波蘭等國。當在凡爾賽的鏡廳簽署《凡爾賽條約》時,這片曾經見證德意志第二帝國強盛的地方,受到了魏瑪共和國的侮辱。正是共和國的起義者們,從內部打倒了德國,讓“榮耀的德國”蒙受敵人的恥辱,德國的軍人們需要一個榮耀的“第三帝國”。
我是七哥,關注我!一起看世間百態,品悟其中真味!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