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滅蜀之後,孤立的東吳,為何還能堅持抵抗17年之久?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第一、東吳佔據的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長江,易守難攻
江東有長江天險,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魏國短時間內並沒有剋制的方法。而且魏國在當時的強大也只要是偏向於陸軍強大,而水軍依然十分落後,赤壁之戰就是前車之鑑。尤其是在東吳成功地佔領了荊州之後,更是獨佔長江天險,想要一舉拿下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當年的長江可謂是真正的天塹,古時候不知道多少大軍在面對長江時都只能望洋興嘆,後世每次北方軍隊南下,都很難有損失較小的,所以如果魏國想要從北方南下江東,必然十分困難。
而當時鄧艾雖然也說過應該趁著滅蜀的君威,直接從蜀地攻入東吳。但這樣同樣有不少的困難,首先就是蜀道之難,頗為艱險,難以大量行軍,其二就是蜀國新敗,從當地難以得到足夠的資源保障。而從魏國運來,那無疑就更為麻煩了。
所以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條南下的可行路線,那就是走江陵,而江陵卻又是出了名的城池堅固,當年曹魏的曹仁就是依靠著江陵之便,成功地抵擋了周瑜大軍近一年。而東吳一樣對此地極為重視,幾代大都督都在江陵經營了多年,貿然進攻,實在是難以功成。
第二、常年戰爭魏國國力也有很大損耗
當時的曹魏剛剛打下蜀國,而蜀國當地的百姓在蜀國一直以來以“
漢
”名的治理之下,一直以來都對曹魏沒什麼好印象,剛剛佔領蜀漢的曹魏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管理。否則,蜀國就很容易出現暴亂。
如果在這個時候,急切地又對東吳發動攻擊,就會導致戰線拉得太長,一旦蜀國出現什麼問題,曹魏就很容易出現頭尾難以兼顧的情況。所以在這個時候,曹魏根本就做不到分散精力去攻打東吳,這樣是討不到好處的,還白白浪費人力和物力。
第三、魏國新帝登基,需要安撫百姓和管理群臣
當時司馬氏的老大司馬昭在消滅蜀漢後不久便去世了,而一個國家另立新主,也就是司馬炎上位,還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也就無暇顧及東吳了。
司馬炎需要對內部勢力進行安撫和整頓,司馬昭死後司馬炎上位,這個時候無暇顧及東吳,司馬炎需要穩定內務。因為當時司馬氏對國家的統治本就不算完全穩定,曹魏的舊黨實力依舊極為強大,這一點可以參考漢末曹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看管控制或者消費前朝勢力。因為一旦他們趁機發動暴亂,那可不是說著玩的,攘外必先安內,內部的威脅那是釜底抽薪了。一旦發生,是遠遠比外部敵人更加可怕的。
而且當時的東吳就算短時間滅不了,也不可能對司馬氏帶來什麼威脅,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內在勢力安定好後,才能夠一致對外。比較當時的司馬炎是真正地效仿曹操取代了前朝的,如果以前曹魏的舊勢力還能忍,比較那時候的曹魏起碼名義還在,而現在是名頭都沒了。
為了防止曹魏死灰復燃,在這一方面的工作上,司馬炎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因為一不小心,司馬氏的統治就會遭到威脅。
第四、魏國短時間沒有合適的將領
滅蜀國,主要靠的就是鍾會和鄧艾這兩位大將,這也就是魏末晉初天下最厲害的兩位大將,尤其是鄧艾,在滅蜀之後更是積極建議立刻興兵討伐東吳。
可是在滅蜀之後,這兩位都都在短時間歸天了,鍾會叛變戰死,鄧艾好大喜功,在巨大勝利面前,他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的做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劉禪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他甚至還派人在綿竹把作戰中死亡的戰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築高臺作為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
但是鄧艾也因此而被司馬家忌憚且不喜,在鍾會提出鄧艾有反心之後,就被司馬家弄死了。
畢竟狡兔死走狗烹嘛,任何一位領導人也不會喜歡這樣一位功高蓋主且自以為是的大將,對上位者的威脅確實太大了,不管是真是假,總要以防萬一。
第五,吳國依然具有相當的勢力
雖然說唇亡齒寒,蜀國被滅之後,吳國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孫氏集團割據江東數十年,仍有一定的實力尚存,尤其是江東依然具有不少人才,首先就是陸遜的兒子陸抗。
陸抗常年領兵打仗,鎮守江陵,和其父親一樣,多次扶東吳大夏之將傾,破碎魏晉等試圖從襄陽南下的計劃,其出色的個人能力讓晉國不得不為之忌憚。而當時晉國沒有哪一位軍事家能夠說自己能夠穩勝陸抗,畢竟鄧艾和鍾會都死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將領,無疑是東吳的一大保護傘。
此外,東吳的軍事實力依然相當不錯,相對於蜀漢來說,東吳的實力也要強一些。單從人口數量來說,當時東吳有52萬戶,320萬人,而蜀漢卻只有28萬戶,94萬人。兵力方面呢,東吳有23萬,而蜀漢僅有10萬。再加上東吳的地盤也更大,所以在各方面,東吳的實力基本上都是蜀漢的兩倍以上。
而晉國在滅蜀之後,自身的損失也不少,相比於吳國,其實當時並不佔多大的優勢,所以不急於在短時間對吳發動總攻。
綜合來看,吳國能夠在盟國滅亡之後,獨自堅持17年之久也在常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