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的故事 新水滸公孫勝鬥法是怎麼回事?

公孫勝的故事

水滸好漢一百零八位,公孫勝名列第四,雖然因為某些原因沒武松、李逵等人有名,但本事卻不比他們小。施耐庵寫了不少公孫勝的故事,下面就說說其中最著名的幾個。

公孫勝

第一個公孫勝的故事就是“智取生辰綱”,提到生辰綱,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這是晁蓋的功勞。其實不然,晁蓋固然是重要參與者,但公孫勝在這個事件中也是關鍵人物之一。其實,公孫勝早就看不慣蔡京的作為,且認為這些錢財取之無道,所以密謀劫取。但單憑他一人之力很難成功,於是便去找當時頗有名氣的晁蓋商議,這才知道,不僅是晁蓋,阮氏三兄弟也早有劫取的打算。於是,公孫勝和吳用、晁蓋等六人結為兄弟,等於說以後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了,從此須肝膽相照。隨後,七人一起謀劃,製造了驚天動地的劫取生辰綱事件。

公孫勝的故事之二便是石碣村火燒戰船。公孫勝這個人常常被拿來和諸葛亮比,實在是因為他們有不少相同之處。諸葛亮曾經借東風火燒曹操戰船,公孫勝也玩了一把“祭風”的遊戲。官軍戰船進攻石碣村,公孫勝巧借風向火燒官軍船隻,在此戰中立下大功。助劉唐火燒戰船後,公孫勝與梁山中人來往更加密切。後來,宋江被朝廷抓住,公孫勝和吳用等出謀劃策,從法場劫走宋江,從此正式加入梁山,成為機密軍師,先後在高唐之戰、討伐田虎等戰中大顯身手。

作為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公孫勝的故事還不止這些,但他不慕名利,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於巔峰處隱退,因此比宋江等人多活了些年頭。

吳用和公孫勝

吳用和公孫勝上梁山的時間差不多,曾一起劫取生辰綱,此二人在梁山的地位都不一般,分別居第三和第四。奇怪的是,他們倆都是水滸梁山的軍師,有道是山不容二虎,為什麼梁山可以容納兩個軍師呢?這還要從兩人的不同之處說起。

吳用和公孫勝劇照

一是技能不同。吳用側重於智謀,從智取生辰綱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智謀不簡單。吳用在梁山時,多次運籌於千里之外,堪稱諸葛亮在世,連他在小說中的形象都是手拿一把羽扇。而公孫勝身為機密軍師,主管梁山機密,雖然也有一身武藝,但他的技能主要還是體現在法術上面,每當梁山好漢遇到神奇鬼怪時,只要公孫勝出馬,沒有搞不定的。公孫勝的高深道行是吳用所無法具有的,而在現代人看來更是不可思議。

二是追求不同。吳用對功名利祿顯然比較熱心,從上梁山前就開始為自己謀劃,所以後來跟隨宋江招安也是情理中的事。只可惜,招安後的宋江作為群龍之首被毒死,吳用也在其墓前上吊而死。而公孫勝則比較淡泊名利,他早已預見招安後宋江的結局會不好,但也知道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只有自己早早歸隱,雖未享受榮華富貴,卻保全了身家性命。

吳用和公孫勝都是梁山的關鍵人物,二人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補,若他倆合二為一,想必比得上孔明在世。只不過,性格決定了二人和追求不同,一個熱衷權位,另一個則如清閒自在,所以他二人不會有根本的利益衝突,這是二人能長期共處的前提,也是人生結局不同的原因所在。

公孫勝兵器

公孫勝的武器有兩件,一件是拂塵,一件是松紋古銅七星劍,有的也稱為松紋古定劍。

公孫勝武器——佛塵圖片

公孫勝小時候就喜歡舞刀弄槍,精通多種武藝,後來跟隨羅真人,學習道家法術,能夠呼風喚雨,騰雲駕霧。

拂塵又叫做塵拂,是一根很長的手柄前端附上動物的尾巴長毛,較常見的是馬尾毛,有的是絲狀輕柔的麻布墜在手柄前端。拂塵一般是用來打掃灰塵或者驅趕飛蟲的工具。

道家文化中,拂塵是道士必備的物品,意思是去除雜念、去除煩惱。拂塵在習武之人手中也可以成為一種武器,公孫勝作為道家弟子,手拿拂塵,有拂去煩惱,超凡脫俗之意。他又懂得很多武術,用拂塵作為武器,既能抵擋對方,防範他人的害人之心,又不會傷害他人,符合道家不傷人性命的宗旨。

松紋古銅七星劍是古時候的名劍,松紋是劍身上的花紋,古銅代表劍的材質和歷史悠久,據說是歐冶子和干將共同鑄造的,為了能鑄造這把劍,還專門開鑿茨山,從山中放出泉水引到鑄劍爐,才打造出這把絕世好劍,七星劍是道家裡太上老君用來降妖驅魔的寶劍,傳說七星劍和孫悟空的金箍棒有得一比。

公孫勝加入梁山泊以後,跟隨松江南征北戰,凡是遇到對方設有妖法、陣法,他都能一一化解,一路下來,他大破高唐州高廉的妖法、攻打芒碭山收服樊瑞和他的兩個兄弟、打敗喬道清的妖法,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他不為名利,在功成名就的時候卻甘願回到家鄉去修煉道法。


新水滸公孫勝鬥法

為了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新版水滸傳在拍攝的時候要最大可能的避免迷信出現,所以在拍攝新水滸公孫勝鬥法這一場戲的時候,編劇將其改變成了公孫勝鬥陣,但是實際上本質並沒有改變,他還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公孫勝鬥法。場面的震撼力也依然沒有減少。

新水滸公孫勝鬥法劇照

作為公孫勝唯一一次在水滸傳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場次,這場戰爭已經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在這場鬥法的盛宴中他非常機智的識破了高廉的八卦陣,之後的很多場攻陷城池的場面也都非常的壯觀,這無疑是新版水滸傳中場面最為壯觀,特效最為精緻的一集電視劇了。

有人疑問說很多原著中的關於公孫勝的會法術的描寫為什麼沒有在電視中表現出來,也覺得在等了三十集等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表示十分的不理解,也因此對公孫勝鬥法沒有了以前的興趣,實際上公孫勝會法術這本來就是施耐庵編纂出來的,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人會法術,他這樣做只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而已,關於為什麼不把鬥法的詳細過程都拍攝出來,這和現在中國的國情和社會狀況是息息相關的。不能拍出鬥法卻只能拍出鬥陣,其中難免少了些像西遊記一樣的魔幻因素,可能這讓天水滸傳對你的吸引力又少了一點,可是他卻更貼近了生活,這點轉變並不是不能接受的。更何況水滸傳本身就和西遊記有區別,兩者不是同一題材,不可一概而論。

電影公孫勝

電影公孫勝指的是以公孫勝為主角的一部電影,其中主要講述了一個小故事。在電影裡,一個漫天繁星的夜晚,公孫勝獨自一人走在山間小路上,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小村莊,一進村子門口便看見一座祠堂。

電影公孫勝劇照

因為天黑,公孫勝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土坑裡,在他爬出來之後,滿身是泥土,沒休息兩分鐘,村裡的人民便舉著火把朝他走來,把他誤認為了賊,因為村子裡剛不久一塊十分有紀念意義的石碑被偷走了。公孫勝原本是想找到地方來躲避官府的追捕的,因為他參與了一個劫案。盡 。石碑,但還是被扣壓了下來了,這個捕頭扣壓他不是因為他偷石碑而是覺得他像是官府追捕的犯人,因為在官府通報中說劫案的有七個人,其中一個便是道士,他恰巧這身道士的裝扮讓人不得不多了一份留意。

第二天一早的審訊,遇到了傾盆大雨,把村民手中火把都打溼,然而在還有一絲火光的情況下,公孫勝竟然從口中噴出火,讓火把有重新燃燒起來了,讓大家十分吃驚。審訊的過程中公孫勝不僅沒有被發現任何證據還從捕頭的口中獲得了一些案情的新進展。透過公孫勝聰明的頭腦分析後,處理了一些細節之後,石碑果然重新回來了。之後劫案一事又來了,捕頭等人為了救出公孫勝,不惜一切辦法,在公孫勝成功逃離到一艘小船上後,他與捕頭揮手再見,各自開始各自的生活。

電影公孫勝立意非常簡單,但是卻將公孫勝整個人物形象樹立在人們的面前。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說的是公孫勝跟隨宋江親自帶領的隊伍去芒碭山攻打樊瑞、項充和李袞,聽說芒碭山的項充和李袞到了陣前,二話不說,抱起團牌就滾入隊伍中,隊伍頓時大亂,混亂之中,邊還擊變後退,史進等人根本抵擋不住,被迫退後三、四十米,隊伍裡的楊春還受了重傷,宋江很是惱怒,準備連夜進攻。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圖片

公孫勝觀察對方山上掛著綠燈籠,給宋江建議讓大部隊先暫作休息,對方人馬中有會妖法之人,等布好陣法,明日定將活捉二人。

第二天,公孫勝就用石頭擺好陣法,前後左右都是八塊大石頭,共有六十四塊,大將位於陣法的正中央,陣法可以靈活變動,左右旋轉,好像有四個頭八隻尾巴,形狀時而像蛇時而像巨鳥,據說這陣法是諸葛亮發明。

項充等人到來後,還是和之前一樣,二話不說往陣裡滾,樊瑞在戰馬上,念動妖法。公孫勝早就算計好,開啟陣門等他們衝進來,他在高處也念動咒語,陣法裡頓時天昏地暗,看不見人馬,項充等人這次是進陣容易出陣難,被困在陣裡找不到方向,前後左右都衝不出去,筋疲力盡的時候落進一個坑裡。宋江指揮隊伍朝樊瑞的方向進攻,樊瑞帶著人馬逃回山上。

公孫勝命人將坑裡的項充二人撈起來,綁到宋江面前,宋江親自給項充和李袞鬆綁,表示願意請兩位一起上梁山,項充二人很佩服宋江的為人,回去勸來樊瑞一同歸順梁山泊。自此,芒碭山太平,梁山泊多了三位英雄,公孫勝功不可沒。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24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孫勝的故事 新水滸公孫勝鬥法是怎麼回事? - 楠木軒