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人數減少36萬,是理性的回撥 | 新京報社論

考研報名人數減少36萬,是理性的回撥 | 新京報社論
考研報名人數減少36萬,是理性的回撥 | 新京報社論

新京報社論

11月22日,據教育部網站訊息,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438萬。相比2023年的474萬,減少了36萬人。這也是考研報名人數自2015年起持續、快速增長以來的首次下降。
“考研熱”出現降溫趨勢,其實符合社會運作的規律,公眾對此也不必大驚小怪。過去幾年,國家先後推出過多項鼓勵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措施,以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其中就包括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在整體招生基數提升的背景下,報考人數相應增長,合情合理。
疫情期間的應屆生能獲得在社會鍛鍊的機會較少,社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也不足,許多人把考研作為緩衝、過渡的備選項,也是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如今,社會運轉逐漸迴歸常態,考研就不再是應屆生的唯一或最優選擇,報名人數回撥也是必然。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資料,今年留學市場逐步回暖,諮詢和申請海外讀研的人數相比疫情期間有了明顯的增長,這也分流了一部分考研人群。
此外,這些年許多高校也對研究生招生方案做了較大的調整,比如擴大推免生的比例、停招學術型碩士或以直博生作為替代方案,都變向提升了透過考研“上岸”的難度。
在日漸走低的考研上岸率之外,一些高校出臺的延長學制、提高學費、不再解決住宿等政策,加之在教育部門“寬進嚴出”的指揮棒下延期畢業變得越來越平常,這些也讓經濟賬本成了一部分學生做報考決策時無法忽視的因素。
除了客觀環境的變化,考生與社會對研究生學歷的認識迴歸理性,也是“考研熱”降溫的重要推力。
過去幾年,研究生學歷被許多大學生視作個人或家庭向上躍遷的重要跳板,“一紙文憑”承載了遠超實際的職業期待。隨著近兩年各類招生就業考試的競爭加劇,越來越多考生開始意識到,如果以就業為最終導向,研究生畢業時的就業選擇未必比本科畢業更好,考研對個人求職競爭力的提升也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今年國家在提升勞動力市場活躍度方面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尤其注重幫扶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落實就業,也帶來了更多就業選擇。在好的就業機會面前,一些應屆本科生優先選擇就業,日後有機會再以在職攻讀等方式獲取碩士研究生文憑,也不失為一種理性的人生規劃。
歸根到底,社會對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在“就業為先”的社會氛圍下,能夠沉下心來投身在科研事業裡的研究生只是少數。更何況,在研究生持續擴招之時,很多高校的軟硬體建設並沒有跟上,導師數量也嚴重不足,反而降低了研究生培養的質量。
長遠看來,控制和縮減研究生的招生規模,讓少數更合適的人真正投身高水準的科研工作,對社會發展、資源分配都是利好之舉。
不過,也要看到,儘管考研人數有所回落,今年國考報名人數超過了291萬,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從“考研熱”到“考公熱”,背後折射出的社會心態是相似的。如果青年學子只是扎堆從一條賽道湧入另一條賽道,那麼就業觀念的積弊就仍然沒有得到根除。
事實上,一個積極、包容的社會,應該把職業生涯發展的選擇權交還給青年人,而不是僅僅提供有限的“成功學模板”。從讓青年人有得選,到每種選擇都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還需要全社會做出更多的努力。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劉越

警惕“人肉開盒”成未成年人亞文化 | 新京報社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6 字。

轉載請註明: 考研報名人數減少36萬,是理性的回撥 | 新京報社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